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岂会参与叛国?这简首是最匪夷所思的罪名。自古以来,何曾有过皇后谋逆皇帝的?
雷弱儿道:“请陛下明鉴,皇后怎会通敌叛国?会不会是陛下搞错了?”
苻生勃然变色:“皇后乃梁安之女。既然梁氏谋逆,她岂能独善其身?”
“皇后母仪天下,己居国之尊位,为何要反?皇后通晋,难道想去晋国做皇后吗?”雷弱儿据理力争。
“放肆!”苻生怒斥道,“丞相是在质疑朕的判断吗?”
“微臣不敢!”雷弱儿俯首答道,“反正皇后己经驾崩了,按照陛下的意思,人死不能复生。臣也无话可说。”
此话本是雷弱儿恼怒之下的负气之言,谁知苻生哈哈笑道:“丞相果然是想通了,能这样想便好。朕又何尝不痛惜皇后呢?可惜死了便是死了,咱们还得好好活着,不是吗?”
雷弱儿见苻生分不清好话歹话,觉得又可气又可笑,竟胸中郁结,说不出话来。
苻生环视群臣:“既然事己至此,便过去了。皇后与梁楞、梁安二人通敌叛国一事,与其余梁氏族人无关,朕也不再追究了。通敌案情由有司继续查证。诸卿与朕各自安好,相安无事,皆大欢喜,岂不甚好?”
殿下文武面面相觑,无言以对。
忽有一臣子出列道:“陛下,臣有本奏!”
此时此刻竟胆敢奏本!所有人都望向此人,想看看是谁。谁知一看到此人,众人皆是大惊。
原来此人是御史中丞梁平老,乃略阳梁氏族人!
如今梁楞、梁安皆死了,梁平老便是梁氏一族官位最高者。
他现在进言,难道是为了给二梁鸣冤?若真如此,恐怕他亦有性命之虞!
众臣内心忐忑不安,可是也无法出言阻止,只好屏息凝神,拭目以待。
只见苻生微微一笑道:“梁御史有何本奏?说吧!”
梁平老平静地说道:“臣请陛下示下,皇后及梁氏二人的丧仪当如何处置?”
此问一出,众人恍然。对于梁氏族人来说,治丧之事确是当务之急。若无皇帝发话,谁都不敢擅专。
苻生似乎也明白这个道理,竟没有生气。他沉吟片刻,反问道:“梁御史觉得,应当如何处置啊?”
梁平老道:“臣以为,三人既坐实谋逆,当薄葬了事。乞陛下开恩,准其家人领回尸首,草草安葬。”
满朝文武俱是一惊。
要知道当时之人极重丧葬之礼。尤其是高官贵胄,谁不希望风光大葬,何况贵为皇后呢?
旁人皆以为梁平老将请求厚葬,不料他竟然平平淡淡,仅要求归还尸首,潦草薄葬。
苻生龙颜大悦:“梁御史所言甚是,深合朕心!那便依卿所奏。”
“谢主隆恩!”梁平老作揖及地,然后又拱手说道,“微臣还有一事,想请教陛下。”
苻生笑道:“梁爱卿请讲。”
梁平老道:“臣听闻梁安还有一,昨日入宫探望其姊,至今未归。请问陛下可知其踪迹?”
苻生答道:“哦,你是说梁妙儿吧?”
“正是!”
“朕己经恩典她为嫔妃,留在宫中了。爱卿代朕告知其家便是。”
太极殿内死寂如墓。
梁平老沉默片刻,终是深深一揖:“臣……领旨谢恩!”说完,他退回班列,再不言语。
眼见梁氏族人态度如此,群臣自然也不敢多言。梁家三人通敌叛国,事败身亡一事,就算是议完了。
在场诸臣都知道,所谓有司后续查证,也只是做做样子罢了。有司还能忤逆皇帝的旨意不成?其最终的结论必然是通敌叛国,证据确凿。
这件事似乎便这样过去了。
但是,真的能这样过去吗?
赵韶走出臣列,作揖道:“臣有本奏!”
赵韶自从担任尚书右仆射以来,甚少奏本。今日刚刚发生如此大事,竟然便要上奏!此举引起群臣纷纷侧目。
苻生一见赵韶,神情爽朗,笑道:“赵仆射奏来!”
赵韶拱手说道:“如今尚书令、尚书左仆射二职空缺,臣请陛下早日定夺人选,替补职缺。”
雷弱儿、鱼遵、王堕等人纷纷皱眉。前任尸骨未寒,便立即提出替补职缺,赵韶有那么猴急吗?
苻生大笑道:“有理!有理!更需有更多人才为朕办事!赵爱卿,你说何人可以胜任呢?”
赵韶说道:“臣以为,微臣的兄长赵俱,可担此任!”
众臣内心都在暗自嘲笑赵韶,这迫不及待的索官之举,也太无耻了。
不料苻生竟然点头道:“甚好!甚好!赵俱何在?任何官职?”
“禀陛下,臣兄赵俱现任洛州刺史,如今镇守豫州重镇宜阳县。”
苻生大手一挥:“将其调回,升任尚书令一职!”
众臣皆大惊失色。赵韶简简单单一句话,便能令亲眷谋得尚书令的高官,简首匪夷所思。
赵韶笑着作揖道:“臣谢主隆恩!陛下,另有尚书左仆射一职,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听闻此言,其余大臣皆心急如焚。王堕乘无人注意,一脚踢向身边的辛牢,辛牢口中“哎哟”一声,迈步扑出班列。
苻生见到辛牢出列,问道:“哦?辛大人有本要奏吗?”
辛牢回头瞪了王堕一眼,才转身拱手对苻生说道:“是!陛下,臣身为吏部尚书,对于官职任免一事,有本上奏!”
苻生独目微眯:“难道说……辛大人不同意赵俱任尚书令?”
辛牢浑身一颤,急忙答道:“没有!微臣熟悉赵俱大人!当年太祖惠武皇帝便册封他为从事中郎。后来他受到先帝重用,历任河内太守、光禄大夫、洛州刺史。赵俱大人品行高洁、能力出众,在我吏部声名俱佳,定能胜任尚书令一职!”
苻生十分高兴,大笑道:“好好好!看来诸位爱卿为朕推举了一名贤臣。那么辛大人有何事上奏?”
辛牢说道:“依照我大秦官职律法,若尚书令、尚书左仆射等职务空缺,应当自朝中六品以上大臣当中,甄选品性贤明、政绩优异之人填补职缺。既然尚书令一职己经特例选任赵俱大人了,那么尚书左仆射一职,应当依照律法遴选。”
辛牢所言句句在理,哪怕苻生也挑不出毛病,只好说道:“那吏部依照律法遴选,应当是何人胜任啊?”
“哦,陛下请稍等!”辛牢自袖口中抽出官员名册,翻阅数页,找到名录后,朗声说道,“依照我吏部遴选官吏的名次,如今应当候补尚书左仆射的人选应当是——侍中李威。”
“李威?是何人?”苻生觉得这个名字似乎有些熟悉,但是又想不起来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