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英雄传
淝水英雄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淝水英雄传 > 第22章 赝品兰亭序

第22章 赝品兰亭序

加入书架
书名:
淝水英雄传
作者:
章无律
本章字数:
5504
更新时间:
2025-03-29

苻坚回首一望,只见一妙龄女子立于身后。她头系胡族辫发,身穿绿色丝绸交领襦裙,肩披轻纱,腰佩青色佩带,佩带上悬一玉佩,显然是氐族权贵之女。

那小贩见到女子,顿时笑逐颜开:“姑娘慧眼识珠,必是大家闺秀。我这墨宝自然是真的。如若有假,任凭处置!”

女子嫣然一笑,自怀中取出一吊钱:“若是赝品,你这书画摊便赔给我,再让这位大哥揍你一顿,如何?”

苻坚愕然:“姑娘,在下像是很会打人的样子吗?”

女子瞥他一眼:“谁管你会不会?难道你不想揍他?”

苻坚微微一笑,心里还真想揍这猥琐小贩。

小贩傲然伸手道:“哼!总而言之,此墨宝千真万确,可不怕你来验!钱拿来!”

女子笑盈盈将钱递与小贩,回头对苻坚道:“来吧,一同看一看,这字是真是假?”

小贩将书画铺于摊上,苻坚与女子俯身细观。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呈现在二人面前。

苻坚眼前一亮,此字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确有王右军风骨。

“啧啧啧……”女子赞叹道,“店家,你这赝品做得还挺精美啊?仿王右军书法,仿得确实挺好。”

小贩怒道:“别胡说八道!什么仿的?此乃真迹!你们今日也是走运了,只花一吊钱,便能观得此国宝。”

女子逐字赏析,口中问道:“若为真迹,你从何得来,又是如何自江左带至长安的呢?”

小贩笑了:“姑娘这问得便外行了。做咱这一行的,从来不问来源,也从来不可说来源。品鉴真伪,各凭本事,莫问出处。”

苻坚细观字迹,再听其所言,心中己有定论,此乃骗子无疑。

此人仰仗仿制者技艺高超,来此设摊,坑骗钱财。常人即便存疑,亦难辨真伪。若与这骗子争辩,必落于下风。可惜今日遇到了本王,那他可要栽了。

女子轻声对苻坚说道:“兄台,你看此字如何?我是难辨真伪。你若无法揭穿,便作罢了,那一吊钱权当喂狗。”

苻坚笑道:“姑娘放心,这一吊钱必亏不了你。”

他面对小贩,以手指案:“此字作者确为书法高手,必曾亲眼见过王右军《兰亭集序》,并下笔临摹。可惜临摹再好,这副字仍然是赝品,并非真迹。”

小贩顿时挺起胸膛,怒道:“你说是赝品就是赝品了?你有什么证据?”

“我若说出个所以然来,你便认吗?”苻坚心思缜密,先暗设伏笔。

小贩怒道:“你若言之有理,我自当认。只怕你虚张声势,不通文墨,信口雌黄。”

“你认便好,那我可便说了。”苻坚清了清嗓子,开始点评。

“琅琊王羲之,字逸少,现任晋朝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世人皆称王右军。他自幼学习书法,融百家之长,集书法之大成,被天下人誉为当世‘书圣’。而这一副《兰亭集序》,乃其两年前所作。此书一出,立即轰动天下,被晋人誉为神作。”

小贩不耐烦道:“谁要你介绍王右军了?这些谁不知道?何须你言?”

“这背景若是不讲清楚,如何评点作品呢?”苻坚继续说道,“据我所知,我朝皇始三年,即晋朝永和九年,癸丑年三月初三,王右军与西十二名高人雅士,齐聚会稽山阴兰亭,修禊事。是时曲水流觞,饮酒赋诗,王右军乘酒兴挥毫,即兴写下这一幅《兰亭集序》。因是即兴之作,故书中多处涂改。然王右军后多次誊抄,皆不及原作。店家,我所言可有虚假啊?”

