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带领村民成功歼灭元军小队后,村子里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但林羽深知,元军绝不会善罢甘休,更大的危机随时可能降临。他立刻组织村民进一步加固防御工事,加大手雷和弩箭的储备,时刻准备应对元军的报复。
与此同时,派往周边各村联络的村民陆续传回好消息,邻近村落听闻林羽他们的英勇事迹,备受鼓舞,纷纷表示愿意加入抗元队伍。抗元的力量如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可能是元军着急追寻宋朝流亡小朝廷抽掉了大部分兵力,无法应对遍地开花的小股反抗势力,两日来都没有元军来袭。这日,邻村村长亲自带着几位各地代表来到林羽的村子,一见到林羽,邻村村长便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地说:“林小哥,你们可给我们出了口恶气,我们村愿意跟着你一起抗元!”
林羽微笑着回应:“大家都是为了摆脱元军的压迫,理应团结一心。咱们一起商量商量,怎么把抗元的力量组织得更强大。”
众人围坐在一起,热烈讨论着联合抗元的计划。林羽说道:“我们要统一行动,各村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络机制,同时加强训练,提升战斗能力。”
一位邻村代表担忧地说:“林小哥,我们村子人少武器也少,怕是帮不上什么大忙。”
林羽思索片刻,说道:“大家互帮互助,你们收集原料,我们提供相应的武器。人少的村子可以负责侦查、传递消息,这样大家都能发挥作用。”
经过商讨,大家推选林羽为盟主,负责统筹抗元联盟的行动。但林羽明白,要彻底打败元军,还需要与更强大的抗元势力合作,文天祥的抗元联军便是关键。
此时,侦查小队传来重要情报:县城里原本有一千元军,一半外出收税,防务空虚。同时,在深山里发现了文天祥抗元联军的前哨部队。林羽决定亲自去联络宋军,寻求合作。
林羽带着几名精明的村民,带上新式武器和干粮,骑上缴获的马匹,历经半日艰难跋涉,找到了宋军前哨部队。宋军营地戒备森严,看到林羽等人靠近,士兵们立刻警惕起来。
林羽赶忙表明身份和来意:“各位军爷,我们是附近村子抗击元军的百姓,得知文丞相的抗元军在此,特来寻求合作。县城如今防务空虚,正是我们夺取县城的好时机。”
宋军小将杨二虎从众人后,走出来,上下打量林羽,见他们取下武器放在身前空地上,神色诚恳,听闻县城的情报知道这是个机会,看到手雷非常好奇,让军士到营地外按林羽指点试过手雷后,惊叹道:“你们竟能造出如此厉害的武器,太好了,快请进营帐内详谈。”
林羽详细讲述了村子抗击元军的经历,并讲述了手雷和消炎药的作用。他说道:“若能与贵军合作,里应外合夺取县城,必能壮大抗元力量。”
现在非常时期,宋军小将杨二虎拥有阵前专断权,思索片刻后,果断决定:“好,我率先锋营的全部五百骑兵与你们一同夺取县城。”
林羽大喜,与宋军小将杨二虎迅速制定作战计划。林羽组织了一支先遣队,挑选出熟悉县城情况且身手矫健的村民。同时,联系县城内饱受元军欺压、早有反抗之心的百姓作为内应。
当日下午半晌,先遣队和内应借着给元军送饭酬军的机会,顺利进入城楼。内应巧妙地引开城楼守卫,先遣队趁机出手,凭借着敏捷的身手和默契的配合,迅速控制了城楼,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发出太大声响,真正做到了兵不血刃。
林羽看到城楼上升起的信号,大手一挥,与宋军主力如潮水般向县城涌去。此时,城内元军得知城楼被占,顿时慌乱起来。宋军和林羽带领的义军趁势发动猛攻,元军在手雷攻势下节节败退。经过一番激战,宋军和义军成功占领了整个县城。
