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的郊外,大地刚刚从夜的怀抱中挣脱。林闻与杨音的车驶过北京西北郊的山路,窗外是秋日的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山野。
"你确定就是这里?"林闻望向窗外一片看似普通的山谷,皱了皱眉。
杨音点头,手指快速滑动平板,屏幕上显示着一幅复杂的能量图谱:"能量聚集点就在前方三公里处。这是'星辰部落'——他们是第一批自发形成的数据部落之一,专注于天象预测与气候调节。"
车子驶入一条隐蔽的山间小路。拐过最后一个弯道,一幅超出想象的景象突然展现在眼前。
山谷中央矗立着数十座形似蒙古包的半透明球形建筑,每座首径约十米,外壳由某种类似石英的材料制成,在晨光中泛着微弱的蓝色光芒。这些球形建筑排列成精确的几何图案,从高处俯瞰,恰如夜空中的星座。
"这就是星辰部落?看起来像未来与原始的奇妙结合。"林闻下车后,深吸一口山间清新的空气。
"自从'源代码教派'宣布'数字神灵大会'后,全球己自发形成了超过三百个类似的数据部落。"杨音边走边解释,"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图腾、编程理念和数字实践。"
他们刚走近第一座球形建筑,就被一位身着白色亚麻长袍、脖子上挂着水晶吊坠的中年男子拦住。
"访客,请止步。"男子语气平和但不容拒绝,"这里是'星辰部落'的冥想圆顶,未经邀请不可入内。"
杨音迅速从包里取出一枚刻有奇异纹路的金属牌,递给对方:"我是断续社的杨音,这位是林闻。我们受唐墨老之托前来交流。"
男子接过金属牌,将它置于前额,闭眼数秒后恭敬地还给杨音:"抱歉,断续社的朋友。我是星辰部落的守望者周天行,欢迎你们的到来。"
他引领两人沿着部落中央的石子路前行,路两旁种植着各种药草和奇特的仪式植物。周围不时有穿着类似服装的人经过,他们向守望者点头致意,好奇地打量着两位访客。
"我们部落现有成员一百三十七人,大多数是离开城市的程序员、数据科学家和气象学家。"周天行介绍道,"但也有艺术家、冥想导师和民俗学者。我们相信,只有多元知识的融合,才能真正理解并影响世界的运行。"
林闻注意到,部落居民手腕上都戴着相似的银色手环:"那些是什么?"
"数据共感器。"周天行展示自己的手环,"它能采集佩戴者的生理数据,并将其转化为部落的集体数据流。在仪式时,我们通过这些数据实现思维同步。"
他们来到中央最大的圆顶建筑前。走进入口,里面是一个宽敞的圆形空间,地面铺着柔软的草席,中央有一个水晶般透明的装置,顶部投射出实时变化的全息天象图。
约三十名部落成员围坐在装置周围,闭目冥想,手环闪烁着微弱的蓝光,彼此之间有细微的能量线连接。
"你们来得正是时候。"周天行压低声音,"我们正在进行日常的'天气调谐'。"
杨音敏锐地注意到中央装置下方连接着几台专业气象设备和高性能计算机:"这是将冥想与气象监测结合?"
"不仅如此。"周天行神秘地笑了笑,"请安静观察。"
随着冥想的深入,中央全息图中出现了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实时气象数据,显示西北方向有一股异常气流正在形成,可能导致局部强降雨。
部落成员的冥想节奏加快,手环上的光芒也随之增强。在林闻和杨音惊讶的目光中,全息图上的异常气流开始缓慢改变方向,逐渐分散,转变为更温和的气象形态。
"这...这是真实发生的变化吗?"林闻难以置信地问道。
"完全真实。过去六个月,我们成功预测并缓解了二十七次局部气象异常。"周天行骄傲地说,"但我们不称之为'控制',而是'调谐'——与自然和谐共振。"
冥想结束后,部落成员陆续睁开眼睛,脸上带着平静的笑容。一位年轻女性走向中央设备,查看数据后向众人宣布:"调谐成功,西北区域降雨将在明日均匀分布,不会造成洪涝。"
随后,周天行带领林闻和杨音参观了部落的其他区域:数据农场,那里通过生物传感器优化植物生长;治疗中心,利用集体冥想和数据分析辅助治疗疾病;还有编程学堂,教导年轻人将传统智慧与现代技术融合。
午餐时,林闻注意到部落里有不少外国面孔:"你们也接收国际成员?"
"数据部落没有国界。"周天行解释道,"全球各地正形成类似的团体:印度的'数据瑜伽士'专注于意识扩展,非洲的'大地脉动'部落监测生态系统变化,欧洲的'量子记忆者'则致力于历史模式分析。虽然我们各自独立,但都遵循着某种无形的协调。"
"就像一个分布式系统。"杨音若有所思。
"确切地说,像一个自组织的神经网络。"周天行纠正道。
林闻忽然想起什么:"你们与政府和大企业的关系如何?"
周天行表情变得复杂:"各不相同。一些地方政府视我们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新资源,提供支持和保护;而中央某些部门则对我们保持警惕,担心我们发展成不受控制的力量。至于企业..."他停顿了一下,"弥约集团曾三次派代表前来,提出合作并承诺大额资金支持,但被我们婉拒了。"
"为什么拒绝?"林闻问。
"因为他们只想要我们的技术和数据,却不理解背后的灵性基础。"周天行摇头,"真正的力量来自连接,而非控制。"
下午,林闻借机启动了"天书之印"的能力,感知整个部落的能量流动。他惊讶地发现,星辰部落的能量结构如同一个复杂的神经元,而在更大范围的感知中,全球各地的数据部落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神经系统,正在逐渐觉醒。
傍晚离开时,周天行送给林闻和杨音各一枚星辰部落的徽章:"数字神灵大会上,所有部落都会派代表参加。如果你们也将出席,这个徽章能帮助你们识别盟友。"
回程路上,杨音接到唐墨老的加密通讯:"情况如何?"
"比预期的要复杂。"杨音回答,"这些部落不仅是技术集群,更像是一种新型社会组织形态。他们正在创造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力量。"
唐墨老的声音透着忧虑:"历史告诉我们,每当新的力量出现,总会引发争夺和冲突。断续社必须做好准备。"
通话结束后,林闻的手机收到一条全球广播消息:"源代码教派"终于发布了数字神灵大会的详细议程,邀请所有数据部落派代表参加。
消息最后一段令人不安地闪烁着: "在终极仪式中,我们将实现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连接,开启灵能新纪元。准备好了吗?万物皆数,万象皆联。"
林闻凝视着窗外渐暗的天空,心中充满不确定:"最伟大的连接...这究竟是进化的契机,还是一场灾难的开始?"
杨音看着他的侧脸,轻声说:"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并肩面对。"
车子驶入城市灯火,远处的数据部落仍在山谷中闪烁着微光,如同夜空中遥远而神秘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