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 第77章 登陆作战

第77章 登陆作战

加入书架
书名:
【寒儒劫】明末书生闯清初
作者:
楚国书生
本章字数:
5222
更新时间:
2025-06-30

咸腥的海风裹挟着硝烟味扑面而来,沈砚趴在礁石后,湿透的长衫紧贴在身上。他眯起眼睛望向远处的海岸线——那里本该是荒芜的沙滩,此刻却布满了清军的鹿砦和壕沟。

"三处暗堡。"柳隐压低声音,手指在沙地上画出简图,"东侧悬崖上有红衣大炮,射程覆盖整个海湾。"

沈砚的指尖无意识地着金属片边缘。昨夜被清军俘虏后,他们借着暴风雨的掩护挣脱绳索,在郑家旧部的接应下泅渡至此。现在,这块刻着炮膛图的金属片成了他们唯一的筹码。

"潮水转向了。"郑茶姑突然从岩缝中钻出,琉璃珠串沾满泥沙,"寅时三刻必须登陆,否则要再等十二个时辰。"

沈砚望向海面,五里外的浪涛间,郑成功的先头舰队正在云层掩护下若隐若现。他忽然抓起一把沙子任其从指缝流下——东南风,风力三级,正是最适合火攻的天气。

"传信给大帅。"沈砚折断一根枯枝,在沙地上划出火焰形状,"请派蜈蚣船绕到悬崖背面,用硫磺烟熏炮台。"

柳隐指尖轻叩腰间暗袋三下,一只信鸽从袖中振翅飞出。沈砚注意到鸽腿上绑着的不是竹管,而是一粒刻着郑家暗记的蜡丸——这分明是军中最高级别的密信。

"你早就计划好了。"沈砚盯着柳隐被海水泡得发白的指尖,"从什么时候开始?"

柳隐尚未回答,东面悬崖突然传来沉闷的爆炸声。滚滚浓烟中,三艘狭长的蜈蚣船如利箭般窜出,船首喷火筒吐出丈余长的火舌,瞬间点燃了岸边的防御工事。

"现在!"郑茶姑猛地拽下三颗琉璃珠砸在礁石上,爆开的彩色烟雾成了最好的信号弹。海面上顿时帆影幢幢,二十艘改良过的沙船借着浓烟掩护冲向滩头。

沈砚猫腰冲向最近的火炮掩体。金属片在阳光下泛着寒光——这根本不是钥匙,而是郑成功秘密研制的"连环炮"保险栓。他刚把金属片卡进炮尾机关,就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机括声。

"小心!"柳隐将他扑倒的瞬间,一支弩箭擦着发髻钉入沙地。十步开外,三名清军弩手正从伪装的渔网下爬出。沈砚反手转动金属片,炮管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竟自行调整角度对准了弩手。

震耳欲聋的炮响过后,沈砚耳鸣着爬起来,发现那处掩体己经化为焦土。更惊人的是,炮弹炸开的不是寻常铁片,而是无数带着倒钩的细链——这正是他半年前设计的"天女散花弹"。

"沈先生!"林小二的声音从硝烟中传来。少年抱着那本浸过水的册子,身后跟着五名工匠模样的汉子,"陈师傅带人来了!"

沈砚这才注意到,登陆的沙船上卸下的不是士兵,而是一门门造型怪异的小炮。为首的独臂老者正指挥众人将炮架推到预定位置,每门炮旁都堆着标有奇怪符号的木箱。

"后装燧发炮..."沈砚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这是他留在福建的图纸,没想到郑家军竟在半年内造出了实物。陈铁手咧嘴一笑,露出满口黄牙:"按您画的图改的,射程短些,但能连发五次。"

滩头突然响起急促的梆子声。清军显然意识到了威胁,东侧悬崖残余的炮台开始调转方向。沈砚刚要警告,却见柳隐己经解开外衫——她贴身穿的竟是郑家军水师制服,腰间别着七枚造型各异的令旗。

"龟甲阵!"柳隐挥动黑色令旗。工匠们立刻将炮车首尾相连,眨眼间组成个半圆形的防御圈。几乎同时,清军的炮弹呼啸而至,却在击中炮车前被某种弹性网兜偏转方向。

沈砚摸到炮车边缘的棕绳——这些看似普通的绳索里编着细钢丝,正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避弹索"。他刚要赞叹,却听见郑茶姑发出一声尖锐的呼哨。

"红船!"

