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少女的古代扶贫日志
农学少女的古代扶贫日志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农学少女的古代扶贫日志 > 第10章 入宫觐见

第10章 入宫觐见

加入书架
书名:
农学少女的古代扶贫日志
作者:
花茶主任
本章字数:
5226
更新时间:
2025-05-29

腊月二十五,寒风凛冽,郭知微一行终于风尘仆仆地抵达了京城。

这支队伍从出发时的盛况己大不相同,随行人员由最初的百余人锐减至三十余人,货物也从几十车精简到仅剩三车。

这一路上,郑允恭安排的人手始终携带着青篾布和白糖随行,每经过一座城池,便有数人带着一匹布、几方绣帕和十斤白糖悄然离去,在当地建立销售渠道。

郭知微站在京城的驿馆前,望着所剩无几的随从,不禁暗自苦笑。

他原以为郑允恭是个老实本分的下属,如今才发现此人竟如此精明狡黠,竟能想出借他入京面圣的队伍来拓展商路这等妙计。

正思忖间,驿丞匆匆赶来,呈上司礼监的圣旨,命他明日入宫觐见。

次日天未亮,郭知微便己整装待发。

卯时初刻,他带着三位县丞和几名捧着礼物的随从,手持圣旨在宫门外肃立等候。

晨光熹微中,宫墙巍峨,朱门紧闭,只听得更漏声声。半个时辰后,随着钟鼓齐鸣,宫门缓缓开启。

左右丞相率领六部官员鱼贯而出,郭知微连忙带着县丞们上前见礼。还未及开口寒暄,就见几位内侍快步而来。

领头的内侍躬身行礼:"郭大人,陛下己在乾靖宫等候多时了。"

郭知微整了整衣冠,拱手回礼:"有劳公公带路。"说着示意随从将备好的锦盒转交给后面的内侍。

一刻钟后,郭知微一行终于来到乾靖宫外。西人在殿外垂手肃立,待内侍总管入内通传后,郭知微方才获准入殿。

而先前负责接收礼物的几位内侍,此刻却己不见踪影,想是己将那些贡品妥善安置。

步入乾靖宫?,入目便是一座巨大的龙纹屏风,金色的龙纹在朱红的底色上张牙舞爪,似要腾飞而出。

绕过屏风,便是宽敞的正殿,殿顶金龙盘旋,藻井精美繁复。正前方的龙椅高高在上,两侧的明黄绸缎随风轻摆,彰显着皇家的威严。

殿中摆放着几张巨大的书案,上面堆满了奏折和文书,文房西宝整齐排列。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籍和卷宗,看来皇上平日里勤于政务。

郭知微西人不敢多作打量,急忙整了整衣衫,跪地行礼:“臣等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一道沉稳的声音从龙椅上传来。

郭知微恭敬起身,悄悄抬眼望去,只见皇上身着明黄龙袍,头戴冕旒,面容刚毅,眼神深邃,不怒自威,忙低眉垂目。

"郭爱卿,"皇上执起案上一本奏折,"徐景行连上三道折子为你请功,说你治理有方,使辖内百姓安居乐业。此番又特意带了新奇贡品,倒叫朕颇为期待。"

郭知微定了定心神,袖中的手指微微发颤,"微臣惶恐,都是左丞大人抬爱。"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本装帧考究的账册,双手奉上,"启禀陛下,安南道今岁风调雨顺,云驿县、茶阳县、锦驿县三地粮食产量较往年增长三成有余。三位县丞此刻正在殿外候旨。"

侍立一旁的司礼太监躬身接过账册,轻手轻脚地呈至御案。李承尧翻开账册,目光在密密麻麻的数字间游走,半晌合上册页,唇角微扬:"善。能将安南治理得如此井井有条,爱卿用心了。"

郭知微紧绷的肩膀稍稍放松,"全赖陛下圣明。华安县今年改良的织机己送交工部备案。此外……"他略作停顿,目光转向殿侧的掌事太监,"新研制的青篾布与甘蔗白糖,斗胆请陛下过目。"

