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 第36章 林盛令

第36章 林盛令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作者:
是发财树吖
本章字数:
8240
更新时间:
2025-01-05

“后来,我们又见了一次面,是他来找的我,说为了感谢我的救命之恩,要将他的所有积蓄给我!”

林兮瑶说到这里,发现所有人都拿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已,马上接着道:“我当然没收啦!说是所有积蓄,其实就20文钱,而且我救他也不是为了钱。”

林兮瑶看着母亲柳氏那怀疑的眼神,举起三根手指道:“真的,娘,我发誓,我没收他钱。”

“谁信你这个,哪天你只是用竹竿救的他?没下水里去?” 母亲柳氏满脸狐疑地审视着她。

林兮瑶听到母亲柳氏的 质疑,心里一 “咯噔”, 忙不迭地用力摇头:“就是在岸边拿竹竿救的,没下水,真的,比珍珠还真。”

" 那好,就算你说的是真的,那你为什么会觉得他会帮我们?他可是林氏宗族族长一脉的人,还是族长的亲孙子。”

林兮瑶呼出一口气, 认真地解释道:“他面色蜡黄,身形消瘦,穿着也很破旧,与族长他们家的风格格格不入。而且,毕竟我算是他的救命恩人嘛,就算是他不愿意帮忙,也不至于害我们......的吧!”

林兮瑶看着母亲柳氏越来越阴沉的脸色,声音也越来越小。

“二弟妹,你别这样看着孩子,看把孩子吓得都不敢说话了,咱们二丫是做好事,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嘛!我到觉得可以让二丫去试试,左右也没什么损失,说不定还能探出些有用的消息。”

“大嫂,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要是换成大丫,你也让她去试试吗?反正我不同意,那个林盛令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看林氏宗族里,哪个愿意跟他来往,要是被其他人知道了,我们二丫的名节还要不要啦,她不得被那些人用流言蜚语戳断脊梁骨。”

母亲柳氏越说越后怕,越后怕越气,又狠狠盯了林兮瑶一眼。

林兮瑶听到母亲林氏的话,也一头雾水。在她心里,那林盛令就是个不受重视的小可怜,怎么还能扯到名节上面去呢?难道那林盛令在宗族的名声特别不好?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要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才会被全宗族的人孤立呢?

林兮瑶没说真话,或者说没说全部的真话。那天她偷偷去河边,不是透气,而是想着试试,再次跳河里看能不能再回到现代去,可没想在河边看到了林盛令被欺负、跳河的那一幕。

而抛书包的几个孩子,也不是村里的孩子,而是族长家的孙辈、重孙辈的人,哪个带头的,也是族长的亲孙子,只不过是族长的三儿子那一房的。仔细回想起来,哪个书包,应该是那个族长的孙子故意没接,才掉进河里的。

而且,林盛令应该是会水的,他跳入河中后,那故作不会水,可他划拉的几下,是有章法的。可岸边那几个孩子应该都不知道他是会水,眼看着林盛令在水里扑腾挣扎, 大声呼喊救命,他们却一哄而散,林兮瑶以为他们是去叫人前来救人,没想到直到她将人拖到岸上,也没一个人过来。

还有一点,林盛令是等那群孩子跑路了,才停止胡乱的挣扎,开始划水,打算上岸。所以,林兮瑶才确定他是会游泳的。至于为什么还是让林兮瑶给救了,是林盛令的腿抽筋了,林兮瑶看到他那不再伪装的惊慌绝望表情,才最终决定跳水救人。因为那时岸边根本没什么竹竿,林兮瑶也怕再去喊人来不及了。

林兮瑶救完人后,也放弃了再跳次河的打算,她是会游泳的,下水的下意识动作就是踩水换气,落水穿会现代是行不通了。林兮瑶当天磨磨蹭蹭的,等身上的衣服半干了,才回到了家里。结果,当天晚上就又开始发热,惹的母亲柳氏又急又恼,又是衣不解带的看顾了她几天。

大伯母王氏被柳氏一番抢白怼的说不出话,她肯定也不愿意大丫去接触林盛令的。

大伯母不说话,其他人也不 吭声,整个屋子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沉默。

祖母周氏在一旁微微皱眉,轻咳一声打破僵局,“二丫啊!你有什么办法,避开人群,跟林盛令私下里见上一面,且不被人察觉吗?”

