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墨探案集
司徒墨探案集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司徒墨探案集 > 第28章 古寺密宗案

第28章 古寺密宗案

加入书架
书名:
司徒墨探案集
作者:
山林士
本章字数:
4890
更新时间:
2025-06-15

1934 年冬,上海法租界外的法海寺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冻雾。大雄宝殿的飞檐刺破铅灰色的天幕,檐角铜铃在风中发出细碎的声响,惊起几羽寒鸦。凌晨敲钟的小沙弥发现方丈圆寂在禅房时,那串铜铃正发出一种异样的嗡鸣,像有人用指甲刮过铜面。

司徒墨赶到时,冻雾尚未散去,寺内石板路覆着薄冰。禅房门窗紧闭,骆英正用手帕扇着鼻子:“檀香味太浓了,像是故意点了十斤沉水香。”

方丈盘坐蒲团上,双手结印,指缝间夹着半页残破的经书。书页边缘焦黑,像是被火舌舔过,残留的经文里能辨认出 “卍” 字符和梵文密咒。司徒墨戴上手套翻开经本,缺页的位置露出暗黄色的纸基,撕口边缘有极细的金线残留 —— 那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织金经页。

“死亡时间在子时法会前后。” 法医掀开方丈的僧袍,后颈有个针孔大的紫斑,“像是被细针扎过,毒素入血即死。”

司徒墨蹲下身,指尖拂过蒲团下的青石板。砖缝里卡着半粒褐色粉末,凑近闻有股甜腥气,与半年前茶楼案里洪天霸古钱币上的香草毒粉同源。他突然抬头看向佛龛:“那尊药师佛像是新供的?”

知客僧浑身一颤:“是…… 是三天前一位香客捐的,说能镇寺……”

佛像底座的莲花瓣上沾着点蜡油,司徒墨用银簪刮下蜡渍,里面裹着半片碎琉璃 —— 纹路与玛丽亚修女遗物中的 “癸亥” 碎片完全一致。

法海寺的藏经阁弥漫着樟脑和纸页的霉味。骆英从方丈的禅杖里倒出个铅盒,里面是张揉皱的信纸:“黑市古董商‘老狐狸’的笔迹,说‘地支秘钥现于梵咒,需借密宗法会开天眼’。”

司徒墨展开信纸,火漆印上的纹路让他瞳孔一缩 —— 那是个扭曲的 “申” 字,被两朵莲花半包,正是地支标记与密宗符号的结合。他想起暗巷魅影案里阿巴斯提到的 “十二眼”,难道密宗图案就是地支信物的另一种形态?

“昨晚法会谁主持的?”

“是…… 是从西藏来的阿旺喇嘛。” 知客僧声音发颤,“但他今早天没亮就说要去南京朝圣,带着行李走了……”

就在此时,守在山门外的巡捕跑来报告:“司徒先生,在古井里捞到这个!” 木盆里泡着件喇嘛袍,衣襟内侧用朱砂画着完整的 “申” 字莲纹,袍袖里掉出个青铜转经筒,筒身刻满了梵文密咒。

司徒墨拧开转经筒,里面没有经文,只有半页烧焦的织金纸,纸上用金线绣着座覆雪的山峰,山腰处有个模糊的 “申” 字标记 —— 与洪天霸案中 “午” 字地图的画风如出一辙。

“法会咒声是幌子,” 司徒墨将纸页对着光,“凶手趁乱毒杀方丈,撕下经页,再把转经筒扔进井里。阿旺喇嘛有问题。”

再次来到禅房,司徒墨盯着新供的药师佛像。佛眼是两颗鸽卵大的琉璃珠,在烛火下泛着幽蓝 —— 这颜色让他想起修女案中 “圣母之息” 的毒烟。

“骆英,看莲花座。”

佛像底座的莲花瓣可以转动,当司徒墨将刻着 “卍” 字符的花瓣转到正南方时,佛眼突然发出一道蓝光,照在对面墙上 —— 砖缝里嵌着个银质卡榫。

“机关!” 骆英抽出匕首撬动,墙面应声滑开,暗格里躺着个檀香木匣。匣内没有金银,只有幅绢本唐卡,画着密宗胜乐金刚,金刚心脉处用朱砂描着个 “申” 字,旁边用藏文写着:“雪山顶,琉璃灯,龙脉钥藏十二重。”

“又是琉璃灯和龙脉之钥。” 骆英倒吸凉气,“阿旺喇嘛偷经页,就是为了对照唐卡找宝藏?”

