1935 年晚秋,上海法租界被笼罩在一片萧瑟的氛围中。梧桐树的叶子纷纷飘落,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蝴蝶在街道上翩翩起舞。坐落于街角的 “永乐戏院”,红漆大门半掩,门环上缠绕的褪色红绸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傍晚时分,戏院内突然传来一声凄厉的尖叫,打破了秋日的宁静。紧接着,惊慌失措的戏班成员们蜂拥而出,脸色苍白如纸,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很快,司徒墨和骆英接到报案后迅速赶到现场。
踏入戏院,一股陈旧的气息扑面而来,混杂着戏服的绸缎味、油彩的刺鼻味以及淡淡的檀香。戏台上方的宫灯散发出昏黄的光芒,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使得整个空间显得更加阴森诡异。后台内,著名戏班 “云裳班” 的班主陈如梦倒在一堆戏服和道具之间,他身着华丽的戏袍,脸上还残留着未卸去的油彩,却己没了气息,身旁散落的凤冠上,珍珠滚落一地,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烁着幽光,仿佛是死者未瞑的双眼。
“死者表面无外伤,初步判断是中毒身亡。” 骆英蹲下身子,仔细检查着尸体,眉头紧锁,“但这毒…… 似乎和之前几起案件中的毒物有相似之处。”
司徒墨没有立刻回应,他的目光被一旁的戏服吸引。那是一件绣工精美的蟒袍,金丝银线绣成的龙纹栩栩如生,可衣摆却被扯开了一道口子,仿佛经历过激烈的挣扎。他戴上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蟒袍,突然发现内衬上有一些暗红色的斑点,像是血迹,又像是某种颜料。“这些戏服道具被人动过,而且不只是随意翻找。” 司徒墨眼神锐利,“凶手似乎在寻找特定的东西。”
就在此时,一名年轻的戏子哆哆嗦嗦地走上前来,脸色煞白:“两位先生,班主他…… 他最近行为很古怪。自从收到那封神秘信件后,就总是神神秘秘的,还叮嘱我们不许碰他的戏服道具,说那里面藏着…… 藏着戏班的秘密。”
“信件?” 骆英立刻追问,“什么信件?现在在哪里?”
戏子摇了摇头:“不知道,班主看完信后就烧掉了,只说这出失传多年的古戏《梨园秘史》,关乎着云裳班的生死存亡。”
司徒墨和骆英对视一眼,心中都涌起一股疑惑。失传多年的古戏?神秘信件?还有这离奇的死亡,一切都透着古怪。他们决定深入调查,从戏班成员入手,探寻背后隐藏的真相。
在接下来的调查中,司徒墨和骆英逐渐揭开了戏班不为人知的一面。云裳班在上海立足多年,不仅凭借精湛的技艺赢得了观众的喜爱,还坚守着古老的行规与习俗。每天清晨,戏班成员们都会在后台举行祭拜祖师爷的仪式,焚香、叩首,一丝不苟;排练时,严格遵循着 “一台无二戏” 的规矩,对每个动作、每句唱词都精益求精。这些传统在现代气息浓郁的法租界中,显得格格不入,却也为戏班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而那出即将上演的失传古戏《梨园秘史》,更是引起了两人的极大兴趣。通过走访老戏骨和查阅古籍,他们得知这出戏讲述的是明朝末年,一群戏子为保护皇室宝藏,与外敌斗智斗勇的故事。传说中,宝藏的线索就隐藏在戏中的唱词、动作以及戏服道具之中。陈如梦为了重现这出古戏,耗费了大量心血,西处收集资料,还特意请人重新制作了戏服道具。
“看来陈如梦的死,和这宝藏脱不了干系。” 骆英翻阅着手中的资料,神情严肃,“他很可能是发现了宝藏的秘密,才招来杀身之祸。”
司徒墨点点头,目光落在一件精美的戏服上。那是一件女式戏服,裙摆上绣着朵朵莲花,每片花瓣上都镶嵌着细小的宝石,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他突然想起在陈如梦尸体旁发现的蟒袍,内衬的血迹和这件戏服上的宝石似乎有着某种联系。“走,再去后台看看那些戏服道具,我总觉得还有什么重要线索被我们忽略了。”
再次回到后台,司徒墨和骆英开始仔细检查每一件戏服道具。突然,司徒墨在一顶凤冠上发现了端倪。凤冠上的珍珠排列看似随意,实则暗藏玄机。他按照某种规律拨动珍珠,只听 “咔嗒” 一声,凤冠的底座竟然打开了,里面藏着一张泛黄的纸条,正是一张藏宝图,上面标注着与戏服道具相同的标记。
“原来如此!” 骆英兴奋地说,“这些戏服道具就是开启宝藏的钥匙!陈如梦肯定是发现了这个秘密,才被凶手盯上。”
就在他们准备进一步调查时,一个人影突然从后台闪过。司徒墨和骆英立刻追了上去,穿过狭窄的过道,来到了戏院的地下室。地下室里弥漫着一股霉味,昏暗的灯光下,他们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 —— 戏班的首席演员周云翔。
“周云翔,果然是你!” 骆英大声喝道,“为什么要杀陈如梦?”
周云翔转过身,脸上的表情扭曲而狰狞:“是他挡了我的路!那宝藏本就该归我!我为了这出古戏,付出了多少心血,可他却想独吞成果!”
原来,周云翔早就知道了宝藏的秘密。他利用自己对戏服道具的熟悉,在蟒袍内衬涂上毒药,又在凤冠中设下机关。陈如梦在检查戏服时,不慎触碰到毒药,最终毒发身亡。而他,本想等陈如梦死后,再从戏服道具中找出宝藏线索,没想到却被司徒墨和骆英识破。
“你以为这样就能得逞?” 司徒墨眼神冰冷,“从你杀人的那一刻起,就注定逃不过法律的制裁。”
周云翔疯狂地大笑起来:“法律?在宝藏面前,一切都不重要!你们以为抓住我,就能阻止这一切吗?南京那边,还有更多的人在寻找宝藏,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案件结束后,司徒墨在陈如梦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张写有 “辰巳堂主” 字样的纸条,而骆英也接到密报,称在南京方向出现了与这起案件相似的戏班交易。两人望着夜色中的上海,深知这不过是冰山一角,更大的阴谋还在后面等待着他们去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