林兮瑶看看母亲柳氏,又看看祖母周氏,还是硬着头皮点点头道:“族学的后面竹林,有一条小路,可以绕道到达祖宅,林盛令说他为了避免放学时被同学欺负,都是走哪条小路绕道回家。哪条小路鲜少人走,可以在那里跟他碰面,而且那条小路四周都是密林,就算突然有人经过,也方便隐藏。”

“你不是说就见了两次面吗?为什么连人家放学走的小道都知道?”母亲柳氏越听越上火。

“额,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他顺嘴提的。”林兮瑶无辜道。

确实是第二次见面的时候说的,却不是顺嘴提到的,而是林盛令特意告诉她的。他告诉她的时候,就好像很其他她去那条小道跟他偶遇一样。

至于原因,可能是林兮瑶看他像小可怜一样,恶趣味的将一些如“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等一箩筐黑鸡汤猛灌,她说完那些话的时候,明显感觉林盛令的眼神都变了,感觉从一个胆小怯懦有点心计的小可怜朝着一个对族长一家来说不太美好的方向进化了。

林盛令眼中,藏着对族长、宗族都含着深深的怨恨,只是现在的他还很弱小,无力反抗 。这才是林兮瑶判断他可能愿意帮忙的原因。

“那这样,老二媳妇,你和二丫一起去见那孩子,将咱们的意思提一下,只是询问他是否能提供些帮助,不要太过逼迫或挟恩图报。族长那一脉向来不好相与,咱们不能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祖母周氏深思熟虑后说道。

林兮瑶听了祖母的安排, 赶忙说道:“祖母, 不妥。那小路本是林盛令私下告知于我,林盛令告诉我的时候,虽然没有特意叮嘱,但应该也是不愿太多人知晓 这条小道之事。现在,我因为家中困境,不得以将此事说出,但如果母亲还与我一同去见他,他本就胆小怯懦、心思敏感,怕是会心生顾虑,不愿相助,反倒会适得其反。”

“我是不会同意你一个人去见那林盛令的。” 母亲柳氏说的斩钉截铁。

林兮瑶满心疑惑,这林盛令到底是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母亲这么坚决反对我与他接触。

而听到柳氏这样强硬表态的众人,又沉默了 片刻。

“罢了,咱们别为难孩子了。那边就算想要做什么,也应该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实施的,总归还得等小三回来商量商量。我们平日里多留意着点, 别出什么岔子。

至于宗族的消息,我们平时多打听打听,看能不能探听到些有用的。那京城的消息,等晚上老二回来,他们东家据说在京城也是有店铺的,看小二能不能在他们东家那里 问出点什么。这件事就暂时到这里了,大家散了吧!” 林昭海无奈地挥了挥手,至此,这顿午饭终于下桌了。

林兮瑶又被柳氏拉到房间里,耳提面命地再三叮嘱,不准她再去见林盛令,林兮瑶追问原因,她却又闭口不提,林兮瑶一阵烦闷。

午觉过后,林兮瑶带着林文德送给她的那本《千字文》再次 来到苏静姝的房间,开启了她 “ 学海苦渡” 的学习生涯。

林兮瑶轻轻推开房门,屋内弥漫着淡淡的熏香,苏静姝早已端坐在桌前,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看到林兮瑶进来,她也并未起身,而是用眼神示意林兮瑶坐下。

