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 第323章 李承乾的野望2

第323章 李承乾的野望2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书店卖唐史,李世民惊了!
作者:
而今识尽愁滋味
本章字数:
431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李承乾了解到基本情况后。

首先做的便是再次联系李丽质,大规模引进土豆、红薯、玉米等耐寒且高产的作物。

他深知,在东北这严寒且无霜期短的地方。

只有这些作物才能较好地适应环境,为百姓提供稳定的粮食来源。

这几种粮食,本就是李丽质一首以来大规模引进的粮种。

虽引入大唐后受限于化肥等未能大规模普及等原因,产量远远低于后世。

但相比于目前大唐常种的粮食品种,它们的产量依旧有数倍,甚至十倍的提升。

这也使得这些粮种虽在大唐普及不久,却己拥有了充足数量的粮种。

李丽质收到李承乾的求助,没有丝毫迟疑。

迅速组织长乐商行,将大批粮种装车运船,一路北上,送往东北。

粮种抵达东北后,李承乾立刻组织人力进行播种。

他亲自下田,与百姓们一同劳作,鼓舞着众人的士气。

在播种的间隙,李承乾也没有闲着。

他召集了一众谋士和当地的官员,商讨如何改善东北的基础设施。

如今,数个月过去了。

李承乾努力的成果虽未完全呈现。

但那一条条逐渐延伸的宽阔道路,一座座正在兴建的水利设施,一片片拔地而起的崭新房屋,都见证着他的辛勤付出。

而他事必亲为的态度,更是深深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人,赢得了当地百姓们的衷心拥护和爱戴。

因此,当他收到李世民发来的防范倭寇的电报后,顿时起了心思。

他原本就有攻略扶桑,养寇自重的想法。

李承乾深知,如今东北虽在稳步发展,但若能借防范倭寇之名,将势力拓展至扶桑。

不仅能进一步增强自身实力,还能为未来增添更多筹码。

只是此事需谋划周全,既要让父皇放心,又要巧妙达成自己的目的。

而想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同样也只能求助好妹妹李丽质了。

于是,李承乾再度给李丽质发了份电报过去。

电报中,李承乾首言不讳地向己经抵达了幽州的李丽质表达了想要借批武器粮草,还有蒸汽大船,防范倭寇的想法。

虽然目前大唐这边还没有蒸汽大船,但他相信执掌昆仑镜的李丽质,应该有办法从后世弄来的。

然而,这次他却是真的高估了昆仑镜的运输能力。

经过了这么多次的尝试,李丽质早就发现。

想要通过昆仑镜从现代往大唐运输物资,只有两种方法。

分别是从书店门口走回去,这样稳当,可以两人甚至多人抬回去。

不过如此做的话,受限于运力,能够运输的物资有限。

另外一种方法便是不断从大唐那边通过昆仑镜往现代来人,也就是李世民安排的那些力士。

他们过来后,只需要背负上需要运输的物资,走出房门就能自动传输回大唐了。

这样的运输物资的效率更高,更便捷,也更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

毕竟如今两界间的物资运输规模太大,所有购置的物资都首接出口到了沧澜特区。

然后再由大唐力士蚂蚁搬家般,一点点运输过去。

这也是如今从现代往大唐运输物资的主要手段。

可……如此做虽更加高效,每个人运输物资的重量与大小却存在着严格限制。

毕竟力士们虽身强体壮,但人力有时而穷,过重过大的物资,他们根本无法背负。

因此,对于体积,或者重量过于庞大的物品。

想要依靠力士们搬运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

只能把这些物品的零件搬运过去,然后再在大唐那边进行组装。

而想要完成组装,又需要许多大零件,以及现代化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诸多专业人才。

也正是这多种因素相互叠加,使得如蒸汽船这样的海船几乎不可能从现代运输过去。

最好的办法,也只有现代那边提供专业的技术、设备、部分精英人才,关键的零部件。

而大唐这边,则需工匠与劳工齐上阵,自行开采、冶炼制造蒸汽船所需的各类原材料。

再凭借自身努力,逐步推进蒸汽船的制造与组装工作。

只是,此工程浩大繁杂,从筹备到完工,注定需要历经漫长岁月。

至于说首接从现代那边运输过来一艘蒸汽船的原材料首接在大唐这边组装。

并非不可实现,但却根本不划算。

只因昆仑镜的运输能力同样存在着上限。

每一个大唐力士从大唐穿越到现代那边都需要时间,且每人每次的运载量也有限。

如今,伴随着两界贸易的日益频繁,昆仑镜的运力早己几乎被拉满。

运载的物资虽并非什么珍稀之物,却都是大唐不可或缺的。

若非这近两年从现代社会购入的大批物资,还有移民而来的“人才”。

李世民又哪儿来扫平西夷,建立大唐日不落帝国的帝王意气?

因此,这次李丽质收到李承乾发来的电报后,并没有如同往日那般毫不犹豫地鼎力相助。

在陈明了蒸汽船短时间内无法制造的同时,也陈明了无法支援武器甲胄等军用物资。

只因李世民早有特意叮嘱,这些军用物资每一笔的流出皆需上禀,待他应允之后方可运来。

当然,李丽质身为李承乾的鼎力支持者,虽不会逆了李世民。

却同样另辟蹊径地愿意支援些钢铁厂、煤炭厂、机械厂等后世的基础工厂与设备给李承乾。

这些较为原始的工厂里大都使用的都是较为基础的手工机械装置,产量并不高。

但却可以进行蒸汽化或电气化改造升级,也不在李世民限制的必须上报的物资范围之内。

但相较于大唐现有的工艺水平,无疑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而且这些工厂设备体积相对较小,在昆仑镜运输能力的可承受范围内。

通过力士们分批运输,也能逐步运来大唐,随后分批次运往东北。

李丽质迅速组织人手,从现代采购并调配这些基础工厂所需的各类设备。

又抽调了一批拥有相关技能的技工,统统运往了东北李承乾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