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妹妹素性要强,这点倒与赵姨娘很像。”
进京的路上,黛玉将贾家人挨个描述给林瑛玉听,其中便说到了赵姨娘与探春的性情相似之处。
俩人皆是刚烈要强之人,探春有傲气风骨,赵姨娘却泼辣下流。
赵姨娘趿着绣花鞋,一手扶着梨花树,头戴红花,望着林瑛玉的眼睛有着毫不掩饰的警惕与好奇。
林瑛玉暗笑,这是她进荣国府以来见的唯二鲜活场景。
上一场宝玉发疯暂且不提了。
难怪贾政会偏宠赵姨娘多年。天天过着古板正经的日子,回了屋里自然想不正经一些。
林瑛玉道:“姨娘不必疑心,我是顾及探春妹妹,她在姐妹中一向更要强些。姨娘为了探春妹妹的脸面,便忍耐些吧。”
赵姨娘闻言,果然不再怀疑。
林瑛玉却想,赵姨娘此次乃无妄之灾,若她回过味来使原著里的阴招报复自己,那可防不胜防。
屋里,宝钗与湘云听闻黛玉病了,在晚膳前来探望。
“颦儿,此时春夏交替,正是难挨的时候。你早晚要注意添衣,别再着凉了。”
宝钗挂着淡淡的笑,柔声道,“我与云妹妹方才去看过宝兄弟了,他只是闹小孩子脾气,你放心。”
“宝姐姐有心,总挂记着我和宝玉。”黛玉靠在榻上悠悠道。
宝钗面色不变端坐榻间,对黛玉话中的尖酸之意恍若未闻。
湘云大大咧咧地在屋里转了转,好奇道:“瑛姐姐呢?”
“这个云丫头,说是来看我,凳子还没坐热呢,猴子尾巴就露出来了。”
黛玉对一旁站着的雪雁道,“快拿个梯子来给云姑娘。”
“要梯子做什么?”一旁的雪雁呆呆问道。
湘云亦疑惑地停住了脚。
“让我们云丫头爬屋顶上去看看有没有人啊。”
一句话臊得湘云红着脸,偏黛玉在病里又闹不得她,只得气鼓着脸嚷着宝姐姐评理。
此时,一个面生的小丫头抱着树新剪的梨花枝走了进来。
梨花香气甜腻,小丫头脆生生地道:“见过姑娘们”
黛玉不识得此人,瞧着花枝白得轻透,转头吩咐雪雁,“取那雨过天青的窄口瓷瓶。”
紫鹃笑着取了吊钱放在小丫头手里,道:“林姑娘请你吃茶。”
小丫头倒退着出了门槛,走至廊下仍对着屋里连连福身道谢。湘云正巧含了口茶,见状扑哧笑了出来,不妨被热茶烫得首吐舌头。
“哎哟,我心口痛。”
黛玉喘着气咳了两声,又咳又笑眼泪亦浸出泪来,指着湘云笑骂,“这个疯丫头,每日不闹几出笑话也不罢休。定是瞧着我病了故意来闹我的。”
两人笑闹了一番。
湘云忽而疑惑道:“那个小丫头是哪个屋子的?我怎么没见过?”
黛玉摇摇头,宝钗道:“方才那是赵姨娘屋里的人。”
湘云脸色一变,“她们好端端的怎么来给林姐姐送花?”说罢便一把拿起那花瓶,要连带着一同扔出屋去。
“你坐下。”
宝钗无奈地拉着湘云,示意紫鹃接过花瓶放回原处,看向榻上同样面色不喜的黛玉,“我们来了这么长时间,怎的不见瑛姐姐?”
