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酉集
唐酉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唐酉集 > 第6章 天师点迷津,推背助龙兴

第6章 天师点迷津,推背助龙兴

加入书架
书名:
唐酉集
作者:
杨铁棍
本章字数:
4954
更新时间:
2025-07-01

窗外人正是袁天罡,袁天罡笑道:“贫道并非君子,臭道士算是一个。”

李世民问道:“我们何时出发?三弟的伤势如何?”

袁天罡袖中滑落一枚青铜怀表,被其迅速收入袖中。嘴里念到:“这宽袍大袖的,麻烦的紧。”

见李世民探头观察,咳嗽几声掩饰尴尬,说道:“现在就出发,二公子准备车马送我二人出城便可。”

李世民问道:“我去禀报父亲、母亲。”

袁天罡怕他撞见二人谈话,紧忙拦住:“不必、不必、三公子此行凶险不可拖延,何况大敌当前,唐公军务缠身,不要扰他。咱们走吧。”

李世民准备了车马安置好三弟,袁天罡掏出枚方盒写着‘布洛芬’三字,取出一片喂给玄霸,不经意抬头见李世民盯着手中的药盒。袁天罡一时不知所措,举止怪异。在李世民眼中却是高深莫测。

李世民追问道:“天师,这‘布…布洛芬’可是西域来物?怎么从未听说。”

袁天罡笑道:“这是药王最新研制,专治高烧呓语、外伤炎症,我好不容易求来的,金贵着咧。”

眼见一车一马己经来到城外,袁天罡摆手说道:“好了,送到这里吧,二公子。”

李世民拦住马夫,说道:“这怎么行,我还要送你们去太白山去见药王。”

袁天罡挠挠头道:“二公子,护送之事卫兵之劳,你有天命不可错失天机。”

李世民抚马鬃皱眉:“天师常把天命挂在嘴边,若我真有天命,何须苦练弓马?”

袁天罡苦笑问道:“二公子不信天命?”

李世民答:“天我信,命却不信,若我荒废武功,不学无术,躺在床上难道天上会掉馅饼到我嘴里?”

袁天罡着袖中怀表齿轮:“有人生来是棋子,有人却是操纵棋局的棋手。

唐公沉迷酒色,整日躺在温柔乡中,如今不是一样万人之上,统领一方。”

李世民怒道:“父亲不过是为了迷惑皇帝,以防他对我李氏忌惮而动的杀心罢了,他日战场得遇,让你知道唐公的厉害!”

袁天罡见李世民在马上躁动,问道:“二公子爱马?”

李世民拍拍坐下的宝马,骄傲的说:“唐营之中若论相马,我不如三宝,若论爱马,无人能敌。”

袁天罡问道:“这马儿本是草原的精灵,自由驰骋,无拘无束,如今被装鞍、勒嚼、带镫、烙印,还整日驮人争斗,真看不出阁下哪里爱马。”

李世民骑马原地打转,问道:“这马儿不随我征战,在草原碰上豺狼虎豹,如何能敌,还不早早成了猛兽的食料。”

袁天罡笑道:“你不是马儿,你如何知道它喜欢现在的生活?”

李世民思索一阵,说道:“我唤他便应我,喂的都是细料,住的都是暖棚,叫他前便前,叫他后便后,与我日夜不离,这不是它喜欢是什么?”

袁天罡道:“你此生有命,如马戴鞍,看似束缚,实为征途。”

李世民疑惑:“天师何将我与这畜生相比?”

袁天罡摇摇头:“你若不生此时,正是堂前玩闹的少年,若不生此命,何必每日与刀兵相见,那马儿草原自有奔腾,若遇了豺狼也只能听命生死。”

李世民拍马长啸:“草原豺狼何足惧?我的马,注定踏破突厥王旗!”

袁天罡心中忍不住赞道:乱世豪杰,少年英雄,想不到这个年纪便有天子之资,吃道天谴又何妨,不如趁机点化,也让天下少些涂炭。

袁天罡暗下决心,弹指一粒沙,落地聚少成多,竟组成微型长安城的舆图,自北向南,一路旌旗首插长安城头。

隐约望见城楼上一位少年意气风发,指点江山,所见之地如泥流吞噬,所到之处莫非王城,世民勒马退后数步,平地升起一片前所未见的辽沃疆土。

袁天罡弹指一滴清水,落在少年脸上,长安城上空凝聚一片乌云,骤雨突降,城中杀意西伏,只见少年手起刀落,斩下两颗人头……

李世民看的胆颤心惊,悚然后退,挥槊乱刺眼前的沙城,口中大喊:“天师,这是什么妖术!”

袁天罡挥袖,沙城化作一片沙土:“是戏法罢了。倒也不必当真。”

李世民瞳孔紧缩,脑中一片茫然,我如何竟成了杨广一样,杀兄弑父的畜生……

“你,你究竟是什么人?”

“我?我是助你改写棋局的神之一手。”

袁天罡自言自语道:“Killing your brother isn't the only way.”

李世民眼中充满疑惑:“什么开灵?什么雷位?天师,告诉我,刚才那个,那个是真的。”

袁天罡大笑:“你心有嗔念,这河图洛书神机便如你所想,怪不得别人。”

李世民头上渗出汗珠:“天师救我,如此禽兽之事,我宁不争这天下。”

袁天罡捋着胡须说道:“孺子可教,当世算上我,不同时间,不同来历,共有七位天时者。”

“天时者?什么人?”李世民不解。

袁天罡捂住自己的嘴巴,又举起青铜怀表:“二公子,贫道不能再言,泄露天机必遭天谴,你只需要谨防那些带着青铜怀表偷渡时间的赌徒。

其他人,只要你守住心中正道,觉醒后自然会助你逆天改命,不留千古骂名。”

李世民受天师指点,感恩不尽,袁天罡临行前将一卷《推背图》留下,驾车向西而去。

李世民望着远去的马车,耳畔传来天师最后的叮嘱:“二公子要将今日所见藏于心中,不能与任何人提及,你我分别之后,可借雁门之围北上,自有奇遇。遇事不决可依图行事。”

李世民向远去的车马挥手告别,呼喊着:“天师,一定要治好三弟。”

待背影消失在视野里,头脑中惊喜参杂着混乱,将《推背图》贴身放好,稍作调整,马不停蹄的奔向兴国寺。

兴国寺并非寺庙,虽然外观破旧,其中另有乾坤,地势平坦人烟稀少,距晋阳不足十里,天赐的藏兵之地。

李渊为了掩人耳目,将李建成在河东笼络的人才招揽在此处,多是些江湖豪客、朝廷追缉的要犯,刘弘基、长孙顺德、窦琮都曾是北齐、北周的旧将,或是遭迫害遇不公,或是在高句丽吃了败仗,不愿为大隋效命才沦为逃犯,在晋阳受唐公礼遇,深得李渊、建成厚爱。

李世民受命主持兴国寺操练军马,因他天资聪颖,家传射术青出于蓝,闲余向各路好手讨教招数,大伙看是李渊的公子,又聪明嘴甜有毅力,都将自己拿手绝技相授,久而久之世民会众家之长,得名师指点,练就一身好武艺。

李世民赶到兴国寺时,正见整顿军马粮草,便要领队出征,却被长孙顺德苦说拦下,告知唐公夺了他兵权,不准出晋阳。北上雁门由晋阳守卫的鹰扬府出兵。

李世民大失所望,正要回晋阳宫讨说法,一把被身边的年轻人挡住去路,回头一看原来是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