林兮瑶顺着她的眼神,坐到了苏静姝的身侧。林兮瑶翻开手中的《千字文》,开篇就是“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她虽然没有学过《千字文》,但《千字文》的开头是知道到,这几个字在她拿到这本书时就已经对照记忆过了。她心里想着,是不是要稍稍表现表现,让苏静姝加快进度,把《千字文》的字先认完。

“兮瑶,你可知道你今天犯了几点错误。”

正暗自盘算的林兮瑶愕然抬头,发现苏静姝一脸凝重地看着自已, 从那认真的神情中可以看出她并非在开玩笑,林兮瑶满脸茫然不明就里。

苏静姝轻轻摇了摇头,目光略有缓和,缓缓说道:“兮瑶,今在饭桌上太莽撞行事。

其一,密以事之,而以慎终。既然救人之事,你已然选择隐瞒,就不要轻易吐露。事既已秘,而复宣之,恐生他变,徒增纷扰。盖因隐秘之事,轻易示人,易引无端猜测,致家宅不宁。

当初你决定隐瞒救人只事,想必是有自已的考量,或是觉得时机未到,或是担忧亲长挂怀。然而今日在饭桌上,因一时情急,便和盘托出。如此一来,原本平静的局面被打破,亲人们为你担忧不说,还可能因这突如其来的信息,生出各种不必要的猜测与忧虑。

‘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咱们说话做事,都当审时度势,谨言慎行。

其二,当知尽孝于亲,观二嫂并不愿你涉险犯难,而你执意前行,有违亲意,实非孝道之举。

为人子女,当体亲心,顺亲意,方为至善。母亲担忧你的安危,这是舐犊情深。她明确表示不同意你再与林盛令接触,可你却急于争辩,试图说服她,这无疑是让母亲伤心。孝道,并非仅仅是在物质上奉养双亲,更在于让他们安心。

其三,审时度势,明已之位。你现在人微言轻,不应该贸然建言,强推已见。有些事哪怕是好事,也需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若罔顾自身之位,率意而为,非但于事无补,反招祸患。在家族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已的位置和分量。

你虽出于为家族好的初心,提出与林盛令接触的想法,但未能充分考虑到自已目前在家中的地位。你的提议,或许在你看来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然而你是否想过,在长辈眼中,你只是个六岁的孩子,人微言轻,天然的就是先否定你的想法。

须知每个人的阅历、经验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处理方式也有差异。兮瑶,今日之事,你当铭记于心,往后行事,多思慎行。”

林兮瑶由漫不经心,渐渐神情专注, 认真思考苏静姝所说的每一句话。

苏静姝看看林兮瑶态度的转变,才满意的点点头道:“所以,以后遇到这种事情,你知道要怎么做了么?”

林兮瑶点头:“我该什么都不说,直接去做,如果没成功,谁都不知道。如果成功了,就告诉家里人,我是偶然听到的那边的消息。这样,我没有暴露秘密,也不会惹娘亲担心,还能把事情解决了。”

林兮瑶说的很自信,苏静姝:......?

苏静姝顿时语塞,片刻后,无奈地扶了扶额头,说道:“兮瑶,你这般行事,看似能达成目的,实则隐患颇多。一旦被家人察觉真相,不仅会破坏他们对你的信任,还可能让你陷入更复杂的境地。我们做事,既要有策略,更要秉持真诚,切不可因一时求成,而误入歧途。”

“我觉得这样做能避免很多麻烦。”

“兮瑶,家人之间的信任如同房屋的基石,一旦动摇,整个家的安稳都会受到影响。你觉得瞒着家人去做,能省去麻烦,可实际上,一旦谎言被戳破,亲人间的嫌隙会比坦诚相告后产生的分歧更难修复。你看,这次你若按照自已的想法做了,万一事情没办好,或者在过程中出现意外,家人不仅会为你担惊受怕,还会因为你之前的隐瞒而感到失望和伤心。”

“那如果家人永远都不知道呢?或者那时候我已经足够强大了,就算家人知道也不会再为我担心,反而会认可我的做法呢?” 林兮瑶歪着头。

苏静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