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红汐最终还是把矜矜还给了她父母,不过这事杜玉书暂且不知道。或许是精神太紧张的缘故,内心深处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脱离险境,她仍然很早就醒了。
杜玉书掀掉毯子,一骨碌爬起来,伸懒腰的时候还注意不要牵扯到伤口,但经过一夜休整,在正骨和药膏的共同效力下,肩膀肋骨后背的疼痛都明显减轻,杜玉书心情大好,把扑了晨光进来的窗户完全推开。
虽然是晴天,但冬天的太阳总有点灰扑扑的,风刮进来还是很冷,杜玉书忽然意识到屋里还有个人。住人家的房间还把人家吵醒就真是不讲礼貌了。她啪一声把窗户又按回去,转头警惕地看看内室,没动静。
她昨晚上连鞋都没脱,这会儿直接下地了,蹑手蹑脚把两边房间都看了一眼,两边的床上都没有。
“人呢?”杜玉书嘀咕,跑到临街那一边,把窗户推开往下看看,早市正热闹着,街上飘满早点的热气,谢映难道是下楼吃早饭去了?
杜玉书在铜盆冷水里洗了一把脸,抱起剑就下楼,伙计问候时她追问一句:“欸,你看见跟我一起住的那个人了吗?”
伙计很热络,但他显然也不知道越斐然的行踪,抱歉地摇摇头,“我刚到店里,谢老板可能出门更早,夜班的伙计兴许知道,不过他已经回家睡觉去了。”
这伙计客气,管客人都叫老板,杜玉书嘻嘻笑,“你也叫我声老板听听。”
“老板贵姓?”
“我姓杜!”
“杜老板!”
杜玉书满意了,转身出门去。她心想以谢映的本事,横竖出不了岔子,既然不知道这人在哪儿,自己先去吃饭得了。
仙客来作为金明城数一数二的客栈兼酒楼,厨中九都食馔、域外香酒,应有尽有,但价格也都很是“漂亮”,杜玉书看了两眼,决定还是去门口拿俩包子得了。
拿包子的路上,她发现早市的人流有点不对。
她虽然对金明并不熟悉,但金明跟浦都又不是隔了十万八千里,生活习惯上不会天差地别,在杜玉书的印象里,早市中活动最多的应该就是平民百姓,摆摊开店也好赶集吃饭也罢,武林人士一般这个点不是在练功就是在赶路,特殊一点的可能还在睡觉。
但今天街道上放眼看去,显而易见,有不少练家子,而且提刀挎剑挽弓背弩的,一看就是真正走江湖的人,不是给贵人看家护院的那些,还有相当一部分风尘仆仆,竟似是连夜赶来一般。势必是有什么新鲜事发生吧?杜玉书好奇了,早饭都不吃了就要去凑这个热闹。
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哪里人多就往哪里去,准没错!
跟着人流走出去百十尺,忽见前方众人围绕一面高墙。这街道两边的民坊墙壁,最高不过九尺左右,但那块墙壁不知作何用处,竟从中高高耸立,比两边墙壁都高出五六尺。
人群面对着这块高墙,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成一个厚重的半圆,杜玉书挤都挤不进去,她远远一看,见那原来不是一面墙,而是一面极高的告示栏,满幅红漆,正中隐约用金粉绘了一只大鸟。
浦都与金明主城相距不远,彼此风闻极多,杜玉书刚看到时有些惊讶,但很快,她就想到这是什么了。
四面金榜之一,朱雀榜!
金明城纵横两条主街,头尾对应四扇城门,城主府位于中心,四面金榜就在城主府和城门大道路段中间,起告示四方之用。据说四面金榜各有其用,朱雀榜是干什么的来着?杜玉书记不起来了,于是使劲往那榜上再张望一眼——通缉!
此时的朱雀榜的上半部分被两张巨大的海捕文书完全占满。左边那一面上密密麻麻许多小字和画像,显然是把很多人的信息并在了那一张纸上,而右手边那一张布局就宽裕多了,工整地写了几行字,斜下角盖了城主府大印,此外竟然连个肖像都没有。
“嘶,这连个画像都没有,怎么找人啊?”杜玉书都还没细看文字内容,先为这事疑惑了一下。而且,旁边那么多人都只塞了一张纸,右边这位又是什么神通大能,犯了这么老大不得了的罪孽,居然能单独用一张海捕文书?
她怀着这两个疑问,正准备仔细看看那海捕文书抓的是谁,此时人群中忽然有一个年轻男子越众而出,大声指挥,“可靠消息、可靠消息!据说那女魔头回中原,就是往咱们金明城走的!要是能把她一举拿下,金明城今年还愁干不过他居月城?必然要名列第一了!诸位武林同道,这次咱们千万戮力同心!”
他兴奋得手舞足蹈,活像一只快乐的公鸡。此番话音落地,朱雀榜前又多了不少快乐的公鸡。
女魔头?越斐然!这海捕文书是在通缉越斐然!她居然来中原了?
杜玉书自打来了金明城,东奔西忙,消息早就接洽不上,乍然知道这消息颇为惊讶。不过这事又跟居月城有什么关系?她再一想,明白了,他们多半是在说豪城榜。
这所谓的豪城榜是九都领主互相商量了一下,由位于金明城的溯水堂出面排制,将十四城分编其上。哪座城治下百姓最富裕、所出豪侠最多,哪座城就排名越前。名列前茅自是殊荣,垫底也分外丢脸。
近二十年间,隶属于浦都的金明城势如破竹,一路从榜末冲到榜二,但始终被隶属于坛都的居月城压着一头。金明城的人都觉得,肯定是溯水堂怕被人说偏私,才把个处处不如他们的居月城排在第一。金明可谓是苦居月久矣。
但如果他们能抓住越斐然,那可就不一样了。那越斐然是什么人?极乐天的教主、当今武林正道最欲除之而后快的女魔头,没有之一。如果金明城能抓住越斐然,那溯水堂今年无论如何也得让他们荣登榜首,其它十三城也绝不敢有异议。
人人都摩拳擦掌起来。无论是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赏金,还是本地人为了金明的荣誉,他们都对围剿魔头势在必得。
而在一众慷慨激昂的正义之士中,却混进了一个例外。一众豪杰大议围剿之计,杜玉书却叹了口气!
“唉!”
她这气叹得很莫名,音调还很积极,不像在为什么忧愁,也势所必然地淹没在了鼎沸的人声之中。却有人由后拍了拍她没受伤的那边肩膀,“叹什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