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 第35章 苏静姝的分析

第35章 苏静姝的分析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之娇娇女的农门奋斗记
作者:
是发财树吖
本章字数:
8086
更新时间:
2025-01-04

“爹、娘,”一直沉默的苏静姝开口了:“今天堂嫂她们的行为有点奇怪。”

“怎么奇怪了?” 柳氏看着难得主动发言的苏静姝,追问道。

其他人也纷纷投来目光,连大伯母也不抽泣了,抬起红肿的眼睛看向她。

苏静姝也不着急,仍然不急不缓地说道:“文哥要参加乡试的事儿,我们家在年初就定下的。虽说我们家也没在村里大肆宣扬,但其实,村里该知道的人,都知道文哥今年要下场试试的。

我猜宗族那边,也早应该听到过风声。而中途因兮瑶落水救治花费巨大,文哥因银钱不足决定放弃参加乡试的事,也是只有我们家自已人才知道内情,外人并不知晓。那么,在宗族那边,他们的消息应该一直是,文哥今年肯定是要去参加乡试。

既然是早知道文哥今年要参加乡试,那为什么不早早将补贴送过来,哪有临到头,文哥都已经出发了,她们才露面。要知道,补贴送到本人手里跟补贴交到家人手里感情上还是有差别的,除非她们并不想真心给补贴。

但是,今天她们的态度,那种急切劲儿,要是我稍一松口,她们就会把银子直接塞我手里了。这种表现,不像是不想给银子的样子,倒像是怕我们不收。”

所有人听着苏静姝的分析,也都皱眉沉思起来。

“静姝啊,那你觉得她们为什么这么做?” 祖母周母疑惑地问道。

“目前还不好说,得从两方面查起。其一,我们先要确定,这个给第一次参加乡试学子的补贴到底是不是真的。

族学办了这么多年,虽然连一个童生都没有,但肯定有去参加过童生考试的人,我们私下打听一下,这个补贴到底是不是族中所有参加过考试的人都有。

我们的童生试补贴到底是被一开始就被族长一脉给昧下了,现在因为一些原因不得不给我们补上,还是这个补贴是单给我们文哥的。

还有,宗族主支一脉或者京城林家可能发生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需知,族长一脉向来倚仗京城林家的支持,方使林氏宗族发展至如今地步,亦凭此等缘由,族长一脉于族中方可拥有说一不二之权威。

所以宗族里的人们始终把我们这一支视为可有可无的存在,甚至极力想把我们边缘化。连族中祭祀这种重要场合,我们家也一直是在最外围坐着。

等文哥考上秀才后,族长那边对我们也多少持着敬而远之的态度, 就拿那年宗族祭祀安排位置,他们居然只让文哥一个人去主桌就座,要不是文哥据理力争,以 “ 父在,子不可独荣” 为由,坚决表示如果父亲不能一同前往主桌,自已便不去。

而文哥的独一份的秀才身份,除辈分极高的几个宗老外,谁都不能越过他去。万不可能让一个秀才坐到边缘位置,而那一群白身,却占着主桌的核心位置。宗族 一向以重视规矩自诩,却连这种基本礼仪都不顾及,差一点就让我们的文哥背上不孝之名,可见也不是什么真正秉持规矩道义之流。最后竟然也以一时疏忽敷衍过去。

族长那一脉一直小心翼翼的与我们保持距离,就怕惹得京城林家的不快,这点,从文哥和石头的进学就能看出来。所以,按理说,就算族中是有这个补贴的规矩,那我们不提,族中也会假装不知道,不给我们,就像童生试的补贴。那她们这次突然这么积极,就很可疑了。”

“我就说她们没安好心,肯定是又惦记上三弟进士的免税田亩数了。” 大伯母气愤地说道。

苏静姝点点头表示认同:“她们确实都没安什么好心。但为了免税田亩数,也不至于。文哥的水平我们清楚,外人不一定清楚,有谁敢说读了三年书,就一定能考上进士的?

