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檐角的铜铃在穿堂风中发出细碎嗡鸣,与铜鹤香炉腾起的青烟一同扭曲成诡谲的形状。苏晚跪在冰凉的金砖上,膝盖早己失去知觉,后颈却因殿内森冷的光影泛起阵阵寒意。晨光斜斜穿过九天龙纹藻井,在蟠龙柱上投下斑驳阴影,朝臣们蟒袍玉带的剪影如同森然的兽形,随烟雾晃动。前日在太液池底死里逃生时呛入肺腑的池水仍在隐隐作痛,此刻袖中萧承煜赠予的璇玑纹玉牌硌着掌心,那凸起的北斗七星纹路仿佛在无声提醒——三日前那人将玉牌塞进她掌心时,曾压低声音说"这纹路里藏着保命的法子"。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苏晚才德兼备,其才堪佐朝堂,其智可安社稷,特封淑仪!三日后入宫伴驾......"
太监尖细的嗓音撞在蟠龙柱上又弹回来,在空旷的大殿激起回音。苏晚浑身一震,这道旨意竟打破了"淑仪必侍君侧"的惯例。她突然想起入宫前翻阅的《宫闱典章》,本朝独辟"虚封淑仪"特例——先帝曾言"淑仪乃国之栋梁,非闺阁中人",凡获此封号者,不入三宫六院,可持凤印行走宫廷,既享有内命妇尊荣,又保有相对自由之身。此刻圣谕中的措辞,分明是将她当作朝堂制衡的关键棋子,也难怪太子与定王对她的态度愈发微妙。
叩首时,苏晚余光瞥见太子萧承珩隐在龙椅阴影下的面容晦暗不明,他指节轻叩扶手的节奏,竟与书画比试那日王学士打翻茶盏时如出一辙。宣纸受潮后的褶皱泛着不自然的灰痕,墨迹在某些地方晕染得格外浓重——这分明是连夜赶制的痕迹。联想到昨日医仙谷暗桩传来的密报,称皇后近日频繁出入钦天监,她的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这个特殊封号虽赋予她特殊地位,却也让她成为各方势力眼中的靶子,皇后的这步棋,分明是想将她困入后宫牢笼。
回府的马车颠簸在青石板路上,苏晚展开用璇玑令加密系统接收的薄绢。玉牌内侧的北斗七星纹路,正是解读密报的密钥。当"钦天监地动仪三日未停,观星台现荧惑守心之象"的字迹映入眼帘时,她的指尖微微发颤。作为现代天文学爱好者,她自然知道所谓"荧惑守心"不过是火星运行至天蝎座附近的自然现象,却在古代被视为帝王失德的凶兆。皇后定是想借天象大做文章,而自己这个新晋淑仪,便是最好的替罪羊。
指尖无意识划过裙摆暗袋,那里藏着从书画比试后就开始调配的"七日消字水"。记得当时改良颜料时,她曾对着翠儿喃喃自语:"若将白矾、乌贼墨与西域秘药配比,或许能做出消失的文字。"如今看来,这个无心之举竟成了应对危机的关键。马车经过转角时,她瞥见街边小报上"庶女封妃,必有妖孽"的字样,嘴角泛起冷笑——看来皇后的舆论攻势己经开始了。
她着璇玑令,想起萧承煜那句"此牌尚有未解锁之秘"。玉牌表面的云纹在阳光折射下,隐隐透出类似钦天监星图的轨迹。或许,这小小的令牌,还有更大的作用。
三日后踏入宫门,晨雾未散。苏晚特意在发间别上一支银簪,这支看似普通的首饰,实则暗藏微型棱镜——那是她用现代光学原理改造的侦查工具。当棱镜折射出身后三丈内的景象时,她瞳孔微缩:两名宫女鬼鬼祟祟跟在身后,袖中凸起的轮廓分明是匕首,刀刃反光的角度与衣柜藏尸案时苏月侍卫的作案手法如出一辙。
椒房殿内,安息香混着檀木味扑面而来,却掩盖不住一丝若有若无的异香。苏晚心中警铃大作——这正是医仙谷典籍记载的"梦沉香",能让人产生幻觉。她强迫自己保持冷静,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用疼痛驱散即将袭来的眩晕感。不动声色地用指甲在璇玑令北斗纹路上轻叩三下,这个加密求救信号,曾在萧承煜夜访时演练过。
"淑仪妹妹总算来了。"皇后端坐在鎏金鸾椅上,凤冠上的东珠随着她的动作轻晃,眼中却毫无笑意,"听闻妹妹擅解天象,今晨钦天监呈报异象,不知妹妹有何高见?"
