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没说出口的日子
那些没说出口的日子
当前位置:首页 > 言情 > 那些没说出口的日子 > 第5章 妈妈与婆婆

第5章 妈妈与婆婆

加入书架
书名:
那些没说出口的日子
作者:
专吃肉不吃肥肉
本章字数:
5388
更新时间:
2025-07-08

林屿工作突然变动的消息,像一颗投入死水的石子,只激起了一圈微弱的涟漪,便迅速沉没了。他甚至没来得及亲自送我回娘家,只是匆匆打了个电话,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小婉,公司临时外派,时间紧任务重,我得立刻走。你先回爸妈那儿住段时间,妈(指我婆婆)那边……你自己看着办,住不惯就回你妈家,安全第一。等我安顿好了再联系你。”

没有依依惜别,没有对未来的规划,甚至没有一句像样的安慰。电话挂断的忙音,在空旷的新房里显得格外刺耳。我看着收拾了一半的行李,以及客厅里那些尚未拆封、被婆婆批判为“多余”的婴儿用品,心头涌上的不是离别的悲伤,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茫然。

婆婆得知消息后,脸上是混合着错愕和一丝微妙轻松的表情。“哎呀,这……怎么这么突然?那你……”她搓着手,眼神在我和那些婴儿用品之间游移,“一个人在家多不方便?要不……”

“我回我妈家。”我打断她,声音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没有看她瞬间僵住的脸,我转身走进卧室,开始快速而机械地收拾自己的东西。那些关于“模范照顾”的窒息感,那些无形的蛛网,在得知即将离开的瞬间,似乎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回到熟悉的家门,妈妈系着围裙,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惊喜和心疼,爸爸站在她身后,沉默地接过我的行李箱。扑面而来的是家里特有的、混合着淡淡饭菜香和阳光晒过被褥的味道。没有油腻的补汤气味,没有无处不在的审视目光,没有那把象征性的扫帚发出的沙沙声。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累了吧?快坐下歇歇!”妈妈拉着我的手,上下打量,“瘦了,脸色也不好。想吃什么?妈给你做!”她的关切是滚烫的、首接的,带着手足无措的笨拙,却像冬日暖阳,瞬间驱散了心底积压的寒意。

起初几天,我像一只惊魂未定的小兽,蜷缩在熟悉又安全的巢穴里,睡得昏天暗地。没有需要紧绷神经防备的“关怀”,没有需要强颜欢笑应对的“好意”,只有彻底的放松和……一种巨大的、无所事事的空虚。

每天睡到自然醒,看着窗外熟悉的街道,听着楼下邻居隐约的谈笑声,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缓慢。林屿偶尔发来信息,内容简短,无非是“到了”、“忙”、“注意身体”。最初的期待渐渐冷却,只剩下一种习惯了等待的麻木。

不行,不能再这样下去。腹中的孩子需要新鲜的空气,我也需要抓住点什么,来填满这过于安静的日子。

念头一起,行动便快了起来。离家不远有一片工业区,里面有不少小厂。我目标明确,只想找点简单的手工活,不图赚多少钱,只图有个地方去,有人可以说说话。

很顺利。一家做小工艺品配件的小厂正缺人手,活儿很简单,就是把细小的金属片按图纸组装成型。负责人是个微胖的中年女人,姓张,听说我是孕妇,有点犹豫。“张姐,我手脚麻利着呢,就是坐久了腰会酸,能不能让我中间起来活动活动?保证不影响进度!”我赶紧说。这时,旁边一个正在低头组装的女人抬起头,西十多岁的样子,短发利落,脸上带着爽朗的笑:“张姐,让她试试呗!这活儿细致,但不算重,我这边的单子不急,匀点好做的给她!”她说着,朝我眨眨眼,“我叫王玲,叫我玲姐就行。坐我旁边吧,不懂我教你。”

就这样,我开始了在厂里的手工活。工作环境算不上好,空气里有淡淡的金属和机油味,但工友们都很朴实。最重要的是,玲姐是真的照顾我。

“小婉,这个型号的片片好卡,费劲,你拿这种,这种边缘光滑,好装。”

“腰酸了?快起来走走,去门口透透气,你这边的我顺手就帮你做了。”

“哎哟,看这肚子,小家伙肯定是个调皮的!来,试试这个新到的靠垫,垫着舒服点!”

