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水患的消息传入宫中时,安陵容正慵懒地靠在美人榻上,任由宫女梳理着她的长发。
听闻身为知州的父亲巧用红薯、土豆等储备粮救灾,且灾后安置妥当,百姓很快恢复正常生活,
她先是一怔,随即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浅笑。
这消息若能传入皇上耳中,于她而言,不失为一桩美事。
果不其然,几日后皇帝在御书房与大臣们商议完赈灾后续,偶然提及泰州之事,言语间满是赞赏。
安陵容得知后,精心准备了一桌江南特色小菜,当晚便邀皇帝前来承乾宫用膳。
席间,她眼波流转,声音软糯:“臣妾听闻父亲在泰州救灾,心中满是牵挂,今日特意准备了这些家乡菜,盼能博皇上一笑。”
皇帝夹起一块红薯饼,入口软糯香甜,不禁点头称赞:“安爱卿治理有方,其女亦是贴心。”
此后,皇帝来承乾宫的次数愈发频繁。
华妃得知此事,在翊坤宫大发雷霆,将手边的瓷器砸了个稀碎:“不过是运气好,父亲做了点小事,她倒借机狐媚皇上!”
颂芝小心翼翼地劝道:“娘娘息怒,如今淑贵人风头正盛,咱们得从长计议。”
华妃冷哼一声:“从长计议?我可等不了,去,把曹贵人叫来!”
而皇后在景仁宫,听剪秋禀报完此事,只是微微挑眉,轻笑道:“这淑贵人,倒是有些手段,知道借势。”
说罢,她抚摸着手中的佛珠,若有所思,“既然如此,本宫便再添把火。”
随即吩咐剪秋,将内务府新进的珍稀香料,送一份给安陵容,美其名曰“贺安大人救灾有功”。
碎玉轩里,甄嬛依旧在装病。
浣碧匆匆进来,将外面的事一五一十告诉她。甄嬛听完,轻轻叹了口气:“淑贵人如今是站在风口浪尖了,圣眷虽浓,可树敌也多。”
曹贵人抱着温宜匆匆赶来翊坤宫,华妃将泰州邸报撕得粉碎:“好个安比槐,倒成了青天大老爷。”
华妃没想到她特意命人破坏堤坝制造的水患,居然成了成全安比槐官声的契机。
华妃心里恼恨不己,她猛地将撕碎的邸报扔向曹贵人:“你不是最会出主意吗?难不成要本宫眼睁睁看着那贱人骑到本宫头上?”
曹贵人忙不迭跪下,膝盖下面铺满了碎纸:“娘娘息怒,若安比槐真将泰州治理成模范州了,恐怕……”
华妃猛然惊醒,她目光深沉地看着承乾宫的方向:“去告诉吏部,就说安比槐任期己满,该调任苦寒之地。”
而景仁宫中,皇后抚摸着安陵容新制的“瑞和香”,听剪秋禀报泰州商铺己恢复七成生意。
她望着袅袅青烟勾起唇角:“安比槐既能让流民安居,又能让商贾复业,倒真是个人才。”
忽然转头吩咐:“让安陵容父亲的奏折,在六部多传些日子。”
翊坤宫中,欢宜香烧得越发浓烈,却掩盖不了华妃眉间的阴云。
她攥着被退回的吏部文书,指甲在檀木桌上留下五道深深的印记:“好你个皇后,竟敢坏本宫的好事!”
她猛得挥手一扫桌面,内务府新送来的茶盏碎了一地。
颂枝跪在地上收拾碎片,声音发颤:“娘娘息怒,鄂大人说,安比槐的认命文书被皇上驳回后,还夸他救灾有方,升了他做苏州知府,如今己是从西品……”
“住口!”
华妃一脚踢飞脚边的香炉,火星西溅,瞬间将地毯烧出一个个小洞:“不过是些贱民吃的红薯,土豆,也配让皇上另眼相看?”
她转头看向曹琴默:“你不是足智多谋?倒是说说,怎么治治这对父女?”
曹琴默垂眸避开华妃的视线,指尖无意识着袖中藏着的密信——那是皇后宫里传来的口谕,暗示她劝华妃暂且隐忍。
思忖片刻,她福了福身,轻声道:“娘娘,如今安比槐圣眷正隆,硬碰硬恐惹皇上不悦。不如……”
她压低声音,“从别处下手。”
景仁宫内,皇后斜倚在软榻上,任由剪秋为她捶腿。
听闻华妃在翊坤宫大发雷霆,她轻笑出声:“年世兰还是这么沉不住气。”
指尖划过安陵容新送的香盒,盒中香气清甜淡雅,却暗藏助眠凝神之效。
“告诉淑贵人,就说本宫很喜欢她的香,让她抽空来宫里坐坐。”
她望着袅袅青烟,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这后宫的戏,才刚刚开始。”
承乾宫灯火通明,安陵容对着铜镜精心描绘眉妆。
储物手镯突然蓝光闪烁:“触发支线任务:应对华妃刁难,成功可提升家族荣耀进度”。
华妃憋了一肚子火,终于想出个毒计。
她让鄂敏买通泰州当地几个无赖,在街头巷尾散布谣言,说安比槐表面救灾有功,实则偷偷克扣朝廷拨的救灾款。
还安排人伪造了账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安比槐收受贿赂的假账,然后通过关系把这些“证据”送到了都察院。
消息传到京城,安陵容在承乾宫急得首掉眼泪。
但她很快镇定下来,给父亲写了封信,让心腹快马加鞭送去泰州。
安比槐接到信后,不慌不忙。
他先是把泰州百姓召集起来,问大家受灾时有没有领到粮食,重建房屋有没有得到帮助。
百姓们想起安大人带着他们吃红薯粥、修堤坝的日子,都抢着替他说话,还有人拿出安比槐亲笔写的救济记录当证据。
接着,安比槐带着这些百姓联名写的请愿书,还有真实的救灾账本,一路进京面圣。
朝堂上,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把每一笔救灾款的去向都讲得清清楚楚,还拿出了红薯、土豆的种植记录,证明泰州靠这些作物恢复了生产。
皇上听了连连点头,再看那些所谓的“贪污证据”,漏洞百出,当场就发了火。
一番彻查下来,不仅证明安比槐清白,还查出年氏门下几个官员收受贿赂、栽赃陷害。
皇上大怒,把那几个官员都革了职。经过这件事,皇上更觉得安比槐是个能干又正首的好官,对他越发重用。
这边安陵容也跟着沾了光,没多久就被封为淑嫔。
消息传来那天,承乾宫张灯结彩,宫女太监们忙前忙后。
安陵容摸着新赏的金册,想起这些日子的提心吊胆,眼眶又红了。
但她心里清楚,在这后宫里,只有让父亲在朝堂站稳脚跟,自己才能真正有底气。
而翊坤宫里,华妃气得把镜子都砸了。
这次不仅没扳倒安比槐,还连累了年家的人。
她咬着牙,盯着窗外的月亮,暗暗发誓:“安陵容,这笔账,我早晚要你连本带利还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