苏晚垂眸行礼,余光扫过殿内香炉中跳跃的火苗。心跳如擂鼓,她却强迫自己用平静的声音回答:"回娘娘,荧惑守心虽为凶兆,然古书有载,商汤遇此天象时,以仁政化灾。"她展开舆图,上面用摩斯密码标注的"萧承珩私铸兵器"字样在烛光下若隐若现,这是通过璇玑令情报网在漕运码头截获的密信。而舆图背面,钦天监铜料采购单与走私账本的对照数据,更是耗费三日从萧承煜麾下暗卫处获取。每一个数字都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这场暗流涌动的博弈。
"大胆!"皇后拍案而起时,观星台方向突然火光冲天。苏晚趁机呈上用"七日消字水"书写的竹简:"臣女早有预感,半月前钦天监便己观测到异象......"墨迹未干的字迹,恰似她在书画比试中泼洒的矾水颜料,遇水显色,却终将消散。她的手心己满是冷汗,却死死攥住竹简,生怕露出一丝慌乱。
千钧一发之际,玄色劲装裹挟着凛冽剑气闯入殿内。萧承煜腰间虎符泛着冷光,与他披风上未干的靛蓝水渍形成诡异呼应——那水渍,与书画比试时王学士打翻的颜料如出一辙。苏晚想起昨日通过璇玑令加密传递的"边疆急报为假"密信,玉牌内暗藏的磁石机关,能将信息刻在特制密蜡上。而此刻他眼中转瞬即逝的关切,让她的心跳漏了一拍,却又不得不强装镇定。
萧承珩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手中折扇轻点地面:"苏姑娘这手'未卜先知'的本事,倒是让本太子想起西域失传的占星术。"他目光扫过苏晚手中的竹简,嘴角勾起意味深长的弧度,"不过,这墨迹未干的竹简,倒和某道圣旨的境况相似。"
这句话让苏晚心中一凛。看来,太子也看出了圣旨的蹊跷。两人对视的瞬间,一种微妙的默契在空气中流淌。但她深知,这份默契不过是暴风雨前的短暂平静,更大的危机还在后面。
当夜潜入钦天监,观星楼顶的浑天仪在月光下缓缓转动,发出低沉的嗡鸣。苏晚握着从鬼市获得的青铜罗盘,边缘纹路竟与皇后太监偷走的玉璧完美契合。当改良后的"霹雳弹"在窗外炸开时,她想起研究西域胡商进贡硫磺时的场景,那时她对翠儿说:"若将此物与硝石混合......"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守卫的惊呼声此起彼伏,火光将夜空染成血色。
在混乱中,苏晚终于发现了一本密账。账本上的字迹,竟与她用七日消字水写出的字有着相似的褪色痕迹。这难道是巧合,还是背后另有隐情?她的心中涌起无数疑问,却又深知此刻不是思考的时候,必须尽快带着密账离开。
回到璇玑阁,苏晚在暗室中用显影药水显现丝绸背面的密文。月光下,太液池沉船的坐标逐渐清晰,而文字末尾的云纹图案,竟与萧承煜披风上的暗纹、萧承珩腰间的玉佩,组成完整的皇室图腾。窗外惊雷炸响,照亮她腕间发烫的青玉——那上面新出现的刻痕,正是玄武门的轮廓。
这场由一道仓促圣旨引发的风波,似乎只是更大阴谋的序幕。而苏晚,己经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她握紧璇玑令,心中暗暗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都要揭开这层层迷雾,找到真相。哪怕这真相会让她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她也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