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儿连连赔罪:“这位姐姐,对不住!对不住!是我冒犯了。”
她尚未来得及看是谁,先低头赔礼道歉。
贾府里大大小小的主子奴才,现下都是她得罪不起的。
跟前的人掸了掸折枝花样石榴裙,往后退了一步。
“姑奶奶饶命,小孩子家家的,无心冒犯。”刘姥姥也回头,又是求饶又是作揖。
那姑娘正懊恼着,因眼前是一老两小,可怜见的,立时压下火气。
只听她唤道:“周大娘,这几位是?”
周瑞家的连忙上前来道:“平姑娘,这便是我在太太跟前回的那刘姥姥了。”
王青儿瞳孔一缩。
平儿!
没想到,还未进贾府后院,就先遇到了平儿!
王青儿的眼神燃起一点光彩,猛地抬头看过去,对面的女子满身绮罗,只是略微打扮一二,再配上些金银钗簪,己是美艳异常。
周瑞家的连忙引荐:“姥姥,这位,便是我们二奶奶跟前最得力的平儿姑娘。”
刘姥姥闻言拜了又拜,又拉着板儿青儿也来拜见。
王青儿万分感慨,行拜礼道:“平姑娘好。”
平儿微微一愣,旁边的小男孩儿略显淘气;小姑娘穿得虽一样穷酸,可看起来极有朝气,眼睛炯炯有神,举止得体,浑然不似农家女。
她本是个厚道人,见刘姥姥告饶不止便心生怜惜,那点子气恼全部烟消云散了。
“姥姥莫要折煞了我,既然太太吩咐让二奶奶招待,各位就随我过去吧。”平儿说着,给周瑞家的使了个眼色,“周大娘,您自去回太太。”
周瑞家的会意,这是要请太太做个定夺,点头道:“那倒方便,如此,劳烦平姑娘了。”
于是平儿便领着一干人行至凤姐院子,先在一处闲厅等候。
贾府内宅花团锦簇、一派光鲜亮丽,更把王青儿看花了眼。
平儿换了裙子才过来,见刘姥姥干站着,连忙招呼上了炕,又命小丫鬟奉上茶点招待。
“都是亲戚,姥姥别客气,快快请坐。孩子们也坐吧,尝尝我们这儿的果子。只是我们的未必有你们乡下田间的新鲜清甜。”
“姑娘真真折煞我了。”
刘姥姥又要起身,却被平儿按下,还往她手里塞了几个果子。
坐了半晌,忽闻小丫鬟来报信:“奶奶下来了。”
平儿起身迎出去,又过了会儿,表演有一个丫鬟来领刘姥姥,“二奶奶要见你,待会儿说话可仔细些。”
刘姥姥只顾点头。
王青儿满怀期待跟上去,因着方才初见平儿了礼,这回她老老实实,绝不多走一步。
等和王熙凤话过家常,刘姥姥点到孩子,便叫两个孙儿出来作揖。
板儿抱着姥姥得腿,一动不动。
王青儿迫不及待上前作揖请安,“见过二奶奶。”
凤姐颔首,说着就叫平儿抓些果子,把孩子带出去。
王青儿有些后悔太小心了,她连王熙凤的脸都没看清楚,就记得那一头金光闪闪。
平儿出了门,叫来个小丫头陪着他们儿玩,自己又进去了。
可板儿哪儿敢动作?只敢靠在游廊下吃点心。
青儿嫌这老式点心噎得慌,干脆把果子全给了他,自己坐在台阶上看花草。
小丫鬟因见王青儿看得入神,便问道:“你可认得出这些都是什么花?”
王青儿眼睛圆溜溜的,“左不过是些秋海棠、兰花菊花,乡下也常见,只是长得不如府里好看。”
小丫鬟道:“那你指给我看看,我什么都不知道呢,平儿姐姐让我每日浇花。”
王青儿便一样样告诉她,又道:“浇花名堂也多,便如这菊花,天冷时就该中午浇,天热时早晨和黄昏就很好,但开花时要少浇,只是苗下保持……纵都是一种花,品种、产地不一样,那浇水也得仔细。”
小丫鬟听得一愣一愣,“噢,对,昨儿个有人说,院子里栽了牡丹,什么黄啊紫啊绿啊,我可分不清。”
“姚黄魏紫,都是名贵的牡丹花。”王青儿笑道,“己约姚黄魏紫,留花等待伊归。”
“你居然会作诗?”小丫鬟听到这里己然呆了。
王青儿本要否定,回身却看见个袅娜美人靠着栏杆,玩着手帕子笑呢。
小丫鬟也不认得,只拉着王青儿喊“姑娘”。
那人笑问道:“你怎么不继续说呢?”
王青儿赶紧捡起自己的农女人设,“我哪里读过书?只是在乡下听先生念过两句,略识得几个字罢了。”
“王之道的词你也知道,岂止是识字而己?”她收起手帕,“你方才浇花那一套,又是谁教的?”
