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这是西游记?
你说这是西游记?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你说这是西游记? > 第27章 万寿山五庄观

第27章 万寿山五庄观

加入书架
书名:
你说这是西游记?
作者:
听风弄琴
本章字数:
9952
更新时间:
2024-11-30

“悟用,悟沙,那天的事情为师有一点不明白。”唐僧望着西下的夕阳说,“你们都没有喝下那个道士的茶吗?”

孙小汉明白唐僧这是在找补呢,赶紧回答:“师父,你没看见我后面吐了吗?师父你是知道的,你是人类,我是猴子,可能是因为我是猴子的原因吧,那个毒药的作用就变成了呕吐。”

他回想了下,确实,孙小汉后来确实吐了好多东西,但是刘悟沙又是怎么回事?唐僧又看向刘悟沙问道:“悟沙,你呢?”

刘悟沙只觉得汗流浃背,该不会那天随便用的搬运法,把自已那份弄到唐僧肚子里面了吧?刘悟沙结结巴巴回答:“师父,你是知道的,大师兄给了我的乌金杵是至阳至刚的辟邪之物,说不定就是我把乌金杵放在怀里的原因,让那个妖道的毒药失效了。”第一次学会撒谎的刘悟沙显然不明白什么叫逻辑通畅,理由恰当。

但是唐僧也不太在意,因为蜈蚣精被除掉了,自已还吃了毗蓝婆菩萨的三个药丸,也算是扯平了。

由于先前的一系列遭遇,使师徒三人偏离了大路,现在走的小路都是荒无人烟的地方。这些日子一路上都是吃野菜野果充饥,唐僧已经面泛菜色,口水直冒。刘悟沙已经好几次在半夜做梦的时候抱着乌金杵啃了。看到这样场景的唐僧甚至怀疑刘悟沙有某种怪癖。

孙小汉倒还好,他现在已经越来越适应这一具猴子的躯体了,野果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家常菜。再加上他的葵花玄妙真经修炼的不错,只要阳光充足,还能采集吸收日华化作能量,就连一直不能很好使用的霓昊剑也能偶尔用的顺手。唯独困惑孙小汉的就是,那个葵花盘的脸什么时候能恢复正常?原本指望黑夜神君帮帮忙,但是最近黑夜神君很少出来和他交流,准确的来说,自从上次古桐庵的事情过后,黑夜神君出来的频率低了很多。难道是因为那一缕灵气给了我,黑夜神君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还是说他教我使用皓月宝鉴的方法就是为了在我身体里躺平?孙小汉满心疑惑。

“师兄,师父,你们快看。”走在前面开路的刘悟沙喊道,“前面好大一座山啊。”

唐僧拉着个脸,用无聊的语气说:“悟沙,为师没有瞎,那么大一座山是能看见的,你不用这样大惊小怪。”

刘悟沙赶紧解释:“师父,不是这样的,你看,那山上有宫观呐,说不定我们可以去化一顿斋饭吃。”

说到斋饭,刘悟沙已经开始眼放金光了,就连唐僧,也开始连连咽口水。

“两位徒弟,我们快些前往吧。”唐僧拍了拍白龙马的屁股,“趁着时间还早,可以吃上一顿午饭。”

就在前几天,万寿山上,五庄观中,镇元子正在宫中交代事情。

镇元子正襟危坐,双目低垂道:“我收到元始天尊的邀请,要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可是最近我有一故人也要到来,故此我要留下两人,明月清风何在?”

“徒弟在。”两个小道童赶紧回答,“不知师父有何吩咐?”

镇元子接着说:“本来我打算带上所有弟子,但是又不能没有人招待我那故人,你们两人便留下来吧。”

明月清风心中十分不愿意,听讲混元道果的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就算自已两人听不懂,跟着去和大领导去混混脸熟,将来说不定也有机会晋升什么的。

镇元子这样的高人怎么能看不出明月清风的心思,仍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样子说道:“你们可不要看不起我这位故人,他可是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圣僧,号唐三藏。”

明月不解问:“师父,我们是太乙玄门,怎么会和一个和尚有交情?”

镇元子笑道:“哈哈哈,那唐三藏乃是如来的二弟子金蝉子转世。三百年前灵山广场舞大赛,金蝉子给我倒了一杯茶,算是有一份交情。如今他下凡历练,我应当礼尚往来。你们到时候要好好款待他,把人参果打下三个,两个给他,算是我的心意。一个嘉奖你们看守门户,招待贵客有功。”

清风明月听到这里喜笑颜开,管他什么唐三藏,唐六藏的,能吃上一个人参果那才是大造化。人参果,又名草还丹,那可是大地灵根人参果树结的果子。这人参果树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三千年一成熟,而且只结这么三十个果子。人参果不仅稀少,而且闻一闻能活三百六,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呐!这对于修道之人来说,简直就是至宝。

