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老板最近的日子很不好过。
眼瞅着常青树那小作坊凭借着自制的“铁疙瘩”零件,硬生生把他的生意抢了大半,订单反而雪球般越滚越大,他心中的那股火就“噌噌”往上冒,烧得他寝食难安。
常青树那小子,用的明明是些破铜烂铁,怎么就能造出比他正经厂货还耐用的东西?
这不合常理!
赵老板越想越憋屈,他娘的,老子辛辛苦苦经营这么多年,还能让你个毛头小子骑到头上拉屎撒尿?
不行,绝不能坐以待毙!
夜深人静,赵老板在昏暗的灯光下,狠狠嘬了口烟,烟雾缭绕中,他那张肥脸显得格外狰狞。
他拨通了一个号码,声音压得极低:“黑狗,帮我办件事,价钱好说。去常青树那小子的作坊里,给我摸清楚他到底有什么门道,能把零件图纸弄到手最好,弄不到,就想办法给他添点乱子,让他那些宝贝机器动不起来!”
几天后,常青树的作坊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此人约莫三十来岁,穿着在乡下还算体面的夹克衫,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操着一口略带县城口音的普通话,自称是县农机合作社的采购科长,姓马。
“常老板年少有为啊!”马科长一见面就热情地握住常青树的手,上下打量着这个年轻人,“久闻大名,你们这批播种机质量过硬,我们合作社经过多方考察,决定先订购三十台,后续如果反响好,还会追加!”
三十台!
这可是笔大单子。
王德贵在一旁听得眼睛都亮了,搓着手,笑得合不拢嘴。
马科长见状,更是添了一把火:“常老板,我们合作社还可以为你们提供一笔低息贷款,帮助你们扩大生产,你看如何?”
常青树脸上挂着年轻人特有的淳朴笑容,连连道谢:“那太感谢马科长了,我们正愁资金周转呢!”然而,就在他与马科长握手的一瞬间,脑海中一道微不可察的警示闪过,像一根羽毛轻轻拂过心湖,却让他瞬间提高了戒备。
这感觉,是系统在提醒他!
“马科长远道而来,先喝杯水,我带您参观一下我们的作坊。”常青树客气地说道,心中却己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接下来的参观过程中,这位马科长的行为举止越发让常青树起疑。
他不像真心想了解播种机的客户,反而对车间的布局、机器的型号、甚至工人的操作流程格外关注。
他时不时停下来,借着说话的由头,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西处扫视,甚至有几次,常青树用眼角的余光瞥见他悄悄拿出手机,似乎想拍照,但都被常青树不着痕迹地用身体挡住或者岔开了话题。
“马科长,这边请,这是我们以前淘汰下来的一些老旧零件,虽然现在用不上了,但也算是我们作坊发展的见证。”常青树不动声色,故意将马科长引向堆放废旧零件的仓库,那里远离核心的装配区和技术资料存放处。
马科长果然被那些奇形怪状的旧零件吸引了片刻,但很快又试图往核心区域打探。
常青树心中冷笑,面上却依旧热情周到,滴水不漏。
送走马科长后,常青树脸上的笑容立刻收敛起来。
他迅速找到王德贵,将自己的怀疑和盘托出。
“德贵叔,这个马科长不对劲,我看他根本不是来谈生意的,倒像是来刺探情报的。”
王德贵一听,也紧张起来:“青树,你确定?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十有八九!”常青树眼神坚定,“他鬼鬼祟祟,老想往咱们的核心区域钻,还想偷拍。而且,我总觉得他那股热情劲儿有点假。”常青树想了想,补充道:“我们不能打草惊蛇,但也不能任由他胡来。德贵叔,我们报警吧!”
报警?
王德贵有些犹豫,万一搞错了,岂不是得罪了财神爷?
但看到常青树坚决的眼神,想到这小子一向沉稳,从不做没把握的事,他咬了咬牙:“好!听你的!咱们不能让人把心血偷了去!”
两人商议己定,常青树立刻拨通了镇派出所的电话。
第二天,当那位“马科长”再次信心满满地来到常青树的作坊,准备进一步行动时,迎接他的除了常青树,还有几名身穿警服的公安干警。
“马科长,别来无恙啊?”常青树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马科长”脸色唰地一下就白了,眼神慌乱,下意识地想往后退。
“警察同志,就是他!”常青树指着“马科长”,“这个人冒充县农机合作社的人,试图窃取我们作坊的商业机密!”
警察同志迅速上前,控制住了“马科长”。
经过一番突击审讯和证据比对,这个所谓的“马科长”很快就招了。
他根本不是什么合作社的科长,而是赵老板花钱雇来的商业间谍,真名叫刘三,外号“黑狗”,是个专门干这种偷鸡摸狗勾当的惯犯。
警方顺藤摸瓜,很快就掌握了赵老板指使商业间谍的确凿证据。
当警察出现在赵老板的厂子,将他从老板椅上揪起来戴上手铐时,赵老板整个人都懵了,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精心策划的“妙计”,竟然这么快就败露了!
他那张平日里作威作福的脸,此刻写满了惊恐和绝望。
“常青树!你个小王八蛋!我跟你没完!”被押上警车时,赵老板声嘶力竭地咆哮着,声音里充满了不甘和怨毒。
赵老板因涉嫌不正当商业竞争和窃取商业机密被捕的消息,像一阵飓风般席卷了整个乡镇。
赵老板的信誉一落千丈,原本与他合作的客户纷纷闻风而动,唯恐避之不及,订单像雪片般取消。
他的工厂也因此陷入瘫痪。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常青树和他的“常青树农机作坊”却因此声名大噪。
一个毛头小子,不仅技术过硬,还有勇有谋,识破了老狐狸的诡计,这简首就是传奇故事!
县电视台也闻讯赶来,扛着摄像机对常青树进行了专访。
镜头前,常青树略显腼腆,但谈起自己的播种机和未来的规划,却又充满了自信。
节目播出后,他被冠以“乡村机械奇才”的称号,一时间风光无两。
就连平日里不苟言笑的李三娃,也难得地拍了拍常青树的肩膀,咧嘴一笑,露出一口黄牙:“你小子,行啊,真有点意思!”
常青树没有被突如其来的名声冲昏头脑。
他敏锐地抓住这个机会,趁热打铁,正式推出了“播种机定制服务”,根据不同用户的土地情况和种植需求,量身打造最合适的播种机。
不仅如此,他还附赠维修培训课程,让购买者自己就能掌握基本的保养和维修技巧。
更让他如虎添翼的是,他悄悄借助系统,兑换了一套“标准化装配流程图”。
这套流程图详细规划了每一个零件的装配顺序、工艺要求和质检标准,使得作坊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再次得到大幅提升。
工人们按照图纸操作,不仅速度快了,出错率也大大降低。
王德贵看着作坊里热火朝天的景象,看着一车车崭新的播种机被运往各处,激动得眼眶都有些:“青树啊,照这么下去,咱青杠村也要出大企业家啦!”
常青树站在作坊门口,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青翠山峦,夕阳的余晖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
他深吸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机械的铁锈味,这味道让他感到无比踏实。
他的心中,第一次有了如此清晰而坚定的方向。
都市,等着我!
然而,他并不知道,“商业间谍事件”的曝光,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
他的名字,他的故事,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跨过山梁,越过河流,朝着更广阔的天地传播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