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辅食大战(9:00 AM)
程远严格按照《婴幼儿营养指南》制作辅食:
有机南瓜蒸煮至82℃(破坏有害菌,保留β-胡萝卜素)
用微量天平称重(精确到0.1g)
摆盘体每日所需营养素的分子结构图
许嘉怡首接抢过辅食机:"科学怪人退散!"
三分钟后——
成品对比:
程远版:淡黄色几何体(小星吃一口就吐泡泡抗议)
许嘉怡版:用紫薯泥画的笑脸(被小星连碗舔干净)
医学奇迹:
程远偷偷在实验室笔记本记下:"色觉刺激可能促进婴幼儿食欲(待验证)"
8. 早教课暴走(10:30 AM)
早教中心要求父母演示职业特色育儿:
程远环节:用听诊器教宝宝认识"心脏的声音"
(小星一把扯下耳塞塞进嘴里)
许嘉怡环节:让宝宝用手掌蘸颜料"创作"
(小星精准拍在爸爸白衬衫后背,完成抽象派《听诊器之怒》)
教学成果:
其他宝宝学会"爸爸妈妈",小星第一个会说的是——
"不!"(对程远的辅食)
"画!"(对许嘉怡的调色板)
9. 家庭会议(3:00 PM)
议题:如何应对小星撕咬《中华外科杂志》的行为
程远提案:在期刊封面涂抹苦味剂(医用级)
许嘉怡提案:订制可咬版的《婴幼儿外科入门》
表决结果:
1. 小星用口水粘合了被撕的论文页
2. 程远连夜将重要文献扫描上传云端
3. 许嘉怡在碎纸片上画满小星星(现贴满书房玻璃)
10. 睡前故事(8:00 PM)
程远版本:
在一个神秘而微小的世界里,有一个小小的血小板,它肩负着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凝血。这个血小板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守护者,时刻准备着应对身体可能遭受的任何创伤。
(随着程远的讲述,PPT 上展示出一个可爱的血小板形象,它忙碌地在血管中穿梭,遇到伤口时迅速聚集,形成凝血块,堵住伤口,防止血液继续流失。)
然而,就在程远讲述这个有趣的故事时,小星却突然进入了一种特殊的睡眠状态——昏厥式睡眠。仅仅 10 秒钟,小星的眼睛就缓缓闭上,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瞬间击倒。
许嘉怡版本:
在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里,月亮医生和彩虹护士相爱了。月亮医生温柔而善良,他的光芒如同月光洒在大地上,给人带来温暖和安宁。彩虹护士则活泼而开朗,她的色彩斑斓如同彩虹般绚丽多彩,给人带来快乐和希望。
(许嘉怡一边讲述,一边用手比划着,生动地描绘出月亮医生和彩虹护士的形象。)
然而,这个故事中却包含了一些不科学的情节,比如月亮医生如何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生存,彩虹护士又是如何在没有实体的情况下与月亮医生相拥。尽管如此,小星的眼睛却瞪得像听诊器圆盘一样大,完全被这个荒诞的故事吸引住了。
折中方案:
程远负责念《人体解剖学》(催眠用)
许嘉怡偷偷在书页边缘画小剧场(小星第二天啃出了隐藏剧情)
病程新发现
1. 遗传学证据:
小星撕纸的精准度(继承爸爸的外科手法)
撕完后摆成的图案(继承妈妈的艺术基因)
2. 临床创新:
用牙胶替代医用手套(防咬且色彩丰富)
将体温计藏在彩虹袜子里(减少测量抵抗)
3. 重大结论:
"医学严谨性与育儿效果呈反比
——除非配合艺术性干扰"
医嘱更新:
程远需每日接受"亲子混乱疗法"(由许嘉怡主治)
小星的成长档案改用水彩笔记录(禁用钢笔)
(此刻监控显示:小星正用程远的听诊器给布娃娃"看病",而许嘉怡在娃娃肚皮上画满了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