玲姐的照顾是润物细无声的,带着一种大姐般的爽利和体贴。她不会过分热情地嘘寒问暖,更不会用“为你好”的名义强迫我做什么。她只是自然地分享她的经验,默默地帮我避开那些费劲的活儿,在我需要休息时递上一个理解的微笑。这种尊重和边界感,让我感到久违的舒适和安心。

生活迅速建立起新的、简单却踏实的节奏。

每天清晨,在妈妈轻声的“早餐好了”的呼唤中醒来。吃过早饭,步行十几分钟到厂里。坐在玲姐旁边,听着她和其他工友的家长里短,手指灵巧地组装着那些小小的金属片,时间在专注的劳作中悄然流逝。

中午十一点半,准时收工。和玲姐道别,迎着正午的阳光走回家。推开家门,饭菜的香气己经弥漫开来。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妈妈在厨房忙碌。

“回来啦?快去洗手,马上开饭!”妈妈的声音从厨房传来。

桌上摆着简单却合我胃口的家常菜:清炒时蔬,番茄炒蛋,一碗蒸得嫩滑的肉饼,或者是我最近突然想吃的糖醋小排。再也没有油腻得令人反胃的蹄髈汤或猪脚姜。

“妈,我回来啦!爸!” 我放下包,洗了手,自然地坐下吃饭。餐桌上,爸妈会问问我厂里的情况,说说街坊邻居的趣事,气氛轻松而温馨。没有小心翼翼的试探,没有必须完成的“进食任务”,更没有无处不在的审视目光。我可以安心地吃下自己想吃的东西,也可以随意地说今天不太饿少吃点。

饭后,爸妈午睡。我会主动收拾碗筷,然后回到自己熟悉的小房间。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暖洋洋的。拉上窗帘,房间里一片静谧安然。不需要反锁房门,因为这里绝对安全。倒在柔软的被褥里,闻着阳光和家的味道,很快就能沉沉睡去。没有在睡梦中被窥视的恐惧,只有彻底的放松和安宁。

午睡醒来,精神。看看时间,刚好可以去厂里。出门前,厨房里总是飘出汤水的香气。

妈妈总是算准了我出门的时间,指指灶上小火慢炖的汤煲:“小婉,汤在灶上,看好火啊,别溢出来就行。材料我都放好了,小火煨着就行,你出门前关火或者调成保温都行。” 汤是温和滋补的排骨玉米汤、山药鸡汤,或者是我喜欢的莲藕花生汤。妈妈会准备好所有材料,清洗干净,我只需要在出门前确认一下火候,简单得如同一个仪式。

“知道了妈,放心吧!” 我应一声,走到灶台边,揭开砂锅盖子看一眼。汤水在文火下微微滚动,散发出温暖清甜的香气。这不再是任务,而是一种被托付的、带着温度的日常。看好火,然后轻轻盖上盖子。

走出家门,再次汇入午后的人流,走向那个有着玲姐爽朗笑声的小厂。日子像一条平静的小溪,按部就班,却充满了脚踏实地的安稳和细碎的温暖。

生活似乎回归了一种最朴素的形态:劳作,归家,吃饭,安眠。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没有令人窒息的“关怀”,只有妈妈默默煲好的汤,爸爸看报的侧影,玲姐递过来的好做的零件,以及腹中孩子日渐有力的胎动。

在娘家的屋檐下,在简单重复的劳作里,在妈妈无声的汤水中,我那颗在“模范牢笼”里被揉皱的心,正一点点被这平淡如水的日子熨帖、滋养。原来,真正的“照顾”,不是密不透风的监视和强迫,而是为你留好门,点好灯,煲好一锅汤,然后安静地等你回家,让你知道,你永远可以安心地做自己。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