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北风如刀子般刮过宫墙,将琉璃瓦上的积雪卷成细碎的冰粒。叶澜裹紧貂裘,在宫道上缓步前行,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墙角瑟瑟发抖的宫女。自从与七皇子结盟后,她深知情报的重要性,而那些在宫中地位低微却消息灵通的宫女,便是绝佳的突破口。
“这位姐姐留步。” 叶澜叫住一名低头疾走的宫女。那宫女身形微颤,抬头时露出一张怯生生的脸 —— 正是她留意多日的宫女乙。此人在三皇子宫中负责洒扫,胆小怕事却又贪财,是打探消息的不二人选。
宫女乙福了福身,声音发颤:“仙长唤奴婢何事?”
叶澜从袖中取出一枚金镶玉耳坠,在宫女乙眼前晃了晃:“听闻妹妹在三皇子宫中当差,有些事想向你打听打听。只要消息准确,这些都是你的。”
宫女乙的眼睛瞬间瞪大,盯着耳坠咽了咽口水,但很快又露出惊恐之色:“仙长饶命!奴婢不敢…… 三皇子宫里规矩森严,若是被发现……”
“妹妹放心,只要你守口如瓶,没人会知道。” 叶澜压低声音,“况且,我听说前些日子你娘生病了,正缺钱抓药吧?”
这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砸中了宫女乙的软肋。她咬了咬牙,左右张望一番后,凑近叶澜耳边:“仙长想知道什么?”
“三皇子近期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叶澜将耳坠塞进宫女乙手中。
宫女乙攥紧耳坠,飞快说道:“三皇子近日与沈砚先生密会频繁,还往青州运了几车货物,说是赈灾粮,可…… 可那马车的车轮印极深,不像是只装了粮食……”
话音未落,远处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宫女乙脸色大变,慌忙将耳坠塞进怀里,匆匆行礼后跑开了。叶澜望着她的背影,心中暗自思量:看来三皇子在青州的谋划,远比想象中复杂。
就在这时,前方转角处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叶澜抬眼望去,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身着绯色官袍,腰间玉佩温润古朴,正与几名官员谈笑风生。此人正是苏国公,朝中少有的正首大臣,也是五皇子的坚定支持者。
“苏国公留步。” 叶澜上前行礼。
苏国公上下打量了她一番,捋着胡须笑道:“可是那位提出‘盐铁专营’的叶姑娘?老夫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国公谬赞。” 叶澜正色道,“民女近日察觉三皇子在青州之事另有隐情,事关百姓安危,还望国公相助。” 说着,她将从宫女乙处得到的消息以及自己的推测如实相告。
苏国公的脸色渐渐凝重:“若真如姑娘所言,三皇子此举怕是包藏祸心。老夫虽支持五皇子,但为了江山社稷,自当尽力相助。只是如今五皇子势弱,我们行事需谨慎。”
两人正说着,一名侍卫匆匆赶来,在苏国公耳边低语几句。苏国公脸色一变,转头对叶澜道:“叶姑娘,三皇子得知你在收集情报,己有所防备。你近日务必小心。”
叶澜心中一紧,却仍镇定道:“多谢国公提醒。民女自有分寸。”
与此同时,三皇子寝宫内,林嬷嬷正跪在地上,战战兢兢地汇报:“殿下,那叶澜不知用了什么手段,竟从宫中下人那里套取消息。老奴己经处置了那个多嘴的宫女乙……”
“废物!” 三皇子怒拍桌案,“连个宫女都管不住!传令下去,加强戒备,尤其是青州相关的消息,绝不能再泄露半点。还有,沈砚那边的计划准备得如何了?”
“沈砚先生说,一切就绪,只等时机成熟。” 林嬷嬷小心翼翼地答道。
三皇子嘴角勾起一抹阴笑:“好。既然叶澜想玩,本殿就陪她玩玩。让她以为自己占了上风,等到她放松警惕,便是她的死期。”
夜色渐深,叶澜坐在房中,望着手中的螭龙玉佩。玉佩表面的纹路在烛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这个王朝的秘密。她知道,三皇子的防备只会越来越严密,但她不会退缩。有了苏国公的相助,再加上七皇子在暗中周旋,这场情报之战,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窗外,寒风呼啸,远处三皇子的宫殿灯火通明,隐隐传来沈砚阴森的笑声。叶澜握紧玉佩,眼神愈发坚定。新的较量,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