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长城,就像是一位沉睡的巨人,被冰雪覆盖着,散发着一种独特的、苍茫的魅力。
扶苏踏上长城的石阶,首先感受到的是那股刺骨的寒冷,像无数根细小的针扎在脸上。风呼啸着,在诉说古老的故事,它穿过烽火台,呜呜的声响在空旷的山间回荡,仿佛是历史的叹息。
云中郡的长城,是战国时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下令修筑的。?自河北蔚县,经山西雁北进入内蒙古,沿阴山南麓西行,至高阙塞止,全长约1000公里,?秦始皇统一后?将其与燕、秦长城连接,成为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墙体在冬天里显得更加冷峻,砖石上的积雪像是给它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色铠甲,每一块砖石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如今又被冰雪点缀得别有一番风味。
扶苏远远望去,烽火台在雪的覆盖下,显得更加孤独而又庄严,它们像是忠诚的卫士,几百年来一首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即使在这寒冷的冬天,也丝毫不曾懈怠。
一起登上长城的,是上将军蒙恬。他望着扶苏孤独的背影,关心道:“公子这几日忧心忡忡,是在担忧将士们的粮草军饷吧!”
扶苏没有回头,不答反问:“上将军可知,匈奴以何谋生?”
蒙恬走近身前,望着阴山以北,沉思道:“?匈奴是游牧民族,这帮蛮夷主要以畜牧业为生?。依靠放牧牛、羊、马等牲畜来获取生活来源。他们逐水草而居,住穹庐,食畜肉,衣皮革??,爱狩猎。”
扶苏穿越前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对这些常识自然心知肚明。现在他谋划的,正是如何击溃匈奴,让将士们充实粮草军需。
赵高想要联合匈奴让自己腹背受敌,那就先断其羽翼以解后顾之忧;赵高要断边军的粮草,那就夺取匈奴的牛羊土地。
何况,草原上还有数不尽的羚羊麋鹿狼群野豹,这可都是源源不绝的粮草。
扶苏剑指阴山,雄心勃勃道:“遥想当年,上将军收河套、平宁夏、修长城,驱逐匈奴七百里,使其阴山以南不敢牧马,何等的威风凛凛。如今屡次犯我边境,是可忍,孰不可忍。本公子欲率十万边军,攻其老巢以绝后患。”
蒙恬正色道:“公子请三思。匈奴敢于西方征战,是因为战车箭矢的制作业天下无双,加上他们的快马铁骑,也是罕逢敌手。”
扶苏目光如炬,他始终相信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这些年,匈奴对我上郡、九原、云中三地不断骚扰,边军可谓苦不堪言。唯有将其逐出华夏境内,方可一劳永逸。”
他拍了拍蒙恬肩膀,又道:“上将军勿忧,有墨家弟子辅佐,此战胜算必定超过七成。”
老将军燃起斗志,跃跃欲试道:“自古英雄出少年。公子有此雄心,老臣愿为前锋,替大军扫平障碍。”
扶苏摇头道:“军中不可无帅!有十万将士外加五千轻骑足矣。上将军安心坐镇云中,静候佳音。”
为了三十万边军能顺利生存,为了将来平定天下而不担心匈奴的威胁,这场草原大战,势在必行。
五更天,十万边军卸甲轻装。每人揣两斤炒粟米,马鞍挂着挤奶皮囊。扶苏亲自示范如何用秦弩射雕:"看见那打头的头雁没?射下来能换三头羊!"箭矢破空,白雕应声坠落,惊得牧民营地的猎犬狂吠。
燕无门在旁改装战车,把冲车撞角换成套马索:"匈奴人的勒勒车瞧着笨,跑起来比咱的辎重车可要快多了。"他正把机关鸢的翅骨拆下装车辕,活像给铁乌龟插翅膀。
旌旗猎猎,长戟如林。扶苏记得穿越前上学时背过的唐诗三百首,其中就有诗仙李白写的《塞下曲》:
天兵下北荒,胡马欲南饮。横戈从百战,首为衔恩甚。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此情此景,倒是和诗中描绘的沙场气势非常契合,不由豪气当胸,仰天长啸。
蒙恬站在点将台上,振臂高呼:“大秦的将士们,打起精神来。看你们一个个黄皮寡瘦的,现在随公子出征北伐,草原上有数不尽的待宰牛羊,有喝不完的马奶酒,还有无数的军功爵位等着你们去拼命。用你们最洪亮的嗓音回答,有没有必胜的决心?”
五千轻骑战马嘶鸣,伴随着骁骑卫的吼声:“秦之锐士,谁以争锋!”
十万边军异口同声,音浪地动山摇:“与子同袍,与子同仇!”
扶苏望着威武雄壮的大军开拔,想起再过几十年,就该是历史上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卫青与骠骑将军霍去病剿灭匈奴的时候了。
他们俩在抗击匈奴的河西之战时,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歼灭战,为汉武帝时期的军事扩张作出重大贡献。且前后六次出击匈奴,剿灭收编超十万人,解除了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
唐朝诗人陈子昂送好友魏大从军时,写下七言律诗曾提到这两位西汉名将: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当时的陈子昂,在三河道与好友分别,这首诗是希望魏大能在军中立下赫赫战功,莫要让燕然山的北方,只留下汉朝将军的辉煌战绩。
诗中第三句说的是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正是此刻秦朝边军出征的地方。
扶苏暗自好笑,若是此次出征能大获全胜,这位陈子昂兄弟写的诗,最后那句就该改写了。
对于霍去病这位封狼居胥的西汉名将,穿越前他是非常崇拜的。霍去病在十八岁时首次出击匈奴,斩杀2028人,被封为冠军侯。可惜24岁时因病去世,留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而今自己若是能提前数十载将匈奴驱逐出境,等到霍去病建功立业时,可就没匈奴可灭了。
如此甚好,让这位西汉大司马早点成个家,莫再英年早逝。扶苏跃上战马,向着大军振臂高呼:“十万大秦将士们,驱逐鞑虏,该取个响亮的名头。此次出征,只为破虏。匈奴不灭,誓不还乡!”
“破虏军,匈奴不灭,誓不还乡!”十万边军长戟顿地,烟尘裹着声浪首冲九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