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安县县衙,郑允恭办公场地,商议仍在继续。
林小满沉思片刻,继续献策:"大人,此次制布坊不如就设在响水村与永利村之间的那片荒地。这两村如今都改种了甘蔗,距离收获还有大半年光景,正好有富余劳力来做这事。"
郑允恭点头赞同,却又面露难色:"选址确实妥当。只是这前期工钱和物料投入……实不相瞒,县衙库银实在捉襟见肘。"说着,这位父母官竟有些赧然。
"大人不必忧心,此事不难解决。"林小满胸有成竹。
"哦?计将安出?"郑允恭眼前一亮。
只见林小满从怀中取出一个布包,在案几上摊开,赫然是五十六块做工精细的方巾。
"筹措资金有三策:其一,大人可将这些样品售与信得过的商贾,仍按一两银子一条。购货最多的商号,可优先获得两年经销文契。"
郑允恭拿起一块方巾细细,触手生温的质感让他暗自点头。
若换作是他,也愿意花这一两银子买这等好物。想到此处,心中不由多了几分底气。
林小满继续详细阐述道:"这第二条筹款之策,是在县衙内部放出消息,告知即将设立官办制布坊。前期愿意出资的官吏,可以按照出资比例享受日后纯利润的分红。不过每人最多只能出资百分之五,且仅限县衙内部人员参与。"
唐文启眉头微皱,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不是出资越多越好吗?为何要限制在县衙内部?"
郑允恭捋须解释道:"既是官办产业,自然要以县衙为主导。若是对外开放认购,人人都能购买,后续管理必定混乱不堪。"
林小满赞许地点头:"大人圣明。不过草民建议,后续可以拿出百分之十的利润分红,作为奖励给予所有参与制作的村民和织女。当然,这也要看他们是否自愿购买。"
郑允恭略一思量,觉得这个提议并无不妥,便爽快地应允了。
眼下他最关心的,还是如何解决税赋短缺的燃眉之急。
"至于第三条筹款之策……"林小满狡黠一笑,指了指上方,"大人不妨向上司诉诉苦。"
郑允恭立即会意。要设立官办制布坊,确实需要先向自己的顶头上司,安南右丞郭知微禀报。
若能借此机会争取些启动资金,岂不美哉?
林小满从桌上精心挑选了十块品相最佳的方巾,双手奉上:"大人此行,切记带上这些样品。"
三人又仔细推敲了一番具体细节,最终敲定分工:
郑允恭即刻启程前往昔日的安南王城也就是现在的安南府城拜见郭知微;
唐文启负责在县衙内部募集资金,同时联系可靠商贾洽谈销售事宜;
林小满则亲自走访华安各地,考察竹料、苎麻等原材料的分布情况,并着手招募合适的工匠。
三月二十日,正值立夏时节。
响水村与永利村交界处的那片荒芜之地,今日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郑允恭身着官服,亲自莅临现场,为这座新设立的官办制布坊题写匾额"箨织野"三个大字。
阳光下,新制的匾额泛着温润的光泽,与西周新搭建的作坊相得益彰。
两村老孺,连同林小满精心招募的西名纺线和织布的织女,都踮着脚尖翘首以盼。
人群中不时传来低声的议论:"县丞大人竟这般平易近人,还亲自为咱们题字。"
"可不是,我活了大半辈子,头一回见到这么大的官呢!"
郑允恭在完成题字仪式后,留下文吏高文翰代表县衙驻守,自己便匆匆离去。
高文翰清了清嗓子,当众宣读了之前商议好的各项章程:从原料采集到成品制作的完整流程分工,各工种每日的工钱标准,以及完成季度生产目标后的额外奖励。
宣读完毕,在一片欢呼声中,"箨织野"制布坊正式宣告开工。
织女们迫不及待地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村民们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竹林深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劳作声:这边是"咔嚓咔嚓"的砍竹声,那边是"哗啦哗啦"的石灰搅拌声,不远处还有"噼啪"作响的竹片劈裂声。
林小满穿梭在忙碌的人群中,看着村民们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的样子,不由得露出欣慰的笑容。
她抬头望向响水村后山那片郁郁葱葱的竹林,估算着这片竹林的产量大约能维持一个月的生产所需。
好在先前向邻村预定的竹子半月便可陆续送达,总算解了燃眉之急。不过她心里明白,要想长远发展,还是得规划自己的竹园。
思及此,林小满整了整衣襟,快步朝高文翰所在的方向走去。
初夏的阳光透过竹叶斑驳地洒在她身上,她攥紧拳头,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借着这个夏天的东风,让"箨织野"的布匹在市场上打响名号。
"大家加把劲!"林小满提高声音鼓励道。
"等第一批布卖出去,我请大家吃酒!"人群中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干活的声音更加响亮了。
十日后,第一批竹布终于织就完成。
林小满小心翼翼地用特制米浆为布匹定型,随后将它们平整地晾晒在新搭建的竹制晾晒架上。
阳光透过布匹的经纬,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围观的村民们睁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那些曾经经自己之手砍伐、处理的竹子,如今竟变成了这般细腻的布料。
起初谁都不敢伸手触碰,生怕弄坏了这来之不易的成果。
林小满见状,笑着取出上次用边角料缝制的两块方巾,平整地铺在作坊的木桌上,招呼大家:"都来摸摸看,这就是咱们的劳动成果啊!"
粗糙的手指轻轻抚过布面,人群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惊叹声。
"这布料摸着真软和!"
"比镇上卖的细麻布还要光滑!"
"贴在脸上凉丝丝的,夏天穿肯定舒服!"
村民们搜肠刮肚地寻找着最美好的词汇来赞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林小满望着眼前欢快的场景,看着爱意能量增加的提示不断在视网膜上闪烁。
她抬头看向晾晒架上随风轻摆的布匹,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一个月来翻山越岭考察竹源、搭建布坊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满的成就感。
夕阳西下时,林小满抄近路回家,轻盈的身姿在竹林间纵跃穿梭。
回到家中,她兴致勃勃地烤了蛋糕,与辰阳分享这甜蜜的喜悦。夜深人静时,她带着满足的笑容沉入梦乡。
远处,"箨织野"的晾晒架上,那些浸润着众人心血的布匹仍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崭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