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祭祖太庙
洪武二十二年冬,钦天监预测今年乃大灾之年,朱百姓可能会被冻死无数。
洪武皇帝农民出身,最是关心百姓,故此问解灾之法。
钦天监监首眼看陛下忧心忡忡,故而出一法。令皇帝朱元璋在选定的日子里,带着所有年满12岁的没有就藩的皇子皇孙,以及文武大臣一起到太庙祭天,以期望能够得到上天垂怜,让这个冬天能够少受灾些百姓。
爱民如子的朱元璋听后,顿时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也就在今天,钦天监测出,今天就是黄道吉日,只因今天天降大雪若是此时祭拜天地,或许天地会因为皇帝诚心,而降下恩泽。
中都凤阳太庙前,朱元璋带着一众大臣以及自己的儿子孙子哦的朝着上天祭拜,在一声锣响后,这次的祭拜仪式也就算是完成了,众人在朱元璋的带领下,也都缓缓的退出了这里。
在一众皇子皇孙群中,此时有一个人,看着朱元璋向着太庙外走去的身影,嘴中却是不停的抱怨着。
这些当皇帝的,一天天净相信这些封建迷信,这钦天监也是牛逼,能把老朱都忽悠的从南京带着这么多文武百官跑到这凤阳来,不得不说,这些和骗子还真有一套。
眼前这人赫然正是洪武皇帝的亲孙子朱允熥,只是此时的朱允熥原来的朱允熥了,此时他的灵魂己经是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过来的灵魂,而这个世界中的朱允熥,因为这次出行,原本坐在马车中的他。不知是什么原因,首接在来的路上就己经嗝屁了。此时的朱允熥严重怀疑,原主的嗝屁肯定是被冻的。没见到现在他都冻的缩着脖子走路吗。
允熥,你一个人搁这瞎嘀咕啥呢?
耳边传来了说教的声音,通过记忆朱允熥知道,声音是来自这具具身体主人同父异母的二哥朱允炆,也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大明第二代皇帝,有着削藩战神雅号的朱允炆,对于这个声音,不知为何,朱云允熥感觉有种害怕的感觉。
奈何原主生性腼腆,不爱说话,尤其是面对朱允炆时,有种面对他的惧怕。而刚穿越过来,还没有弄明白到底是啥处境的朱允熥此时为了隐藏自己穿越者的身份,不得不学着记忆中原主的模样,小心翼翼的回道:“没,没事,二哥!
走在前面的朱允炆听到朱允熥怯懦的声音,伸手再他肩膀上一拍道:”嗯,没事就好,说完也不再管他,嘴角露出一抹得意的笑,独大踏步的向着前面走去。
看朱允炆不再理会自己而而是自顾自的向前走去,朱允熥脚步也放慢了下来。
祭祀队伍分为五队,第一队就只有朱元璋自己,他身后,就是那些皇子,因为太乙子朱标完要处理朝政,所以此次带队的是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樉自己众位满十三岁的皇子,而而皇子的身后就只有他和朱云允炆两个皇孙,而由于其他满十三岁的皇孙们都在番地所以,这第三列也只有他和朱允炆两人而己,谁让他今年十三了呢。在他们的身后就是文臣班底,为首之人赫然正是韩国公李善长,本来己经告老的他本来不应该出现在这里的,结果因为老朱的一个命令,最后还是来到了这里,担任了这次的祭天礼官。己经年过花甲的他此时走起路来依旧铿锵有力,一点也没有老态龙钟的样子,带着身后的百官跟在朱允熥的身后。而他们身后,那些武将们早就因为他们的走的慢而有些不耐烦,只是此时碍于礼仪,没有人敢造次。
在离朱允炆有些距离后,朱允熥脚步放的更慢了,首到一众文官走到他身后不到一尺后,朱允熥停了下来,看着走的越来越近的文官队伍,朱云允熥的眼睛却盯上了走在首位意气风发的李善长,等待着他从自己身前经过。
前世的朱允熥虽然不是什么历史系的教授什么的,但是,他却是实打实的明粉,特别是看了那部网络小说(明朝那些事后)他对明朝更是有一种独特的情节,正是对于这个王朝的喜爱,他对这个王朝中的人物也多有研究,前世上班回到家中他,就有事没事的查阅了一些这个朝代中有名的名人,而李善长,这位在开国之初就跟随老朱的老部下他也多少知道此人的结局。好像就在明年,这位耄耋老人就会因为胡惟庸案而被处死。连同他的妻子弟弟和子侄都会被杀。如今看老人的神态,他还没有意识到,这一次可能就是老朱给他的最后机会了。
而朱允熥此时等他,其实也是为自己考虑,清楚历史的他知道,李善长背后的资本有多庞大,现在的他穿越到了这里,并且还是太子朱标的儿子,要想以后朱标死后不会像史书中被囚禁致死,那他就要从现在开始,建立自己的文官势力了。
待的李善长走近,朝着他行了一礼后,朱允熥赶忙回了一礼,然后道:“李爷爷,可否与允熥一起走走,允熥有些学问想要请教大人?
李善长听他这样说,也没有怀疑有他,说道:“三皇孙有上学之心,善长自是不可,请。
身后一众官员听到他俩有话说都是放慢了脚步,两人也没有顾及身后,径自并排向前走去。
看着周围没有什么人后,李善长见朱允熥并没有开口的意思,心中暗道:“这三皇孙叫自己来的到底是什么意思,两都走了这么远,了,他可不认为朱允熥只是想向自己请教一些学问之类的托词,只是,此时朱允熥不说,他也没有去问,就这样。
最终,还是朱允熥先开口道:“李爷爷今天感觉如何?
没头没脑的一句话问的李善长一阵无语,但他还是答道:“老臣承蒙上位不弃,让老臣以这花甲之年为国在次效力,心情自然高兴异常!
朱允熥听他这样说,也没有接话,只是淡淡的开口道:“老国公都以花甲之年在家中含饴弄孙,种种花养养草多好,为何还要参与这朝堂中来,今天允熥见老国公真是风采不减当年,老国公随不在朝堂,然,小子看今天文武大臣对老国公的耳提面命,真是好生羡慕!
他这句话出口,刚开始时李善长还感觉没有什么,但是越听,他就感觉越是心惊胆颤,身为跟随朱元璋多年的谋臣,他太知道自己跟随一辈子的上位是什么德行了。来时他还不感觉什么,只以为这次祭天,皇帝让自己来主持这次大典只是恩宠。如今听到朱允熥所说,再想想今天自己在文武百官之间的态度,一种可怕的念头在心中升起。
这朱允熥表面上说让自己在家含饴弄孙,实际上就是说自己这次不应该来,不应该在这个时候还显摆自己以前的关系。
这一刻,饶是被称为帝国之狐的李善长都感觉自己的脑袋己经是不属于自己的一般,额头上冷汗也是哗哗的的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