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没看错吧,这是苏毅?”
“我靠,真是苏毅啊,没想到古装一上身,这哥居然更帅了,爱了爱了!”
“不对吧兄弟们,他今天这个时候出场,不就意味着他肯定唱的不是《青花瓷》了吗?!”
“是哦!刚刚撒老师铺垫了那么久,这一段的主题是《清明上河图》啊,和青花瓷可没什么关系!”
“难道说...”
观众们首先是被舞台的舞美和苏毅扮相的气质给震惊到了。
而后才猛然间反应过来,这一段节目的主题是画作《清明上河图》,和他们之前所猜测的《青花瓷》没有任何的关系。
如此一来,岂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证明着,苏毅今天很有可能会拿出来一个全新的作品。
正在观众们还在头脑风暴的时候,舞台背景里,《清明上河图》的画卷己经完全展开。
原本五米多长的画卷此时在舞台上放大了无数倍,画作中的细节也是更加被凸显了出来。
一派北宋时期的市井百态、都市繁荣,就这么出现在了所有人的眼前,栩栩如生。
就好像要将屏幕前的人都吸进这幅画卷一般。
与此同时,舞台上也响起了音乐的伴奏。
古筝清脆的声音响起,颇具古风韵味,让人一下就能够和苏毅身后的《清明上河图》画作联系起来。
古筝琴音的背后还有现代合成器的音效作为铺垫,两者叠加,颇有一些迷幻的感觉和滋味。
也就在此时,歌曲的演唱信息也在屏幕上显示了出来。
歌曲:《清明上河图》
作词:苏毅
作曲:苏毅
编曲:苏毅
非常整齐的歌曲信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瞬间明白了过来。
“天哪!苏看来毅今天真的是要唱一首新歌啊,居然不是《青花瓷》了!”
“啧啧~歌曲的名字就叫《清明上河图》,和这一段节目的安排简首是完美适配了!”
“作词、作曲、编曲都是一个人包揽?苏毅的音乐创作能力这么强的么,即便是很多创作型歌手,也做不到这一点的吧。”
“兄弟,你要是认真研究过《青花瓷》的话你就会知道了,苏毅那个时候就是包揽歌曲创作的所有环节了,我想这应该是他的创作习惯!”
“别的先不管了,看样子今天这一首《清明上河图》也是国风歌曲没跑了,我希望能够带来和《青花瓷》一样的惊喜!”
“是啊是啊,《青花瓷》其实己经是苏毅好几年前出品的作品了,但当时可谓是一下带火了整个国风歌曲圈!”
“但是这么久过去了,其实国风歌曲里面出圈的还真没有几首,希望苏毅默默蛰伏了这么多年,现在勇闯台前,能够带来和曾经一样的惊喜吧!”
观众对于《青花瓷》的好感,是很多年积累下来的。
苏毅之所以第一次上节目就能够霸占热搜,就是因为《青花瓷》曾经累积下来的好感度在推波助澜。
而今天,苏毅带着自己的新作品来到台前,观众没有了情怀的加持之后,看待苏毅的眼神也就更加的客观了。
而且有《青花瓷》珠玉在前,观众自然也对这一首《清明上河图》有了极高的期待。
此时,舞台上。
在这段精心编排的伴奏中,苏毅微微抬手,开始了演唱。
“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
“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
“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
“是否隐藏着秘密”
“在你的眼神中,我看到了情丝万缕~”
“......”
苏毅演唱的声音一出,观众首先感受到冲击的并不是歌词或者是歌曲的立意。
他们最先注意到的是苏毅演唱的唱腔。
“我去,苏毅今天这唱腔听着啊,好像一位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古代公子哥,配合上他这一身古装...魅力拉满了啊!”
“是啊是啊,这唱腔简首太惊艳了,我居然第一次想要用【柔美】这个词来形容一个男歌手的演唱~!”
“各位,你们还得想一想,苏毅这一次用的唱腔和《青花瓷》己经完全不同了,几乎没有一点相像的地方!”
“这要多么恐怖的声音塑造能力和唱功才能做出来这种效果啊!”
观众们纷纷沉醉在了苏毅的唱腔之中,这对他们而言,完全算得上是惊喜!
撒倍宁此时在舞台的侧边,看着舞台上举手投足都散发着文雅气质的苏毅,表情有些羡慕。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
今天为了《会说话的国宝》这档节目,他还专门穿了一身唐装,想要营造出来一种古风古韵的味道。
他自认自己的气质还算不错,不然的话节目组也不会让他来当这个主持人。
可是和苏毅一比起来。
撒倍宁瞬间觉得自己矮了一头。
自己这算什么古风古韵呐,看看苏毅,就好像是从后面的《清明上河图》里面走出来的人物一样!
“这家伙,长得帅也就算了,还这么有气质,古风也驾驭的这么好。”
“不给人活路啊...”
撒倍宁心里暗暗嘀咕着,表示十分的羡慕。
“古巷的忧郁,写下琵琶的旋律”
“飘逸的外衣,街上叫卖的小曲”
“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一切模糊又清晰”
“几秒钟的世界,感叹不平凡的意义~!”
苏毅非常稳定的完成着自己的演唱。
而这一段演唱一出,观众瞬间品出了歌曲中另外一层的含义。
古巷、琵琶...
飘逸的外衣、叫卖的小曲...
这些非常具体的东西从苏毅的嘴里唱出来,就好像是瞬间叠加了一层历史的滤镜一样。
他们听着这样的歌词,看着苏毅身后的《清明上河图》,恍惚间似乎是感觉画上的那一个个人物都活了过来一样。
来来往往的商贩挑着自己售卖的商品,在大街小巷来回穿梭,吟唱着自己编好的曲子,不停的叫卖着。
那些身姿优美的,披着长袖,伴着阵阵琵琶声,在园亭里翩翩起舞。
画作所展现出的历史的距离感逐渐消融。
再加上歌曲的编曲里面从古筝、琵琶、笛子等传统乐器,也渐渐过渡增加了许多现代的乐器甚至合成音效的出现。
似古似今、古今交融...
就仿佛像苏毅刚才演唱的一样,【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
观众们随着苏毅的歌声,在不知不觉间,己经经历了一场时间上的旅行。
他们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到了《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中。
而此时舞台上己经完成了铺垫的苏毅,则是拿出了一副颇具传统戏剧风味的身段,眼神一凝。
他做的这一切并不是装腔作势,而是...
他要放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