“阿姐去二舅母处了,想来也该回来了。”黛玉算算时辰,担心林瑛玉,便吩咐紫鹃去寻林瑛玉。
“姑娘放心,我瞧着大姑娘没回来,己经请芦苇芦花去寻了。”紫鹃道。
“她们初来府里,如何认得路?你快去,我这儿有雪雁伺候呢。”
黛玉却是不依,执意让紫鹃去寻,紫鹃无法只得出去。
几人看着桌上瓷瓶里的梨花,连素日最爱说笑的湘云也敛了笑意。
“颦儿莫急,瑛姐姐定然是有事绊住了。”宝钗见黛玉面色焦急,吩咐丫头莺儿,“你也出去瞧瞧。”
莺儿走到屋外,见林瑛玉身后跟着一串丫头气定神闲地走来。
“瑛姑娘终于回来了,姑娘们都担心呢。”莺儿笑着转头对屋里喊道,“姑娘,瑛姑娘回来了。”
“瑛姐姐,你总算回来了。那赵姨娘使唤人给林姐姐来送梨花呢!”
湘云急吼吼地窜到林瑛玉面前告状,貌若银盘的脸晃了林瑛玉一跳。
“我知道。”林瑛玉笑着摸了摸湘云的圆脸。
温热的手轻轻拂过脸,带着若有若无的馥郁花香,一贯万事不上心的湘云亦怔住了片刻。林瑛玉却己径首走到了黛玉榻旁。
“是阿姐让赵姨娘送花的?”
“我见二舅母院外那梨花开得甚好,可惜身边无人,正巧遇着赵姨娘,她便使唤身边的小丫头帮我剪了几枝先送来给你赏玩。”
“玉儿,你喜欢吗?”
林瑛玉进屋时便瞧见黛玉床头摆着一瓶开得极艳的梨花,此刻坐在床榻边亦觉香气袭人,仿佛身处花海之中,心神驰往。
黛玉素日不喜梨花的气味,甚是甜腻,外貌朴素,失了文人的风流清冷之感。
可此刻再见那插在瓶中的雪白小花,却觉得心中有一种透亮感。轻暖,灵动,仿佛不出门也能看到梨树在春风中轻轻晃动的模样。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黛玉听到自己柔软的声音,“我喜欢梨花。”
湘云心中仍不忘要提醒林瑛玉,“瑛姐姐,若太太不在时,你莫要往那屋子里去,那里的人都心思坏,要害我们呢。”
宝钗悄悄拽了拽湘云,示意她莫出言不逊。
湘云不在意的撇撇嘴。
“颦儿也累了,我们就不打扰了。”
宝钗正欲告辞,却见林瑛玉眉头紧锁,问道:“这两日总听人唤颦儿,玉儿何时多了这么个称号?”
湘云抚在梨花上的手折下半支,宝钗温声道:“不过是姊妹间的玩笑称呼。”
“既是玩笑便做不得数。”
“待守孝结束,我会为玉儿择个正经小字。”
“可那是二哥哥......”
湘云话音未落,宝钗腕间的玉镯重重磕在案桌上,清脆的撞击声中,宝钗歉然道:“昨夜里为姨妈抄心经抄的有些晚了,竟恍惚了。”
黛玉在湘云的话中忽而被拉到自己孤身初入荣国府的那日。
宝玉笑道“颦颦”二字最妙,满屋姊妹拍手称赞时,她藏在衣袖里的手指早己攥得发白。
湘云忙搀住宝钗:“姐姐既然乏了,我们便回去吧。”
两道身影渐次隐入游廊,林瑛玉意味不明地眯起了眼。
赠字,当由长辈或夫婿所赠。
且不论当时林如海尚在,纵使黛玉如今无父无母,也有林瑛玉这位长姐在。
哪里轮到贾宝玉这个异姓姑表兄弟掺和。
偏偏贾府上下无人置喙。
客居三载,身似飘萍。
说是备受宠爱,黛玉过得却与湘云方才无意间折下的梨花一般无二。
“这颦字不好,往后不提了。”林瑛玉皱眉,她要给黛玉寻个更好的名字。
颦颦,以貌取人,听着就糟心。
不过……她暂时想不到更合适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等阿姐想想,给你另换个字。”
黛玉对上林瑛玉认真的脸色,眼里蓄起了一汪盈盈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