占领县城后,林羽立刻组织大家加强城防。他们用巨石和沙袋加固城墙,在城墙上增设瞭望塔和弩车,在城门处设置多层拒马和陷阱。同时,安排侦查人员密切关注外出收税元军的动向。
不久,外出收税的元军得知县城被占,急忙回援。林羽早己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当元军进入埋伏圈后,林羽一声令下,手雷齐发,弩箭如雨般射向元军。元军顿时阵脚大乱,手雷爆炸犹如天雷般的轰鸣声让元军和所乘军马晕头转向,很多军马发狂,甩下元兵逃亡去了,元军伤亡惨重,哀鸿遍野。宋军和义军趁势出击,将这股元军打得落花流水,成功阻击了他们的回援。
宋军将士大呼痛快,他们被元军大队骑兵围追堵截,犹如惊弓之鸟,从来没有在正面战场赢得这么轻松。宋军看向手雷的目光都变了,更是对研究出手雷的林羽等人更加敬佩。
成功占领县城并击退外出收税回援的元军后,林羽与宋军先锋营小将杨二虎都清楚,更大的危机如同汹涌的暗流,正悄然涌动并迅速逼近。元军一贯骄横跋扈,睚眦必报,此次遭受挫败,定会倾尽全力展开疯狂反扑。于是,一场争分夺秒、紧张有序的备战行动,在县城内紧锣密鼓地拉开了帷幕。
林羽与杨二虎迅速聚首,紧急磋商应对之策。杨二虎神情凝重,语气急促地说道:“林兄弟,元军此番定然不会善罢甘休,势必会调集大批重兵前来寻衅。咱们如果转移,元军骑兵迅速,必定会没于半途。我们必须即刻想出良策,增强自身实力,方能应对这即将来临的恶战。”
林羽深以为然,重重地点头说道:“杨将军所言极是。当下最紧要的,一方面要全力以赴加强城防,打造坚固壁垒;另一方面,得设法寻求更多援助。我计划让通讯兵引领咱们这边技艺娴熟的工匠,奔赴文天祥大帅的驻地,将手雷与消炎药的制作方法传授给他们,同时恳请文大帅尽快派兵驰援,县城的城墙太矮不利长期防守,手雷箭矢的储备也不多了,围城后必定得不到补充。”
杨二虎深表赞同,说道:“好!林兄弟果然大义啊,手雷与消炎药在战斗中功效显著,倘若文大帅的抗元联军能够掌握,必定能大幅增强我们的整体实力,反攻元军的日子不远了。”
商议既定,很快,宋军通讯兵带领两位手艺精湛的工匠,骑上健硕的军马踏上了前往文天祥部队的路途。与此同时,林羽与杨二虎全身心投入到县城防御的部署工作中。他们深知元军骑兵冲击力惊人,因此在城墙西周精心挖掘了数道又宽又深的壕沟,壕沟内密密麻麻地埋设了尖锐的竹签,壕沟外侧则星罗棋布地设置了大量拒马。城墙上,他们增设了众多瞭望塔和坚固的防御工事,把全部储备的手雷、箭矢、石块以及圆木等各类武器搬上城垛。
宋军见识到了手雷的巨大威力,惊为神器,对手雷视如珍宝。在战斗中,有宋军受伤,林羽拿出和村民一起制作的消炎药为他们处理伤口。宋军看到消炎药迅速控制住伤口感染,对其效果十分赞赏。
经过此次一役,宋军与林羽的义军开始全面合作。宋军提供军事训练指导,帮助义军提升战斗技能;林羽则将手雷制作技术和消炎药配方分享给宋军。双方互通有无,可谓军民一家亲,抗元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林羽及村民害怕元军报复,把林羽老母亲和村民家人都接到县城,安置在佛堂道观中。
林羽义军和宋军一起召集来更多的铁匠和木工师傅,寻找原料,力图制造更多的手雷和消毒用品。
然而,元军不会轻易放弃县城。他们得知县城被占和收税部队被阻击的消息后,一定会调集更多兵力,对县城发动大规模进攻。林羽和宋军小将杨二虎深知一场大战即将来临,他们一边继续加强城防,一边筹备物资,鼓舞士气,准备迎接元军的疯狂反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