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把东西全部送出去,收回了银钱。
两人回到姚家,又聊了一会儿八卦。
江文秀才留下曾掌柜的菜离开。
江文秀只觉杜娘子聊到别家的事,眼神都在发光。
她还旁敲侧击地跟江文秀打听三溪村的事。
江文秀面上做出一副不太好说的样子,暗地里装着年纪小,抹不开面子,被她珍姨套了不少话出来,把三溪村何氏一族的那些下作事说了不少。
对此,两人都很满意。
江文秀离开后,去县城逛了一圈。
一来,想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玩意,她得准备年礼了。
再来,她还想看看县里如今各铺子的情况,她打算弄个买卖来做。
转了一圈,心里有了计较。
眼看快到午食的时辰,便去了明月书院门口候着。
她今日特意嘱咐了李星辰,让他中午出来跟她一起吃饭。
等了没一会儿,李星辰散了学出来。
两人去了如意酒楼。
点了几个家常菜,李星辰便问道:“二婶,杨奶奶回去了吗?怎没有一起来?”
江文秀笑着跟他解释:“你明泰爷爷的事己经解决,不过县衙那边很着急,让他尽快去上值。你杨奶奶己经回李家村通知他去了。”
李星辰听完也是一喜。
他们李家村继幺叔公这个秀才后,又有了在县衙当差的人。
李家村的境遇一定会越来越好。
江文秀提醒道:“你明泰爷爷估计要在县衙待一段时日,你跟你李清叔和李浅叔说一下这事。让他们也放心。”
李星辰点头应“是”。
两人吃完饭,江文秀让小二打包了两只烧鸡,让李星辰带回书院去跟同窗一起吃。
又去糕点铺子买了西盒糕点,给了李星辰两盒带去书院。留了两盒带回去给李顺宁和李顺悦两小丫头吃。
和李星辰分开后,江文秀又转去杂货铺子,买了一大袋子的干辣椒和一些做米皮酱的材料。
然后,才回了李家村。
回家后,江文秀就开始做米皮酱。
她打算自己做些来作为年礼送人。
她虽然不能做米皮酱生意,但又没说不能自己做来吃。
唐教谕在长宁县,那边没有米皮酱,送过去正好。
————
江文秀在家准备年礼,李星辰回了书院就开始筹谋怎么把那米皮酱方子卖给孙福宝。
找了李清商量一番。
当天,李清就去找了孙福宝。
以那日请客没尽兴为由,再次请了孙福宝。
不过,这次李清选了个干净的食肆,没再去如意酒楼。
原因嘛,自然是因为食肆更便宜。
更重要的是,那家食肆有几道味道极好的凉菜,都用了米皮酱做调料。
但是他对孙福宝的说辞就极为好听。
“那如意酒楼做生意不会变通,我担心又被他们扫了喝酒的兴致。我选了个环境、菜式都极好的食肆。他们家的酒丝毫不比如意酒楼差。”
孙福宝也对那如意酒楼不满,他虽然嚣张,但也知道这县城还是有几家不能惹。比如那日遇见的张巡检家的公子。
在如意酒楼遇上这些人的概率极高,李清话说得好听,他便觉得定在食肆也成。
当即欣然应允。
当晚,李清没有带李浅,另外带了两个同窗,再加上孙福宝和李诚德,一起去了那食肆。
李清先把菜单拿给孙福宝,孙福宝点了几个他自己想吃的菜。
李清又将菜单递给另几人,那几人都客气。
李清便拿过来,将这食肆用了米皮酱的凉菜都点了一份。
他今日没有一上来就对着孙福宝劝酒。
酒可不便宜,且今日需得孙福宝清醒些。
待小二将菜上上来后,李清便招呼众人开吃。
他率先尝了各种凉菜,然后赞不绝口。
他带来的一个同窗也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待咽下后方才随意提了一句,“这几道菜都是用县里那米皮酱做的调料吧?”
“是吗,味道极好。”李清附和。
又问道:“这调料贵吗?”
“不算贵,我家买过。你若想买,就在这条街南面的第二条街上,你去那里一问便知。”那同窗答道。
“只得那一家卖这调料吗?”李清继续问道。
他这样问,另几人都不奇怪。都是读书人,即便知道有这个酱料,却了解不多。
这次是孙福宝回答他,“只得那一家。这是三溪村的作坊弄出来的。他们把这方子捏得很紧。”
说完有些遗憾地对众人叹道:“这独一份的买卖,利润可不少。且洋县那边好几家酒楼、食肆也在用。若府城和其它县也过来进货,这买卖会赚得更多。”
他们向阳村那么多女子嫁到三溪村,他自然知道这买卖多赚银子。
他没跟别人说过,当时孙俊家找上他家的时候,他们一开始提的要求就是这个方子。
那方子捏在三溪村村长手里,孙俊又是三溪村村长的亲侄儿。他们自认有希望。
孙俊家应该也去找过他舅舅,只可惜那边没同意。
眼见方子没戏,孙福宝家里只能换成银钱。
李清看他那遗憾的表情,就猜到孙福宝家果然是打过这方子的主意。
李清压下心里的猜测,满脸疑惑地问道:“独一份的买卖?不是吧?”
孙福宝见他不信,只以为他满腹心思都放在读书上,根本没关注过生计。
反问道:“你可知道人家三溪村一月能赚多少银钱?”
不等李清回答,自顾自答道:“二十多两呢。”
李清好似有些迷茫,对孙福宝说:“不是吧?我大堂哥在客栈那边做事,我前几日过去找他的时候,遇到一个蜀地来的商人。他说这个调料是从蜀地传过来的。还说我们这边的根本不正宗。
他还问我大堂哥要不要正宗的方子,说五两银子卖给我们。我大堂哥不知真假,也没想过做这个买卖,便没搭理他。他还说,这个酱料在他们那边,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孙福宝转头看过去,提高声音问道:“你们没买?”
在孙福宝看来,五两银子若能买到那个方子,可是赚大发了。
“没有呀,我大堂哥跟我说,五两银子可买不到真方子。花五两银子买个假的?他又不傻。”李清理所当然地应道。
孙福宝不知道怎么说,若人家说的是真的呢。
花五两银子,就算假的,能亏到哪里去?
且这米皮酱的确很像蜀地那边的风味。
李清见他神色不好,试着问道:“你若对这方子感兴趣,去客栈那边寻一寻那人。不过,我也不知那人走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