顺着她指的方向,一艘漆成血红色的战船正突破浓烟驶来。船头站着个戴青铜面具的将领,手中令旗竟是洪承畴的帅旗式样。沈砚的血液瞬间凝固——这正是柳隐丝绢上警告的"洪字号"。

面具人突然举起面铜镜。阳光经过镜面反射,在滩头投下一串闪烁的光斑。沈砚猛地意识到什么,扑向最近的火炮:"全体趴下!那是——"

惊天动地的爆炸声淹没了他的警告。三处看似无人的沙丘突然炸开,灼热的气浪将五门新炮掀翻。沈砚被气浪推得滚出丈远,右臂传来钻心的疼痛——一根木刺贯穿了上臂。

"镜面传信..."他咬牙拔出木刺,看到红船甲板上竖起十架床弩,"他们在给岸上埋伏的死士发信号!"

柳隐的令旗己经换成红色。幸存的炮手们冒着箭雨重新装填,但沈砚知道来不及了——床弩的射程远超火铳,下一波齐射就能摧毁整个炮兵阵地。

就在这时,西侧海面传来奇特的嗡鸣声。十二艘形如梭子的小船破浪而来,船首安装的金属管正在阳光下泛着蓝光。沈砚瞳孔骤缩——那是他在月港秘密试验过的"水底龙王炮"!

震耳欲聋的连环爆炸中,红船左舷被炸开巨大缺口。戴面具的将领踉跄着扶住桅杆,青铜面具在震动中脱落半截,露出下颌处熟悉的刀疤。

"是'水鬼'!"林小二失声叫道。沈砚这才明白,那个在风暴夜逃脱的奸细,竟是洪承畴麾下的水师参将。

硝烟笼罩的滩头上,郑家军的赤旗终于插上最高处的礁石。沈砚拄着燧发枪站起来,发现柳隐正用撕下的衣襟包扎他流血的手臂。她的动作很轻,但沈砚还是注意到她掌心有一道新鲜的灼伤——那是使用旗语时被硫磺灼伤的痕迹。

"北伐才刚开始。"柳隐系紧布结,突然压低声音,"洪承畴在崇明岛藏了东西,阿鲁的铜符就是钥匙。"

沈砚望向正在清理战场的士兵们。他们中不少人还穿着百姓的衣服,有的甚至光着脚,但每个人眼中都燃烧着相似的火焰。更远处的海面上,郑成功的主舰队终于露出全貌,如林的桅杆刺破晨雾,仿佛要捅穿这压抑的天穹。

"沈先生!"陈铁手拖着条伤腿跑来,手里捧着个铁匣,"刚在红船残骸里找到的!"

沈砚打开铁匣,里面是半张焦黄的图纸。虽然边缘己经烧毁,但中央清晰的炮管剖面图与金属片上的纹路完美吻合——这正是他改良的燧发枪全图,右下角还盖着洪承畴的私印。

"他们造出来了..."沈砚的指尖抚过图纸上的满文批注。这些字迹他很熟悉,正是多尔衮最信任的汉人幕僚所书。海风突然变得刺骨,他意识到一个可怕的事实:清军获得的不仅是图纸,还有全套制造工艺。

柳隐突然按住他颤抖的手。在她身后,郑茶姑正带人清点缴获的火器,琉璃珠串在硝烟中忽明忽暗。更远处,林小二和几个少年蹲在炸毁的暗堡前,认真记录着弹坑的分布规律。

"来得及。"柳隐的声音混在海浪声中几不可闻,但沈砚还是听清了后半句,"崇明岛上的东西,能让我们翻盘。"

涨潮了。新一轮浪涛拍打着血迹未干的沙滩,将战斗的痕迹一点点抹去。沈砚望向水天相接处,那里正有一群海鸥掠过舰队上空,像一片会飞翔的浪花。他悄悄握紧金属片,锋利的边缘割破掌心,却让他前所未有地清醒——这场战争,才刚刚开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