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 第322章 李承乾的野望

第322章 李承乾的野望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作者:
而今识尽愁滋味
本章字数:
4344
更新时间:
2025-07-07

“你的忠心朕知晓,但战争非儿戏,需从长计议。

如今形势复杂,若贸然出兵,恐中那丰田小野的奸计。

他既敢叛乱,必有所准备,我们不可不防。”

帐内一时陷入了沉默,众人都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重新坐回主位,目光坚定地说道:

“众卿所言有理,今年国事繁重,北征草原、南平六昭乃当务之急。

至于那蓬莱岛的丰田小野,暂且容他多活些时日。

传朕旨意,命工部加速蒸汽船的量产。

务必在明年开春之前,造出足够跨海征伐的船只,做好征伐倭寇的准备。”

“也给经略东北道的太子,及幽州的丽质发报,告知他们倭寇的叛乱,防范于未然。”

……

数月前,李承乾做出经略东北的规划,并得李世民的批准后。

率领着太子府的一众谋士与精锐卫队,浩浩荡荡地朝着东北进发。

一路上,他心潮澎湃,脑海中不断勾勒着东北未来的繁荣景象。

仿佛己经看到了一座座繁华的城池拔地而起,百姓安居乐业,东北成为大唐新的经济与战略要地。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记沉重的耳光,无情地打碎了他的美好幻想。

当队伍行至河套地区时,李承乾本以为会看到一片富饶肥沃、牛羊成群的景象。

毕竟,河套在大唐的治理下,一首以“塞上江南”的美誉闻名遐迩。

可当他真正置身其中,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失所望。

当队伍行至河套地区时,李承乾勒住缰绳,勒令队伍稍作休整。

他本以为这里作为大唐的富裕之地,应是田畴交错、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大失所望。

河套的田野虽广,但不少土地因过度耕种而显得贫瘠,土壤干裂,庄稼稀疏。

村庄里,百姓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眼神中透露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离开河套,队伍继续向东北进发。

当他们踏入幽州地界时,眼前的荒凉景象让李承乾再次震惊。

幽州,本应是大唐北方的重镇,是抵御外敌的屏障,可如今却是一片破败。

城墙斑驳,城门破旧,街道上冷冷清清,行人寥寥无几。

店铺大多关门歇业,只有少数几家还在勉强维持生计。

队伍北过山海关后,眼前的景象更是让李承乾触目惊心。

一路上,饿殍遍野,尸横道旁。

百姓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西处流浪。

孩子们瘦骨嶙峋,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迷茫;

老人们则无力地坐在路边,等待着死神的降临。

这……去年我大唐覆灭高句丽不是仅用了一个月吗?

这片新纳入版图的土地,怎会如此凄凉?

当他们终于抵达东北平原,李承乾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也差点破灭。

这片后世闻名的大粮仓,此时却是一片荒无人烟的景象。

广袤的土地上,杂草丛生,野兽出没,看不到一丝人类活动的痕迹。

李承乾站在荒原上,望着眼前的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他想象中的东北平原,应该是沃野千里,百姓们辛勤劳作,丰收的景象随处可见。

可现实却如此残酷,这里就像一片被遗忘的土地,到处充斥着原始。

面对此情此景,李承乾明白,除了求助他那执掌着长乐商行与昆仑镜的好妹妹李丽质外,别无他法。

若是让他独自经略,莫说五年、十年,即便二三十年,恐怕也难以改善如今东北这荒凉的景象。

真拖那么久,他这太子之位,怕是早就花落她家了。

李承乾不敢耽搁,立刻修书一封,通过电报,将东北的困境详细道来。

当天晚上,李承乾就收到了李丽质的回电,支持可以,不过也是有要求的。

比如说长乐商行的普及,以及某些矿产矿物的开采权。

当然,得益于李丽质本就十分支持李承乾。

虽提出了这么多的要求,但经营方式却是双方合作共同开发共同盈利的模式。

也就是说长乐商行出钱出粮出管理,东北出资源出地出人,双方合作共赢。

李承乾看着电报,心中虽有思索,但很快便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他深知妹妹的精明与远见,这样的合作模式对东北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既能借助长乐商行的雄厚实力和成熟经验快速推动东北建设。

又能保障东北当地的利益,实现真正的互利共赢。

最关键的是,东北如今可是荒凉之地,并无太多的世家门阀。

这意味着他只要与妹妹携手,便能在这片土地上大展拳脚,不受过多掣肘。

甚至可以把东北打造成他李承乾的后花园。

未来即便他丢了太子之位,也同样可以凭借东北这片根基,谋得一生富贵。

当然,这只是万般无奈下的退路罢了,李承乾可是立志要登临那九五之尊的。

李承乾迅速回电,与李丽质敲定了合作的诸多细节,随后便全身心投入到东北的筹备工作中。

他先是根据与妹妹商议的规划,在东北平原上选定了几个关键地点,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区域。

这些地方既有肥沃的土地,又临近水源,交通便利,是发展农业和商业的理想之地。

李丽质那边也毫不含糊,当即开始调集人马钱粮物资,源源不断地支援李承乾。

截止今日,虽仅过去了数月。

可李承乾却在李丽质的全力支持下,于东北这片荒芜之地迅速建立了根基。

或许是因为类似小冰河这类天气的影响,大唐东北地区冬季漫长且严寒,全年无霜期仅约145天。

低温导致农作物生长周期长,且冬季需额外保暖措施,难以支撑大规模人口生存。

东北平原冬季积雪融水又容易形成大量沼泽湿地,足足占据了平原面积的1/3。

因此,东北地区生活的人口虽不算少,生活水平却极为低下。

百姓们大多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一旦遭遇天灾或者疾病,便极易陷入绝境。

这或许也是东北地区明明坐拥肥沃的黑土地,却至今尤未发展起来的主要原因。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