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铭走进夜市的那一刻,我正给一个刚学会扫码备案的大叔拍肩鼓劲。他脸上带着笑,像是来吃鸡腿的,但我心里清楚,猫进厨房不是为了闻香味的。
“哟,这不是陆队长嘛。”我一边翻着鸡腿,一边装作随意地打招呼,“今天没带人来收摊,是打算亲自下厨?”
他笑了笑,走到我摊位前站定,眼神扫了一圈周围熙熙攘攘的摊贩和秩序井然的夜市,点点头:“不错啊,你们这模式还真有点样子。”
“多亏了周教授。”我说,“专家都说了,只要系统设计合理,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也能玩转规则。”
他看了眼不远处正在帮大妈填表的周明远,嘴角扬起一点意味不明的弧度:“看来你是找到了高人。”
“你要是也想转型成高人,现在报名还来得及。”我笑着递给他一串烤好的鸡腿,“先尝后罚,优惠价五块。”
他接过鸡腿,咬了一口,嚼得挺认真,仿佛真在考虑要不要改行当小吃贩。
“其实吧……”他忽然开口,“我挺欣赏你的,能搞出这套东西来,不容易。”
“谢谢夸奖。”我没接话,只是继续刷酱、翻面,动作熟练得像在弹钢琴。
他吃完鸡腿,擦了擦手,转身走了,一句话都没多说。
但我知道,这场戏才刚开始。
***
几天过去,夜市果然比以前安稳了不少。备案流程简化之后,大家填表不再像解数学题,老胡甚至学会了用语音输入,虽然每次都会念错词——比如把“麻辣香锅”念成了“麻里香锅”,闹出了不少笑话。
周明远也在继续推进他的机制优化,每天像个社区辅导员一样到处跑,连城管那边都有几个小队员开始愿意听他说话了。
“制度设计就像谈恋爱。”他一边整理数据一边跟我说,“不能光靠激情,得有信任基础,还得时不时制造点新鲜感。”
“你这是拿夜市当婚介所呢?”我笑着回嘴。
他耸耸肩:“反正比吵架强。”
确实,比起之前那种动不动就追着跑、抢着收摊的日子,现在的夜市简首像是换了人间。
可越是平静,我心里越不踏实。
***
那天晚上,我在夜市口巡视,听见两个卖炒饭的摊主在抱怨。
“你说那新来的外地人怎么回事?一上来就压价两块钱,搞得我都快没人光顾了。”
“我这边也是。”另一个叹气,“他们连食材都不讲究,油都是二手的。”
我皱了皱眉,随口问:“他们是哪天来的?”
“大概三天前吧。”一个人答,“说是通过备案审核的。”
我心头一紧,立刻掏出手机翻看最近的备案名单,果然发现有一批新摊贩集中在同一天提交申请,审核时间间隔不到十分钟。
“这操作……”我低声嘀咕,“跟打游戏开挂似的。”
正想着,周明远走过来,手里拿着一份打印出来的图表。
“你看这个。”他指着一张分布图,“这些异常摊贩的位置分布很有规律,像是有人刻意安排过的。”
“布局?”我脱口而出。
“对。”他点头,“不是普通竞争,是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我盯着那张图看了好一会儿,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陆铭这几天去哪儿了?”我问。
“据小张说,他经常请假,也没去例行会议。”周明远说,“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城南的一家茶馆。”
我沉默了几秒,然后抬头看他:“你有没有想过,我们这套制度再完善,也挡不住有人故意捣乱?”
“当然想过。”他说,“所以我准备再加一道‘监督反馈链’,让群众参与进来,形成闭环。”
“听着像是个高科技项目。”我苦笑了一下,“但我们面对的,不是技术问题,是人性。”
他没说话,只是看着我,眼神里有些许担忧。
***
第二天,一位老奶奶推着小吃车来到我面前,眼圈通红。
“鸡腿哥,我……我被人赶出来了。”她声音发抖,“几个外地人说我占了他们的位置,骂我老不死的,还把我锅里的汤泼了。”
我赶紧扶她坐下,递上一个热乎的鸡腿。
“没事没事。”我安慰她,“您先吃点东西,慢慢说。”
她吃了几口,情绪稍微缓和了些:“我是按备案表上的区域摆摊的,但他们说我插队了,还说以后别再来。”
我握紧拳头,指甲差点掐进掌心。
“他们长什么样?”我问。
“戴着墨镜,穿黑衣服,说话凶得很。”她回忆道,“还有一个好像认识他们,说是从别的区调过来的。”
我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送走老奶奶后,我站在夜市口,望着远处那些突然冒出来的新摊位,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阿华。”周明远走过来,递给我那份《近期异常摊贩分布图》,“你看看,这些摊位是不是刚好卡住了主要通道?”
我接过报告,眉头拧得更紧。
“这不是巧合。”我说,“是有人在布局。”
“那你打算怎么办?”他问。
我抬起头,看向夜市尽头的方向。
“等。”
“等什么?”
“等猫露出爪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