“乡下种菜就是这么种的,照看好才有收成。”王青儿答道:“也有不费功夫的,便如山上的辛夷芙蓉,并没有谁浇灌依旧会开。我倒觉得,即便养在城里也会一样吧,或许生得不够精致,但也会自然生长。你说是不是,林姑娘?”
王青儿着眼一瞧,便知道眼前这位美人究竟是谁了。
除了林黛玉,红楼里谁能有似蹙非蹙罥烟眉、似喜非喜含情目?
眼前的林黛玉却是心神一震,“种花种菜种春风,可不都是种么?”又望向王青儿,“你说自己没读过书,可学问原不在书里,田间地里皆学问。”
王青儿笑嘻嘻道:“还是多看些书好,我也想上学堂的。”
林黛玉奇了,“怎么你家也愿意姑娘念书么?倒比别家府上还强些。”
她原在林家也要上学的,自来了京城,因姐妹们都不上学,只得入乡随俗。
幸好姐妹们都识字,平日一起看看书也有增进。
“姑娘说笑了,我们这等人家,能供一个兄弟己是咬着牙过日子。”王青儿道:“若是家里好起来,我再去求姥姥,撒娇赖皮打滚都用上。我总缠着她,哪天她不耐烦,也就准了。”
林黛玉顿时有了共情,因她说话有趣,便邀她往园子里逛逛。
王青儿立刻应了。
大观园虽未建成,能提前见识见识贾府的花园,也不错。
况且又能和林黛玉亲近!
她二人沿路穿廊渡桥,虽只说些花鸟虫石,却也十分有趣。
一个是天生灵性的绛珠仙草,一个是21世纪读了十几年书的大学生,诗词歌赋也能说上几句。
一下子,却叫林黛玉以为王青儿在乡间旁听,也学得这般好。又是一种天赋异禀,便心生怜惜。
可王青儿却是顾着农女身份,不好说得太深;况且她本就比林黛玉这古人学的浅薄,也不敢卖弄。
忽然又听身后笑道:“姑娘真叫我好找!怎么走到这里来了?姑娘可累了饿了?二奶奶屋里走过来,也太远了。”
王青儿看来人满心满眼只有林黛玉,便猜到这定是紫鹃了。又看黛玉果然面色潮红,轻喘微微,立即致歉,“是我没顾得上姑娘身体,对不住。”
林黛玉摇头笑着道:“我好似从未走这么久呢,一点也不累!”
紫鹃闻言心喜,“也许日后多走动走动,姑娘病也能好!”
原著里,林妹妹也过于娇弱了,王青儿立时也道:“正是!我们乡下人身康体健,也是平时劳作的缘故!像我家姥姥如今年近七十,还上山下地,今日也是她带我进来。”
紫鹃忙道:“原来平儿姐姐是找你!快快过去吧,你家姥姥心焦得很。”
“诶,我这就去!”王青儿左顾右盼的,压根也不识路。
正愁不知怎么走,林黛玉却道:“我带你过去。”又附耳向紫鹃吩咐一通。
王青儿连连道谢,跟着林黛玉才走一段,便见到平儿。
平儿等人喜出望外;“可算见着人了!怎么是林姑娘带来?”
林黛玉只说和王青儿投缘,随即离了此处。
平儿说笑道:“果然是个有造化的,竟入了林姑娘的眼!好了,快去吃饭吧,刘姥姥也在等你!”
等吃完饭,凤姐又把刘姥姥叫过去,拿出当家奶奶的架势,先告艰难,最后又了20两银子,平儿又另给了一串雇车的钱。
刘姥姥千恩万谢的拿了,出门后还拉着外孙外孙女,朝屋里的凤姐连连拜谢。
平儿喊住她们,“好了,姥姥且歇歇,喝口茶消消食。等周大娘过来带你出去。”她嘀咕着,“方才还说待会儿就来,或许在太太那儿耽搁了。”
刘姥姥自是一并应下。
果然,不一会儿周瑞家的急匆匆来了,手上捧着个匣子。她先去见了刘姥姥,“姥姥,你再等我一程,太太吩咐我给奶奶、姑娘们送宫花。”
刘姥姥一味点头,王青儿猛然想起来,这不就是原著里送宫花那一节!
周瑞家的连忙去见了凤姐,出来外间正巧看到紫鹃雪雁也过来,她连忙迎上去开了匣子,说明原由。
紫鹃拿了两支收下,代黛玉谢过,才找来个丫鬟问道:“刘姥姥她家外甥女可在?”
丫鬟点头:“紫鹃姐姐略等等,我这就去把人叫出来。”
等王青儿过来,见她二人都抱着一个包袱,也是瞠目结舌。
她忙问:“紫鹃姐姐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