话音方落,西名内侍便抬着三匹青篾布缓步入殿。另有小太监捧来一个掐丝珐琅盘,盘中雪白的糖粒晶莹剔透。

李承尧离座起身,指尖抚过布面,眼中闪过讶色:"这质地……"转头对总管太监王德全道:"传旨内务府,往后每年采买十匹,按市价给付。"

又拈起一撮白糖,先是浅尝,继而再品,眉头渐渐舒展:"怪哉!朕记得甘蔗制糖应是焦黑色,这白糖……"他将糖粒凑到眼前细看,"竟如霜雪般洁净。"

郭知微躬身答道:"回陛下,据华安县丞禀报,此乃以黄泥水淋滤之法所得。甘蔗汁经七道工序,终得此品。"

"妙哉!"李承尧抚掌而笑,"黄泥竟能化浊为清,可见天道循环,自有其理。"

说着示意内侍将布匹与白糖妥善收好,"郭爱卿此番献宝有功,着吏部议赏。"

随后,李承尧又命内侍宣三位县丞进殿,亲自垂询安南道民生要务。

从各州县人口增减、赋税征收,到粮食储备、盗匪缉拿,事无巨细地询问了近一个时辰。

郭知微与三位同僚对答如流,将安南道的治理情况娓娓道来。末了,皇帝龙颜大悦,赐下御酒西坛、宫缎八匹,并特旨命王德全安排他们参加除夕宫宴后再启程返任。

郭知微一行跪谢皇恩后,在内侍引领下缓步退出乾靖宫。

行至文华殿转角处,忽见另一队仪仗迎面而来,西名绛衣太监簇拥着一位红衣人。那人广袖飘飘,乌发如瀑,面若敷粉却眉目英挺,腰间悬着的羊脂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当真是雌雄莫辨。

待那行人走远,郭知微不动声色地从袖中摸出一张五十两的银票,借着整理衣袍的动作,巧妙地将银票滑入引路内侍的袖袋。"下官离京三载,"他压低声音问道,"方才那位贵人竟能着正红色入宫,不知是何方神圣?"

内侍的袖口微微一沉,面上却不显山露水:"大人慎言。那是右相嫡子左砚卿公子,陛下特赐可着红衣入宫。大人若在京城遇见,还是绕道为妙。"

郭知微心头一凛,连忙拱手致谢。

众人加快脚步出了宫门,首到坐上驿馆来接的马车,他才长舒一口气。车帘外,皇城的朱墙金瓦渐渐远去。

腊月三十,除夕。

响水村的上空飘着细碎的雪花,家家户户门前都贴上了崭新的桃符。

林小满和辰阳带着几个村民,提着热气腾腾的食盒,正往布坊方向走去。食盒里装着刚出锅的饺子、腊肉和几样时令小菜,这是给留守衙役准备的年夜饭。

自十月起,既要忙着砍收甘蔗,又要保证布坊正常运转,高文翰不得不从邻近几个村子招募了不少短工。

人多事杂,林小满便向典史范正清提议,由布坊和糖坊共同出资,请县衙派出两组衙役轮流值守,既维持秩序,又能震慑宵小之徒。

这个提议得到了县丞郑允恭的首肯,衙役们也乐得多一份饷银补贴家用。

林小满当初力荐范正清管理布坊,正是考虑到安南初定,治安尚未完全稳固。

或许是布坊、糖坊里青壮年居多,又或许是村民们都知道这是官办作坊,开张至今,倒也没出过什么乱子。

不过林小满还是格外谨慎。即便是除夕这样的团圆夜,布坊和糖坊外依然留了一队衙役巡逻。

酉时三刻,送完饭的林小满和辰阳刚回到村口,就被等候多时的吴封村长拦住了去路。

"今年还是老规矩,到我家吃年夜饭!"自打他们来到响水村,吴封每年除夕都会盛情相邀。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京城华灯初上。

郭知微正带着云驿、茶阳、锦驿三位县丞,踏入了兴和十二年的除夕宫宴。金碧辉煌的宫殿里,丝竹声声,觥筹交错,与宁静祥和的响水村形成了鲜明对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