而且文哥真的中了进士,只要想继续在仕途发展,那么他名下的免税田亩数就不可能不给宗族一部分。毕竟自身文采固然重要,名声也很重要。她们只要继续拿着宗族大义来施压,就像上次秀才补贴的事一样,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不过进士跟秀才的影响力是不一样,她们应该不敢做得太过分。”

“那她们这次这么积极,是为什么?” 柳氏也好奇地问。

“我猜测,宗族主支一脉或者京城林家可能发生了一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他们有求于我们,或者说有求于文哥!” 苏静姝笃定地说道。

“啊!” 众人惊讶地张大了嘴巴。

而大伯母瞬间眼睛都亮了起来,也不抽噎了,一副你们也有求到我们头上的得意模样。

苏静姝接着说道:“如果我猜想的不错,那么,他们就不会只来一次,可能还会再次上门。爹、娘,我们的应对之策,得好好想想了。”

“静姝啊,那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祖母周氏目光期许地看着她,满是担忧地问道。

苏静姝轻轻抿了抿唇,声音平和却掷地有声:“娘,如今这局面看似复杂,但只要我们理清头绪,便能找到应对之法。”

她微微侧身,目光扫过众人,接着说道:“从今日宗族之人的异常举动来看,其中定有蹊跷。他们知晓文哥要参加乡试,却迟迟不送补贴,临近之时才匆忙赶来,且态度急切,这背后必定隐藏着某些我们尚未察觉的缘由。”

苏静姝抬起手,用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条理清晰地分析道:“我们不妨从两个方向去探究。其一,弄清楚族里向来对参加乡试学子补贴的真实规矩,究竟是向来皆有,还是专为文哥此次而设,这其中差别巨大。

若是前者,我们可以不直接拒绝这次补贴,我们可以打听一下族学中是否有学业优秀而又家庭困难的旁支,将这部分补贴,甚至我们还可以再添点银两,以文哥支持族中子弟向学的名义转赠给他们,我们还可借此契机,修缮与族中其他旁支的关系,让族学不要成为族长一脉的一言堂。

如果文哥要继续考进士举人,那么宗族哪怕不能变成文哥的后盾,也不能成为我们的掣肘;可若是后者,那他们的居心就十分可疑了。”

她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其二,我们需关注宗族主支一脉与京城林家的动向。厘清这次态度转变背后的缘由。族长一脉一向以京城林家为马首是瞻,此次突然转变态度,极有可能是京城林家自身遭遇了困境,而这困境或许与文哥能提供的某些助力相关。

而文哥一直在落水县城的四方书院求学,他本身也只是秀才身份,秀才在桃花村或者说青山镇是备受尊崇,但跟京城林家比起来,我虽然对京城林家不太了解,但通过他们对林氏宗族的掌控与影响来看, 可想而知,秀才他们肯定是不缺的。那么,文哥能引起他们注意的那就是四方书院的学生,或者更关键的,书院山长大人的亲传弟子身份,让他们有所图谋?

总之,如果她们下次再来,如果只是送补贴,我们就直接转赠到族学的贫困且优秀的学子手中,如果她们提其他的要求,我们就以不变应万变,先稳住她们,等文哥从书院回来,大家一起商议后再做定夺。"

众人听着苏静姝的一番分析,皆露出思索之色。

祖母周氏连连点头,这平时不觉得,关键时候才能看出来,这女人读书也是有用的。不然就像老大媳妇那样,一直对族里的事没个章程,只知道撒泼打滚,明明是我们占理的事情,越闹越不占理了。你闹得太过分了, 旁人还觉得是你无理取闹。

