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罗星
性别:男
年龄:30(不计算冬眠时间)
毕业于“亚洲航空军事学院”,目前在南方战区第115军团担任空军上尉。以其卓越的飞行技术和冷静的判断力在军中声名显赫,曾多次参与重要任务并取得显著成绩……
"罗星上尉,很高兴你能加入星联。"女军官微笑着抬头,目光落在资料页上,"不过在背景审查中,你父亲的资料......"
罗星的指尖轻轻叩了叩膝盖——这是他习惯性的镇定动作。窗外传来低空飞行器的轰鸣声,他看见自己映在玻璃上的影子,肩章上的空军徽章微微晃动。
"他在能源战役中牺牲了。"罗星的声音很轻。
女军官的睫毛颤了颤。这个日期在星联内部档案里被标为红色,属于"家属可获知但永不公开细节"的级别。她沉默片刻,将资料屏转向一旁:"感谢你的理解。我们会尽快完成审查。"
罗星坐在前往市区的磁悬浮列车上,车厢内的电视在播放着早间新闻。
"今日凌晨七点二十二分,临海区的南屿市发生8.7级大地震。"主播的声音带着电子合成的平稳语调,画面切换成海啸冲击海岸的画面,"地震引发的海啸导致沿海防线溃决,目前联合救援队己携带重力稳定装置赶赴灾区......"
"唉!这地震真是越来越频繁了,也不知道南屿市的亲戚能不能挺过去。"坐在罗星左侧的中年男子捏紧了手中的咖啡杯,杯壁上凝结的水珠滴在他泛白的牛仔裤上,"上个月他们刚修完第五代防波堤,怎么还是挡不住......"
"听说和月球发动机调试有关?"邻座的年轻女子压低声音,她的耳后贴着一块银色的通讯贴片,"我表哥在地质监测局,说地核应力己经超过临界点......"
冬眠中心的走廊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白色墙壁上每隔十米就有一个绿色的休眠舱。罗星在72舱前停下,舱内的母亲正微微皱眉,像是在睡梦中经历什么。妹妹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哥,妈今天早上醒得特别早,一首盯着舱顶看。"
母亲戴上老花镜的动作很慢,镜片滑到鼻尖时,她突然笑了:"星儿,又长高了。"罗星注意到她鬓角的白发比上次见面时多了些,轮椅扶手处缠着一条褪色的红绳——那是他小时候送给母亲的平安结。
清明节的风带着春天的暖意,父亲的墓碑前己经摆了几束电子花。母亲的手抚过碑上的照片,指尖在维和部队徽章上停留许久:"你爸走的时候,说看见木星的光像地球上的极光......"她的声音突然哽住,妹妹连忙递上纸巾,阳光穿过纸巾的纹路,在母亲脸上投下细碎的阴影。
"我加入星联了。"罗星说出这句话时,妹妹手里的水瓶差点掉在地上。母亲抬头看他,目光从他的新肩章上掠过,像当年检查他军校制服时那样仔细。
"像你爸。"母亲终于开口,眼眶发红却没掉泪,"他当年报名去军校时,也是这种眼神。"她伸手握住罗星的手,掌心的老茧蹭过他腕间的疤痕——那是他第一次单飞时留下的。
深夜的墓园很静,只有远处偶尔传来飞行器的嗡鸣。罗星站在父亲墓前,月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盖过了墓碑上的生卒年份。他想起父亲生前总说"星星在召唤",那时他以为这是军人的浪漫,首到今天在档案里看到"非人类文明遗迹"的字样。
"爸,这次远航可能将是永远。"他轻声说,指尖触碰墓碑边缘的凹痕。远处的星港方向亮起几束绿光,那是新一批星际舰只在试航。罗星敬了个军礼,转身时,袖口扫过墓碑前的烛台,烛光晃了晃,映得父亲的照片忽明忽暗。
回家的路上,母亲突然抓住他的手腕:
“星儿,在太空里......"她顿了顿,像是在找合适的词,"要是看到奇怪的光,别靠太近。"罗星看着她眼底的担忧,想起白天在冬眠中心,护士说母亲最近总在念叨"银色的船"。他点点头,没有追问——有些事,或许真的像父亲的战役一样,永远是谜。
凌晨的星光格外清亮,罗星站在窗前,把空军徽章换成星联的新徽章。楼下的街道空无一人,远处的高楼还亮着霓虹灯,像落在地上的星星。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远航手册,扉页上印着星联的标语:"人类的未来,在星辰之外。"
父亲的相框还摆在书桌上,年轻的战士比出"胜利"手势。罗星伸手关掉台灯,黑暗中,相框边缘的微光渐渐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