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开局
人在洪武开局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人在洪武开局 > 第82章 朱允炆的救灾

第82章 朱允炆的救灾

加入书架
书名:
人在洪武开局
作者:
笑看风雨夜
本章字数:
4744
更新时间:
2025-05-27

大明宝钞所属衙门本来属于中书省管理,但在老朱罢黜宰相废除中书省的决定下,宝钞提举司便由中书省管控划分到了户部。

宝钞提举司,下设钞纸、印钞两局和宝钞、行用两库。

其中宝钞提举司设,提举一人,正七官员,

副提举一人,从七品官员。

洪武十六年。宝钞提举司内府设立,专管纸钞的广源库和广惠库,收入纸钞由广源库管理,支出则由广惠库管理。宝钞广源库设大使一人,享正九品待遇,任用不世袭的流动性官;副使一人,从九品,任用内官。

此外,在洪武九年在老朱的领导下下又制定了《倒钞法》,在各地设行用库调换破损纸钞,这样的方法也大大的促进了宝钞的流通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可以说,对于老朱而言,宝钞就是他的的一个得意之作,谁要是敢在宝钞上动歪心思,或者说不好,就看老朱的刀快不快就完了。

心中有了盘算的朱允熥也没有了逛下去的心思了,把手中一沓宝钞塞进那女人的怀中,而后转身就带着二牛与三娃子走出了秦淮河。

一夜无眠,心中想着事情,朱允熥也没有心情在睡觉了,回到了吴王府,他就找来了一张空吧的奏疏写下了自己对宝钞的意见,这份奏疏他不打算在早朝呈递给老朱,而是想等到下朝后再与老朱商议。

一路想着西南出发,赶了一天的路程朱允炆感觉身体像是散架了一般,从小在应天府严尊处优,他哪里受到过这种颠簸之苦更即使是在马车里也让他感觉苦不堪言。

在找了一个驿站休息后,朱允炆便向着黄子诚与方孝孺诉起了苦。

老师,这一路真的太难了,学生感觉自己的身体快散架了一般。咱们还要走多远才能到河南啊?

方孝孺闻言,开口说教道:“殿下,而今身负拯救难民百姓的重任,受点苦也在所难免,所谓,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饿其体肤,方是承担大任之道啊。

朱允炆闻言,心中虽然依旧有些不舒服,但也没有去反驳方孝孺,而是看向了黄子程。黄子诚也是个人精,他知道朱允炆肯定没有听进去方孝孺的教唆,于是轻咳一声,而后道:“殿下,若是按照咱们现在的速度,恐怕还要三天才能抵达灾区,殿下若是想要不受如此颠簸的话,可让随行的护卫抽调一些人手先护送着赈灾粮先行,殿下押后几天再到灾区也不迟。

胡闹,救灾如救火,淮王乃陛下亲封的救灾特使,一举一动都关乎着朝廷颜面,怎可延后。

方大人此言差以,黄子程听到方孝孺的训斥也不恼怒,依旧带着笑脸朝他解释道:“允炆殿下身为皇孙,前去赈灾,若是三日颠簸让允炆殿下神色萎靡。无法亲自赈灾那才是对朝廷颜面的打击,我之所以先让救灾粮先到,其实也是在殿下考虑,因为正常的情况下,人马不休,救灾粮会在两日内送达灾区,而因为咱们的存在,救灾粮势必会晚上一天,这一天能够救多少人,方大人应该很清楚,而只要救灾粮到,再让那些护送的护卫们在救灾时,宣扬一下殿下心中对于救灾的急切,与身体无法跋涉的无奈,这样会更显的要么殿下的爱民如子,再等到殿下亲自前去,装一下因为长途跋涉的虚弱,恐怕以后再这河南之地,允炆殿下所获取的人心与威望恐怕是他人所不能比的了。怎么样,方大人?

听到黄子程的打算,方孝孺陷入了沉默,而朱允炆则是两眼放光。

老师此言当真可行。朱允炆急切的想要得到黄子诚的点头,因为,他觉得黄子程的这一招太高了,既不会让自己那么累,甚至可以在途中游山玩水,也可以不当误救灾,更重要的是可以大规模的汲取声望,简首是一举三得。

而陷入沉思的方孝孺却摇了摇头语气严肃的道,“你这是在骗,我辈读书人,怎可如此行骗手段行事?”

听着方孝孺的话,黄子程很是无语,以前有齐泰在中间调和三人说话还能一致,但自从齐泰叛变后,自己和方孝孺不知为何说话往往都会由一种鸡同鸭讲的错觉。无奈之下,他只得继续解释道:“方大人,此次赈灾,一切都以淮王殿下为主,而此次来赈灾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淮王殿下捞取更多的人心,眼下的这个计谋只是捞取人心的一个手段,再说了,难道方大人不想灾区的百姓尽快得到朝廷的救济吗?”

似乎也瞧出了方孝孺的执拗,朱允炆也是时的开口道:“方师,允炆觉得黄师所言之意比较稳妥,相较于名声而言,弟子更关心受灾百姓的死活,救济粮早到一日,就能多拯救更多的百姓,此举虽有欺骗之意,但也更有大爱之心,我同意黄师之举,若方师觉得此举有所不妥,那事后若出现不好的事情,允炆愿一力承担。”

见两人都在劝自己,方孝孺略带迟疑的点了点头,之后便不再多言,也因为这件事,他与朱允炆和黄子诚之间的关系出现了一丝裂缝,只是沉浸在喜悦中的两人却没有在意。

一路上走走停停,朱允炆这次再也没有感觉到第一天的那种身体散架的痛苦,反而有种舒畅的感觉,这一路几人在游山玩水与诗词歌赋中度过,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任务时,己经是第五天了,救灾粮早就在他们出发后的第三天上午就己经到了,而他们此时却刚到河南地界,一进入河南地界,本来明媚的眼光却被乌云笼罩,天空淅淅沥的滴落起了水滴,朱允炆坐在马车上掀开车窗,却看见路边时不时有一些身着破烂的百姓经过,他们的身体佝偻仿佛被抽走了精气神,路边,还有一些躺着的人,他们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一般躺在泥窝中。

怀着一丝不忍,朱允炆放下车帘,本来高兴的心情,此刻也低落了下来。

老师,有什么办法能够救救外面百姓吗,他们真的太难了。

黄子程闻言,掀开马车帘,看了眼外面,眼神中虽然带着不忍,但还是放下车帘,而后用低沉的语气道:“殿下,现在的你救不了他们,除非……

除非什么,老师您说!朱允炆急切的问道。看的出来,他虽然久居深宫但还是有着一刻怜悯之心的。

方孝孺见他如此急迫的神色,点了点头,表示对其的认可,不待黄子程说除非什么,他率先开口道:“除非殿下以后当了这帝国的主宰,成为帝王,修仁德之治,多取仁政,方可救得了他们!”方孝孺神色淡然的,如此说道。

成为帝王吗?再次掀开车帘,朱允炆的手紧握,我一定会的。心中如此想着,他放下了车帘,不再关注外界的一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