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知道,依附士氏生存的百姓,之所以不敢下山来耕种。
是因为长期生活在士氏的统治下,变得只知士氏,不知朝廷。
他们己经习惯了听从士氏的命令。
也可以说,他们己经被士氏欺压怕了,不敢反抗士氏。
想要让这群人归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除掉士氏。
可只要士燮等人还活着,其他士氏族人死得再多,他们也不会认为士氏完了。
要除掉士燮,对刘封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等邓艾的大军抵达布山,刘封相信邓艾一定能斩杀士燮。
听到刘封说要等到邓艾杀敌回来,习珍急忙道:“可是等到那个时候,春耕早就过了。”
刘封笑道:“所以,我们得想其它办法,让他们相信,士燮己经死了。”
习珍苦笑:“现在大军估计只走了一多半的路程,尚未抵达布山城。”
“这时告诉他们士燮被打败了,他们不会信的。”
“至于说士燮病死了,那不可能他的那几个兄弟,还有儿子也全都死了吧?”
一两句话也解释不清楚,加上习珍可能是事情太多了,被压得火气有些大。
不管你说什么了,他都要挑点毛病。
刘封耐着性子道:“如何让他们相信士燮己经死了是我的事。”
“你去做好你的事就行了。”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三天内一定要把这三万多把锄头柴刀给我送完。”
习珍担忧的说道:“送他们铁,就同送他们钱一样。”
“这事办起来没有难度,只要我们送,别说三万把了,就是十万把我也能三天送完。”
“可是他们拿了这些农具,不去耕种,反而拿去打造武器来对付我们怎么办?”
刘封嘴角勾起一丝弧度,“钱都到你手里面了,还被别人抢去,你是什么感觉?”
“要是深山里的那些士氏族人,全都鼠目寸光,大肆收缴我们发放的农具。”
“那一定会导致群情激奋,说不得,都不用我们在后面推波助澜,他们就和士氏决裂了。”
习珍仔细想了一下,的确是这么一回事。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的农具被抢,那么他们担心自己势单力薄也就认了。
要是士氏一下收缴几万人的农具,那么就是在找死。
这点习珍是想通了,可是他想不通的是,这样做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都督,万一士氏没有收缴这些农具。”
“而是让这些人在大山里耕种,我们岂不是资敌了?”
刘封耐着性子解释道:“有些时候不是你不想反抗,而是你手里面没有刀。”
“要说这些人里面全都对士氏感恩戴德,我是不信的。”
被刘封这样一提醒,习珍眼中精光一闪,“恐怕士氏的仆从,都不会对士氏感恩戴德。”
“都督此计甚妙!”
“末将这就去给那些人发放农具。”
……
得益于习珍之前温和对待的政策,躲进山里的人己经知道,习珍并不会伤害他们。
得知习珍在山下发放农具,当即就有上百人下山来领农具。
见到习珍送的是铁制农具,一个个眼里放光。
虽然在三国时期,铁质农具己普遍使用。
但由于连年征战,优质的铁都供给军队了。
用来造农具的铁,多为劣质铸铁,易生锈、断裂。
且价格高昂,农民丰收之年,亦需要忍饥挨饿才买得起。
所以农民手里的锄头、犁头等农具,都是要用到不能再用为止。
因此即便交州远离战火,大部分农民依然都是破烂铁质农具混着木、石农具在地里耕作。
现在他们被迁入山里,需要开荒才能种植作物,木石农具根本无法使用。
之前的铁质农具,也因为质量问题,损毁严重。
习珍此时送来的不只是农具,更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自古以来都是朝廷高价卖铁,还没出过白送铁之事,有人不敢相信,“大人,这真白送给我们?”
“不会是想借此把我等引下山来,好将我们全抓了吧?”
习珍大笑,“老翁,你说笑了。”
“都督仁德,见不得治下之民挨饿。”
“他知道你们惧怕士氏,不敢出来,担心你们在山里没有趁手的农具,开不了荒,吃不上饭。”
“因此将刀剑融了,给你们送这么好的农具。”
“只是数量有限,先到先得,来晚了本将也无能为力。”
确认是白送的后,这些人当即开始去领农具。
将锄头柴刀拿在手里后,众人不禁老泪纵横,对着习珍跪拜感谢。
习珍急忙让开,指着远处的龙编城说道:“本将可没有这么大的本事,这些都是都督送的。”
“本将也就是跑跑腿,要谢你们就谢都督吧。”
众人当即朝着龙编城方向又磕头感谢刘封。
人群中,有人哭嚎,“若非家人都在山中,我便今日就投了都督。”
也有个别的单身汉,当即就问习珍,之前说白送土地之事,还做不做数?
得到习珍肯定后,立即选择留下来。
剩下的人拿着农具欢天喜地的回去后,迫不及待的把这个事情告知亲朋好友。
士氏族人见此,纷纷嘲笑道:“刘封假仁假义,看他有多少铁白送。”
“到时没有得到农具之人,定然对他怀恨在心。”
打着看刘封笑话的主意,他们不但不阻止百姓去领农具,甚至还为了早点看到刘封的笑话,将这件事情广而告之。
……
时间来到晚上,龙编城里的大多数人都己经睡下,忽然有一人骑马从街上狂奔而过。
不明所以的人,以为又是哪家的公子在夜间胡闹。
有一官半职之人,却知晓这是有军报送来。
……
第二天,一众官吏上班,却发现刘封并没有任何军事部署。
当即就有人开始打探,昨夜的军报是为何事送来。
昨夜执勤的士兵,在要足好处后,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听说是合浦林家想投靠都督,借着请士燮聚会之机,将士氏一族全杀了。”
“人头都送到邓将军的军帐里了。”
“邓将军没仗了,给都督来信,希望能去打苍梧。”
这人接触过邓艾,知道邓艾急于立功,当即就对这事信了七八分。
打发走士兵后,这人立即让手下将消息传给山中的士氏族人。
……
士徽本来是可以跟着士燮一同离开的,可是他并非长子,为了有可能获得家业,因此主动选择留下来,带领士氏族人抵抗刘封。
当他得知刘封派人送铁时,也同几个堂弟一般,认为刘封没有多少铁送。
中午议事时,士徽开口问道:“士劲,刘封那边可还在发铁?”
士劲眉开眼笑,“习珍连夜送铁,己经有五六千人领到新农具了。”
“还有上万人在等待新的农具送来。”
“三哥,你说刘封是不是脑子有问题,这不是白白给我们送钱吗?”
士徽听后,当即暴怒,“蠢货!刘封这是在收买人心。”
“这些愚民,见刘封如此大度,必然认为刘封那里兵器都堆积如山了,才会有多余的铁用来打农具送给他们。”
“当他们认为我们士氏一族,不是刘封的对手后,还有谁会留在山里?”
士劲听后,这才后怕,“三哥,我这就去阻止他们下山领铁。”
士徽依然怒气冲冲,“来不及!”
这时有人来报,山下送来秘信。
士徽阅后,嗤笑一声,“林家和我士氏联姻多代,早就不分你我。”
“刘封小儿,也不过如此,编造之前都不找人打听一下,闭眼就瞎编。”
……
江东,孙权本是打算依照顾雍之计,两边都称臣,两边的好处都要。
然后等着曹刘两败俱伤,他再坐收渔翁之利。
就在孙权思考,到时候是打寿春,还是打荆州时,突然有人来报。
“主公,刘备使者突至,在城外遇上曹魏使者。”
“双方大打出手,徐将军带人赶到时,他们己经死伤数人了。”
“曹刘双方使者要求一同进见主公,徐将军让末将来问,该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