就像当年石头的事情,老大媳妇去族学大吵大闹,闹得个鸡飞狗跳,也没闹出个结果。后来宗族都传说老大媳妇太泼辣,胡搅蛮缠, 这样能教出什么好孩子。

那时候要是小三在家,或者苏静姝已经嫁进来了,那情况是不是就不一样了。她又想起昨晚小三来找她, 说让二丫这丫头以后跟着静姝学了几个字,她本还不觉得有啥特别的,也就是这是她三儿子开口求的,她才没有拒绝。她内心其实还是觉得女孩子读书终究是没啥用的,还不如跟着静姝学几手刺绣,虽说静姝没学到她娘的精髓,但指点这几个丫头,也是够用的。

但经过今天苏静姝这一番有条有理的分析,她不禁开始反思自已之前的想法是不是太片面了,她都有点想让大丫、三丫一起跟着学习了。

“小三家的考虑得周全啊,方方面面都想到了。” 祖父林昭海微微叹了口气,脸上满是忧虑之色,缓缓说道,“只是,咱们家一直以来与族长一脉就不睦,平日里没少受他们的排挤打压。这族里的其他人呢,也都忌惮族长一脉的势力,对咱们也是敬而远之,不敢与咱们走得太近。”

他顿了顿,眉头皱得更紧,接着说道:“更何况京城那边,咱们更是人生地不熟啊。京城林家在那里扎根几十年,咱们在那儿毫无根基。如今要去打听京城林家的消息,谈何容易。稍有不慎,打草惊蛇,让那边有所防备,往后再想探听消息,可就难上加难了。” 祖父林昭海一边说着,一边下意识地轻轻着手中的饭碗边缘,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担忧。

“这倒也是个难题,京城离我们山高水长,我们在宗族这边又势单力薄。” 祖母周氏也满脸愁容,轻轻摇着头附和道。

她微微眯起眼睛,陷入沉思,片刻后继续说道:“平日里在族里,咱们说话都没什么分量,更别说让族里人帮忙去京城打听消息了,只怕还没开口,就被人拒绝,搞不好还会传到族长一脉耳朵里,给咱们招来麻烦。唉,这可如何是好。” 祖母周氏轻轻叹了口气。

“祖母,我倒是有个人选,或许可以试试打听族长那边的事情?” 听了祖父、祖母忧虑之言的林兮瑶,看着众人都眉头紧锁,脑海中突然想起一个瘦小的身影。

众人听到林兮瑶的话,都好奇的望过来。

林兮瑶环顾众人好奇的目光,清了清嗓子,神色认真地说道:“他叫林盛令,是族长的大儿子那一房的。哪怕他不帮我们,也不会把我们的事情传出去。”

林盛令?族长家大房有这个人吗?众人一时有点摸不着头脑。

“诶!” 大伯母一拍大腿,看众人满脸疑惑, 神秘兮兮地凑近道:“娘、二弟妹,那个、那个,飘飘!” 说完还眨了眨眼睛。

祖母周氏跟林兮瑶的娘一听大伯母的隐晦提点,瞬间恍然大悟。

而后,柳氏神情忧虑,眉头紧蹙,目光紧紧锁住林兮瑶,急切地问道:“二丫,你怎么会认识他?是在哪里认识的?”

林兮瑶见柳氏神色不对,祖母周氏与大伯母也一脸不赞成的神色,疑惑道:“娘,林盛令他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你先说你是怎么认识他的?在哪里认识他的?他为什么会帮我们?” 柳氏不放心,紧追不舍地追问道。

林兮瑶看母亲紧张的神色,赶忙轻声说道:“娘,你别着急,我们认识也才一个多月。

就是那天,我感觉身体好多了,然后想去河边透气,我刚走到河边,就听到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只见林盛令正追着几个村里的孩子跑,那几个孩子一边笑闹着,一边将一个书包抛来抛去,没想到有个小孩没接住,书包给丢到的河里。

哪个林盛令想也没想,直接就跳到河里去捞书包。没想到他跳下去,却不会游泳,差点就被河水冲走。而那群孩子眼看书包被丢到了河里,估计也知道闯祸了,一哄而散的跑了。

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冲走啊,就用河边的一根竹竿伸给他,大声喊着让他抓住,费了好大劲才把他拉上岸。”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