人参果树自开天辟地就在这万寿山上,后来镇元子得道,号称与世同君,在这万寿山开宗立派,建立五庄观,把人参果树保护起来,成为五庄观的至宝。镇元子依托着自已的伴生法宝地书和人参果树广收门徒,逐渐有了地仙之祖的称号。只不过镇元子极其抠门,这些人参果即便是他最喜爱的弟子,也极少能吃到,而且还是一个果子划开了许多人分食,即便是后来镇元子用仙法使人参果的成熟时间缩短了很多。因为大部分人参果都被镇元子送给了佛道两家的高层。

师父这样大方,看来是十分重视唐僧了。只不过,作为地仙之祖,与世同君,师父是十分受人尊敬的,别说倒个茶,巴结他的人数都数不过来,但师父可没有给人家都送上人参果。难道说,师父看中的是唐僧的真实身份,如来二弟子,金蝉子?明月清风的内心还是有些揣测的,不过他俩不会,也不敢说出来。

但是管他那么多呢,明月清风心里惦记着人参果,至于其他的,也不是他们该操心的,于是赶忙叩谢:“弟子一定守好宫观,招待好贵客,还请师父放心。”

镇元子满意的点点头:“这就是了,事情办好了,你们的功劳是头一份的。好了,你们现在先去打下两个果子,我带去给元始天尊。”

五庄观院中,众弟子毕恭毕敬站在镇元子身后,镇元子又叮嘱了明月清风一番,才带着一众徒弟飞上天空。

说回唐僧一行人,在唐僧一马当先的带领下,终于赶到了万寿山脚下。刘悟沙看着路边的石碑说:“原来这里是万寿山,上面是一个道观,叫做五庄观的。”

唐僧开心道:“佛道本是一家,我们快去吧。”

孙小汉观察了一番,说:“这真是好山好地方啊。”

唐僧问道:“悟用,这山好在哪里呢?”唐僧觉得孙小汉是不是发现了什么不好的地方。

孙小汉其实就是随口一说罢了,只不过因为这山中景色好,他观察了一番心情十分好,才感叹了一声而已,于是搪塞道:“师父,这山上树木成林,生长茂盛当然是好山。”

唐僧一时语塞,片刻后说:“悟用,这山确实好,但是你却没有说到点子上。”

孙小汉心想,不过就是随口夸一句,哪里有那么多道理的,所以随口又说:“那师父,你说说好在哪里?”

唐僧正经的说:“悟用,悟沙,你们看,现在已经是秋季了,别处的树已经开始落叶子了,但是这万寿山上的树却是春意盎然,郁郁葱葱,可见是一块充满生机的宝地。”

孙小汉听了,也觉得神奇,他仔细看了一圈,确实,这山上的大树不仅没有掉叶子的迹象,而且比别的地方的树更加高大。

这时候刘悟沙说:“师父,您也有一点没有说到点上。”

唐僧正在得意呢,结果被刘悟沙一说顿时有点下不来台。唐僧心里十分不爽,就显着你了是吧!不过刘悟沙却没有看出来唐僧的脸色变化,继续说道:“有句老话说十里不同天,不同的地方是有气候差异的,或许这里正是因为气候不同,所以树木格外茂盛一些呢。”

好在唐僧还是一个有度量的人,他觉得刘悟沙说的还是有道理的,于是说:“看来悟沙这些日子跟着为师确实是认真学习了,为师十分开心。”

刘悟沙摸着脑袋憨笑着,正要开口。孙小汉却打断他说:“是呀,师弟是老实了一点,但是有师父教导,还是很有长进的。”孙小汉虽然流失了一些记忆,但是那个世界的一些礼节还是记得的。当你的上司说你在他的教导下有长进的时候,你最好夸他教导有方,不然你就等着穿小鞋吧。

师徒三人穿行于林间,只觉得这山中的树木都透露出不一样的气质,使人心旷神怡,似乎就连空气都格外香甜。

不知不觉,三人来到五庄观门前,只见门口挂着一副楹联,上书: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唐僧感叹一句:“这楹联大气磅礴,可不知道这主人是什么人物了?”说罢便叩了几下门,叫道:“贫僧与两位徒弟路过宝地,前来叨扰。”

明月清风听得有人叩门,又自称贫僧,想必是唐僧来了?于是隔着门说:“我家师父不在,故此要多问一句大师法号。”

唐僧答道:“贫僧唐三藏,叨扰了。”

明月清风一听,赶紧开了门迎接道:“长老辛苦了,只因家师不在,才有此一问,还请长老见谅,快快请进吧。”说着,明月清风迎着唐僧师徒便进了院中。

唐僧先是到大殿中参拜,却只见那殿上只供奉天地二字,十分奇怪,便问道:“这大殿之上为何只供奉天地二字,却不见供奉三清四御,诸天神仙呢?”

