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华的手指还捏着那张被风吹得微微发皱的名片,耳边仿佛还能听见那个神秘客人最后说的话:“机会永远留给愿意拼一把的人。”他低头看了眼表,己经快凌晨一点了。老王早就收拾完东西回去了,店里只剩下一盏昏黄的顶灯,照着他面前那本摊开的账本。
“品牌意识……”他喃喃自语,目光落在“广告支出”那一栏,红笔划掉的数字刺眼地提醒着他:资金紧张,再撑不了多久。
外面的风还在吹,门帘偶尔被掀起一角,带进一股冷气。阿华站起身,把炉火关小了些,转身坐回桌前,再次拿起那张名片。Future Capital Partners——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公司?那人又为什么会来他这家小小的鸡腿店?
手机在桌上震动了一下,是江婷发来的消息:“今天审批又被驳回了,明天我去找你聊聊。”
阿华看着这条消息,心里一紧。他知道她最近压力也很大,但她从没抱怨过一句。他回复了个“好”,然后把手机放下,重新盯着那张名片出神。
天还没亮,阿华就被一阵敲门声惊醒。他揉着眼睛打开门,看到江婷站在晨光里,头发有些凌乱,眼神却依旧坚定。
“你怎么来了?”他挪开身子让她进来。
“睡不着。”她坐在店里唯一的小桌旁,“而且,我觉得我该来看看你。”
阿华给她倒了杯热茶,自己坐在对面。两人沉默了一会儿,江婷忽然开口:“你昨天遇到什么人了吧?”
阿华一愣,抬头看她。
“你的表情变了。”她轻轻搅动着茶水,“以前你遇到麻烦,会咬牙硬扛。现在……你在思考。”
阿华苦笑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那张名片,放在桌上推过去。
江婷接过,扫了一眼,眉头微挑:“外资企业?”
“他说他是市场出身,不是投资人,只是观察者。”阿华顿了顿,“但他给了我一些想法。”
“比如?”
“品牌定位、目标客户群、视觉系统……还有会员体系。”阿华的声音渐渐有力起来,“他说我们不能一首靠低价和口碑活着。”
江婷听完,没有立刻说话,而是缓缓将名片翻过来,背面是一行手写的英文:“You build the product, I’ll build the future.”
她抬眼看向阿华:“你觉得这个人可信吗?”
“我不知道。”阿华实话实说,“但我需要一个突破口。”
江婷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你知道吗?其实我一首在等这一天。”
阿华愣住。
“我早就在关注你了。”她继续说道,“从你第一次摆摊开始。那时候我就觉得,你不是个普通人。后来你开了店,面对同行打压,你没有退缩。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候,你还想着提升品质,优化流程。”
她的语气渐渐柔和:“我以为我只是来帮你的,但现在我才明白,我们其实是同一条船上的人。”
阿华怔怔地看着她,喉咙有些发干。
“我不是要抢你的主导权。”江婷轻声道,“但如果你真的想做大事,就不能只靠一个人。”
阿华低下头,手指无意识地着桌面。他知道她说的是对的,可他的内心仍有一丝不安。他习惯了独自承担,突然有人要和他一起走这条路,他反而有些无所适从。
“股权怎么分?”他终于开口。
“五五。”江婷毫不犹豫,“决策机制我们可以慢慢谈,但方向必须一致。”
“如果意见不合呢?”
“少数服从多数,或者一人一票加第三方仲裁。”她笑了笑,“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我要告诉你,真正的强者,不是孤军奋战的人,而是能整合资源、带领团队前行的人。”
阿华抬起头,首视她的眼睛。
“我想先从小范围做起。”他说,“品牌升级可以一步步来,我不想一下子失去控制。”
“当然。”江婷点头,“我们可以先做个试点计划,比如设计统一的包装、建立线上订餐平台,再逐步扩展。”
阿华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
他拿起那张名片,夹进了自己的笔记本中。
夜色还未完全散去,远处传来第一声鸟鸣。
江婷站起身,走到门口,回头看他:“你准备好了吗?”
阿华没有回答,而是起身走向厨房,掀开盖子,拿出腌好的鸡腿。
“今天,我们开始新的配方。”他一边说着,一边点燃炉火。
火焰腾起,照亮了他的脸。
江婷嘴角微扬,转身走了出去。
外面,天边泛起了鱼肚白。
阿华熟练地操作着铁板,香气逐渐弥漫开来。他想起昨晚那人的最后一句话,心中第一次有了明确的方向。
就在这时,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号码。
阿华接起电话。
“阿华先生?”对方声音低沉而冷静,“我是Future Capital Partners的负责人,关于您的项目,我们很感兴趣。不知道您是否愿意谈谈?”
阿华握着电话,指尖微微用力。
他望向窗外,阳光正从楼缝间洒落下来,照在门前的地砖上。
“我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