司徒墨没说话,他用银簪刮下佛眼琉璃珠的粉末 —— 果然掺了 “忘川草”,与方丈后颈的毒素成分一致。凶手算准了方丈会在法会后擦拭佛像,只要触碰佛眼就会中毒。

南京方向的密报证实了司徒墨的猜想:“夫子庙出现密宗唐卡交易,买家持有‘申’字琉璃珠,声称能开‘天眼’。” 他们在法海寺山门外设下陷阱,用唐卡做诱饵,果然等到了乔装成 pilgrim 的阿旺喇嘛。

“把经页交出来。” 司徒墨挡住他的去路,手中晃着那半页织金纸。

阿旺喇嘛突然撕下脸上的人皮面具,露出张棱角分明的脸 —— 竟是失踪半年的 “老狐狸”!他甩出一把毒针,转身就往藏经阁跑:“龙脉之钥该归玄门!”

骆英举枪欲射,司徒墨却拉住他:“跟上去,看他找什么。”

藏经阁顶层,老狐狸正在佛龛后摸索。当他按动某块砖时,地面突然塌陷 —— 司徒墨提前在下面撒了迷香粉。老狐狸摔进暗室,呛得连连咳嗽,手里紧紧攥着从方丈那里偷来的经页。

“经页上的密宗图案,和唐卡上的‘申’字一合,就是雪山的坐标。” 司徒墨捡起经页,上面的梵文咒语组合起来,正是 “雪山顶,琉璃灯” 的藏语译音。

老狐狸狂笑起来,从齿间吐出毒囊:“玄门十二地支,你们才摸到皮毛……” 毒烟升起时,他衣领里掉出枚徽章,正面是 “申” 字莲纹,背面刻着 “辰巳堂主令”—— 这正是赵宅案中失踪的那枚钥匙印记。

第五章 申字莲纹的徽章

老狐狸死后,冻雾渐渐散去。司徒墨站在药师佛像前,指尖划过 “申” 字莲纹徽章,金属上的冷意顺着指骨蔓延。从赵宅的 “辰巳” 到法海寺的 “申”,地支信物己出现六个,而每个案件都指向 “龙脉之钥” 和琉璃灯。

“南京密报说,有人用密宗唐卡换了明孝陵的山川图。” 骆英将证物袋放在桌上,“老狐狸提到的‘玄门’,难道就是青冥会的残余?”

司徒墨没回答,他想起唐卡上的 “十二重”—— 十二地支,十二密宗标记,十二盏琉璃灯。当这些碎片拼合时,指向的或许不是宝藏,而是某个足以撼动时局的秘密。方丈手中的经页,不过是拼图上的一块。

禅房外传来扫雪声,小沙弥们正在清理冻雾留下的冰棱。司徒墨将 “申” 字徽章与之前的 “辰巳” 钥匙放在一起,两种纹路在晨光中折射出奇异的光,像极了密宗坛城的图案。

“我们去南京。” 他戴上帽子,镜片后的目光穿透寺门,望向古都的方向,“明孝陵是午位,雪山顶是申位,下一个地支标记,该出现在未时了。”

骆英点头,手按在枪套上。法海寺的铜铃再次响起,这一次不再是惊魂夜的预兆,而是开启下一场追逐的信号。当十二重莲花开遍大地,琉璃灯的碎片终将拼凑出龙脉的真容,而此刻在南京城的阴影里,带着 “未” 字标记的密宗图案,正悄然等待着下一个入局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