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皇宫,却掩不住太极殿前弥漫的肃杀之气。叶澜站在长廊下,望着手中微微发烫的螭龙玉佩,玉面龙目闪烁的红光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这己经是她经历的第三次循环,前两次的教训让她深知,在这充满权谋的皇宫中,每一个决定都关乎生死。
远处御膳房飘来的膳食香气里,隐隐夹杂着一丝血腥气。叶澜心中一动,顺着宫道悄然前行。转过一处角落,她便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 —— 侍卫甲。此人脸上狰狞的疤痕在晨光中显得格外可怖,此刻正与几名黑衣蒙面人低声交谈。叶澜屏住呼吸,躲在廊柱后,耳力运至极致。
“子时三刻,五皇子书房,解决掉他的谋士。” 侍卫甲的声音低沉而冰冷,“三皇子说了,此事务必干净利落。”
黑衣人中为首的微微颔首,袖中寒光一闪,露出半截锋利的匕首。叶澜心中大惊,五皇子的谋士乃是朝中难得的忠义之士,若此人一死,五皇子势力必将大损,三皇子的阴谋也将更进一步。她攥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必须想办法阻止这场暗杀!
待那群人散去,叶澜立刻朝着五皇子寝宫飞奔而去。一路上,她的脑海中飞速思索着应对之策,却全然没有注意到暗处那道如影随形的目光 —— 沈砚正摇着折扇,嘴角挂着阴鸷的笑意,将她的一举一动尽收眼底。
五皇子书房外,金丝楠木屏风映出修长的人影。叶澜正要推门而入,却听见屋内传来沈砚的声音:“殿下,那叶澜与三皇子来往密切,前日还在御花园与侍卫甲密会,其中定有阴谋!”
“住口!” 五皇子怒拍桌案,震得案上的青瓷笔洗嗡嗡作响,“叶姑娘曾为赈灾献策,心系百姓,岂会是奸佞之徒?”
叶澜心中一暖,正要开口表明来意,却见沈砚阴笑着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这是今早截获的飞鸽传书,字迹与叶澜为殿下开的药方如出一辙。” 信纸展开的瞬间,叶澜只觉浑身血液都要凝固 —— 那上面赫然写着 “今夜子时,诛杀五皇子谋士”,而落款处,竟是她的 “签名”!
“不可能!” 叶澜猛地推开门,却见五皇子面色铁青,手中长剑己出鞘三寸,寒芒映得他眼底满是失望与愤怒:“人赃俱获,还有何话可说?”
“殿下明鉴!这是栽赃!” 叶澜急得眼眶发红,声音都带着颤抖,“方才我亲眼看见侍卫甲勾结刺客,欲对您的谋士不利!他们妄图挑起皇子纷争,坐收渔利!”
沈砚抚掌大笑,眼中尽是算计,他慢条斯理地整理着衣袖上的云纹:“好个反咬一口!侍卫甲乃三皇子亲信,怎会听你一介女流调遣?依我看,定是你与刺客勾结,妄图扰乱朝纲!” 他转向五皇子,语气沉痛,“殿下,此女居心叵测,若留她在身边,恐成心腹大患。”
五皇子握着剑的手微微发抖,剑尖在青砖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最终,他别过脸去,声音冷得像冰:“来人,将她逐出皇宫!即日起,不许她踏入宫门半步!”
叶澜被侍卫粗暴地拖出宫殿时,听见更夫敲响了第一声梆子。寒夜的风卷着枯叶打在脸上,比沈砚的话语更刺骨。她望着巍峨的宫墙,突然想起第一次巡环时三皇子抚摸账本暗袋的动作 —— 原来从一开始,他们就设好了局,只等她这个 “解铃人” 入局。
子时的梆子声准时响起,叶澜再次睁眼,又回到了穿越当日的清晨。铜镜中,她的眼神不再惊慌,取而代之的是深沉的思索。这一次失败让她明白,三皇子和沈砚远比她想象中更加狡猾,仅凭一腔热血根本无法在这暗流涌动的皇宫中立足。
叶澜开始更加谨慎地探索循环规律。她发现,每次循环虽然大致时件相同,但总会有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如侍卫甲的巡逻路线、沈砚查阅典籍的时间,甚至是宫女们私下的闲聊内容,都可能成为解开循环的关键线索。
她悄悄跟踪侍卫甲,摸清了他与黑衣人的接头地点;又趁着夜色潜入藏书阁,找到了沈砚经常翻阅的那几本古籍。在一本布满灰尘的典籍中,她发现了关于时间循环的零星记载,上面提到 “解铃人需集齐九块螭龙玉佩碎片,方能打破轮回”。而她手中的这枚玉佩,正是其中之一。
当第三次循环再次到来时,叶澜己经做好了准备。她提前在五皇子书房附近设下埋伏,等待着侍卫甲和刺客的到来。这一次,她不仅要阻止暗杀,还要将三皇子和沈砚的阴谋公之于众,彻底打破他们的计划。
夜色渐深,寒风呼啸。叶澜躲在暗处,握紧腰间的淬毒银针,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前方等待她的将是一场恶战,但她绝不会退缩。因为她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战,更是为了打破这无尽的循环,拯救这个陷入权谋旋涡的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