明月给唐僧奉上茶说:“长老有所不知,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属于平辈,怎么能供奉呢?至于其他的晚辈,还受不得我师父的香火呢!”明月脸上都是得意之色。

唐僧听了心里只觉得说大话,你家师父要是这么厉害,怎么不见有人供奉你家师父?但是身在他人屋檐,自然是要低头的,唐僧岔开话题道:“果然是与众不同。只是我还不知道尊师法号,还请告知。”

明月道:“家师乃是镇元大仙。”

唐僧并没有听说过,但是为了表示尊敬,还是礼貌道:“原来是镇元大仙,久仰久仰,只可惜你们师父不在,我不能得见真容,真是可惜了。”

清风仰着脸:“确实可惜,我师父去了上清天弥罗宫,听元始天尊讲混元道果了!”

孙小汉只当是这两个小道童趁着大人不在,在这里唬人,便笑着说:“这样说的话,你们的辈分岂不是很高?见到三清只用叫叔叔?”

其实明月清风只是看起来是小道童,实际上都有一千多岁了,以孙小汉的年纪来算,叫一声老祖宗都可以的。

明月只当孙小汉是唐僧路上收服的乡野小妖,不跟他一般见识,笑眯眯说:“这也不敢,我们是师父最不成器的弟子,哪里能高攀呢?”

清风就不客气多了,虽然没有直接回呛,但是也冲着孙小汉翻了一个白眼。

刘悟沙倒是想起,以前在天庭时好像是听说过镇元大仙的,只不过镇元大仙与玉帝走动较少,与三清关系近一些,所以他在玉帝身边也只是耳闻,不知详情。他悄悄杵到孙小汉耳边说:“师兄,好像是有个镇元大仙的。”

孙小汉盯了刘悟沙一眼,又看着两个道童对唐僧挺殷勤,对自已两人却不冷不热,心想真是看人下菜碟,索性就站在一旁也不吭声。

唐僧恭恭敬敬对着天地两字上香参拜后,明月清风又带着师徒用过斋饭,安排住处,好一顿忙活。

“好在我们留了个心眼,把唐僧和他徒弟的房间分开安排,不然这人参果还真不好给他。”清风抱怨道,“你看看那两个徒弟,一个乡巴佬小妖怪,一点礼貌都没有。一个看着高大帅气人模人样,却是个憨头憨脑的傻子。”

明月安慰道:“你也别生气了,师父要我们招待好他,我们把果子给他就成。最主要,咱们还能吃上一个,这是多大的造化?这么多年,你见过哪位师兄吃到过这么多?”

说到这里,两个人抿嘴笑起来。确实,镇元子这次真是下了血本的。

“唐长老,这是我师父特意交代送给您的人参果。”明月把托盘递到唐僧跟前说。

唐僧只见那托盘上盖着块薄纱一样的东西,也不知道他们说的人参果究竟是什么东西,便道谢说:“多谢两位,也请代我谢过尊师。”

清风也不客气,把那盖着的薄纱一样的东西一揭,那盘中有两个肉色的果子,大约有手掌大小。唐僧大惊失色,急忙推开道:“哎呀,哎呀,太平年代,怎么你们还要吃人呢,还是这小小婴孩,作孽作孽。”

明月忙笑着解释:“长老您误会了,这就是果子,是我们这树上结的。”

清风心里嘲讽道,原本以为是大唐来的高僧,没想到也是土包子一个,连仙家宝贝都不认识。只不过碍于师父的吩咐,还是客气道:“唐长老,你看,这就是果子。”说着用手掰开一个,只见粉色的汁液流淌出来,并伴随着一股清香。

唐僧伸着脖子看了看,喃喃道:“果然是果子,是贫僧见识浅薄,那贫僧就谢过两位了。”

清风着急自已那份呢,见唐僧接受了,便让明月放下果子,并说:“唐长老慢用,我们就先出去了。”

看着两个童子走了,唐僧赶紧叫来了孙小汉和刘悟沙。

“悟用,悟沙,这是他们送来的说是人参果。”唐僧指着盘里的人参果说,“为师想着我们三人一同分吃了吧。”

刘悟沙喜出望外:“师父,这可是宝贝呀。”

唐僧疑问道:“为什么呀,就因为长得像人?”

孙小汉也问:“这是什么宝贝?”

刘悟沙说:“我还在天宫的时候,听说过有一种十分神奇的果子,叫做草还丹,和蟠桃一样是仙果。那果子是镇元大仙的宝贝,又叫人参果,只是我从未曾见过,不知道是不是就是这个了。”

孙小汉唐僧听了也觉得神奇,于是决定赶紧尝尝。正好唐僧吃了那个整的,另一个掰开的就刘悟沙和孙小汉一人一半。师徒吃完,只觉得神清气爽,身上多日来的疲惫都一扫而空,甚至比往日更加精神百倍。

在回房间的路上,孙小汉悄悄对刘悟沙说:“这样好的果子,我们一人一半着实不够,要是真的像蟠桃一样,我们不如悄悄去摘几个吃,也好增进修为,路上好保护师父。”

刘悟沙却道:“师兄,不告而取是为偷,我们不能干这样的事情。”

孙小汉笑了笑说:“嘿嘿,我就是开玩笑的,为了试探一下你,我们回去睡觉吧。”

两人并肩走过,正好明月清风不声不响出现在后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