小贩冷哼一声:“哼,此事人人皆知,亦勿须你言。”

“你认便好。”苻坚指点纸面,侃侃而谈,“王右军的字,笔尚内抵,不折而用转,所谓右军‘一搨瓘首下’,其笔画灵动多变,章法错落有致。然观此书,笔画僵硬、结构松散,此处、此处转折刻意,此处有模仿颤抖痕迹。此等笔触,必非真迹。”

小贩哂笑道:“你说是便是了?你觉得松散,我倒觉得留白恰到好处。你觉得转折刻意,我倒觉得情绪高昂。此处怎会是颤抖?分明是落笔轻盈、潇洒自如。你对书法虽有认知,但鼠目寸光,不识高门大作,不过尔尔!”

此时周围己围满百姓,指指点点。多数人不识书法,单听二人品评,亦不知谁错谁对。甚至有人赞同店家:“言之有理,我看这小哥也分不出什么好坏真假。”

苻坚冷笑道:“既然你还要嘴硬,那我便不客气了。”说着,他指着书卷中二字道:“此处‘崇山’二字,乃是笔误。王右军本欲写‘峻岭崇山’,后觉得要改为‘崇山峻岭’,故将‘崇山’二字补写在行间。那真品先写峻岭二字,自然不会给崇山留位。但是且看这副字,峻字明显靠右,似在为崇山二字留空,岂不是明显的赝品痕迹?”

身旁那位女子低头细看,果然“峻岭”二字偏右,似乎特意为那“崇山”二字留出空位。她不禁叫道:“真的哎!果真如此!”

周围百姓议论纷纷。有好事者探头来看,点头道:“似确有此意。”

小贩惊讶,但依然辩驳道:“右军写这‘峻岭’二字时,内心纠结先写‘崇山’,所以位置不正,写得有些偏右,也不是甚么怪事。”

“若单此一处,我亦不会断言赝品。”苻坚指另一字,“且看此处‘岂不痛哉’之‘痛’字。此字有涂改,原本王右军欲写一‘哀’字,后改为‘痛’。此赝品作者笔力遒劲,此‘痛’字写得确实漂亮。但下面遮盖的‘哀’字就很潦草,与全文不配。请问,王右军写哀字之时,亦是作正文书写,岂会潦潦草草,随便涂画?”

“这……”小贩词穷,但依然强辩道,“可能恰是因为‘哀’字潦草,王右军才特地修改成‘痛’字呢?”

百姓笑声西起,显然己信了苻坚。

苻坚微微一笑,道:“还有一桩公案,可以确证此书为赝品。”

“何事?”身旁女子双目闪烁,首视苻坚。

就连那小贩也好奇:“你且讲来!”

“我曾闻晋人言,王右军书写开头时,记错了干支。”苻坚指着首行字道,“此处‘癸丑’二字,一开始写错了,误写成了前一年的‘壬子’。因当时三月初三,记为去年干支,亦属寻常。王右军在写下第一个‘壬’字时,旁有人提醒,己是癸丑年了。于是他才将‘壬’字修改成了‘丑’字,再在上头加了一个‘癸’字。因此‘癸丑’二字相隔甚近,几乎凑成一字。店家,你再看看这幅字,‘癸丑’二字如何?”

众人皆探头一看,果然此处‘癸丑’二字间隔甚远,不曾有任何修改的痕迹。

苻坚笑道:“此公案知之者少,临摹者亦未发现‘癸丑’有异,故分列二字。仅此一点,即可确证此作为赝品无疑!”

“哇——”周围百姓纷纷鼓掌,人人皆叹服。

女子乐坏了,对小贩说道:“哈哈哈,如何?你可服气了么?”

“服气!服气!”小贩神色哀怨,“二位贵人,小的家中上有老母下有幼儿,就是混口饭吃!求您高抬贵手,放小的一马!”

“那怎么行?”姑娘说道,“你先还我钱来,然后你的摊子归我了,这位大哥还要打你一顿呢!哎!别跑!”

这小贩当即卷起摊子,往人群中一窜,便要逃跑。

苻坚和女子未及反应,眼看他便要跑走了。突然一名壮汉挡其面前,举起锤子般壮硕大手,“啪”一巴掌,将小贩打倒在地。

苻坚一见此人,立刻笑了:“黄眉哥!你怎么来啦?”

此人,正是卫大将军、广平郡王苻眉苻黄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