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码头的临时项目办公区设在沉舟大厦的32层。
这里的热火朝天与顶层傅沉舟办公室的冰冷沉凝判若两个世界。
显示屏光映着年轻程序员们或兴奋或专注的脸,空气中弥漫着咖啡因和敲击键盘的疾风骤雨。
项目经理是个语速极快的胖子,姓陈,此刻正唾沫横飞地指着白板讲解核心算法迭代节点
PPT是简洁高效的科技公司风,但江烬野一眼扫过几个关键进度时间线,发现压缩得近乎苛刻
完全忽略了先前评估中的几个潜在缓冲阀。
江烬野拿着傅沉舟要求的那份进度报告文件夹,像个不合时宜的闯入者。
他绕过几个埋头啃三明治的工程师,走向项目核心数据小组的工位。
原本那个位置,是他熟悉的架构师小王的“领地”——堆满专业书籍和奇形怪状的手办模型。
现在,那里空空如也,桌面整洁得像刚消过毒。
“王工呢?”江烬野拦住一个抱着服务器的技术员问。
技术员头也不抬,侧身挤过他:“调去南城分部支援新项目了,昨天半夜的飞机。你是找数据组李秘吧?喏,最里面靠窗那个隔间。”
靠窗的独立小隔间里,李秘正对着三块分屏,指尖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瀑布般刷新。
她是傅沉舟半年前从顶级投行挖来的助理,以高效冷练著称。
江烬野走过去时,她甚至没从屏幕上移开视线。
“进度报告电子版和纸质备份都在桌上那个蓝色文件夹里,”
她的声音平首无波,像AI合成的指令
“傅总下午西点前需要。核对无误请签收确认,谢谢。”
她的眼神终于瞥过来,公式化地亮了一下,又迅速落回屏幕。
桌上蓝色的文件夹敞开着,几份需要签字的纸页放在最上面,旁边搁着一支签字笔。
江烬野拿起报告,快速浏览。
纸质进度报告上罗列的数据,与项目经理白板上夸夸其谈的时间节点基本吻合
都是打了鸡血般的激进。但翻到核心数据流接入的测试环境模拟部分,他眼神定住了。
图表上标注的延迟风险值,低得离谱,像是被精心磨平了尖角,显得无比光滑顺畅。
然而就在上周的内部评审会上,小王和他还因为这个接口可能的拥堵点和傅沉舟据理力争过。
那时候傅沉舟坐在主位,指节轻轻叩着桌面,耐心听完,最后只说了句“技术问题,技术解决”,就把议题转向预算——小王气得脸都憋红了。
“李秘,”
江烬野拿起报告
“测试环境的压力峰值数据……确定是这个版本?我记得之前王工提交的方案里,这个模块的冗余缓冲设了安全阈值。”
李秘指尖顿了一瞬,依旧没有回头,声音波澜不惊
“王工方案有临时调整,所有最新数据和测试标准,都以傅总签批的最新版为准。这份报告只反映当前进度。”
她停顿一下,补充道
“傅总强调,项目进度要‘精准同步’,任何执行层面的细节差异,不用纠结。”
精准同步?江烬野捏着文件夹边缘,纸张的棱角硌着指腹。
他想起顶层那个被锁进抽屉的U盘。傅沉舟的手拂过他手臂的力度,像拂去一片无足轻重的灰。
数据流的光在屏幕上奔涌不止,亮得刺眼。
他在这光里,像一个老旧被淘汰的零件,正被飞速运转的新齿轮边缘擦出细微的锈蚀声。
他拿起笔,在签收单上龙飞凤舞地写下自己的名字。笔迹重得像要把纸戳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