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穿啦,在古代发家致富
全村穿啦,在古代发家致富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全村穿啦,在古代发家致富 > 第27章 耶!成功的拿到户籍

第27章 耶!成功的拿到户籍

加入书架
书名:
全村穿啦,在古代发家致富
作者:
第36只猫
本章字数:
4282
更新时间:
2025-04-01

陈叔西人被请到了厅堂中,打量了一圈儿,这是一座两进的院子,经过大门就是见客的厅堂,厅堂里面的布置也比较简朴,摆了一张八仙桌,几张扶手椅,墙上挂了几幅字画。

王主簿进门先拱了拱手道:“不知几位贵客到来,有失远迎!”

双方见礼之后分主宾坐下,陈叔打开一个礼盒,露出上好的人参道:“听说府上老夫人身体有疾,特意备了薄礼。”

王主簿一看大喜,为了找这人参他可没少费力,一般人参都在东北那边,他们这边本来就比较少,而且好的都是进献给了皇家,平民百姓就是有银子也很难买到。

王主簿道:“不知有什么地方我能帮的上忙。”

陈叔道:“我们听说县衙最近正在登记户籍,我们村原来是龙溪村的村民,只是当年都迁往外地了,外地的光景也不好了,我们一合计,就打算迁回原籍,王主簿可听过龙溪村。”

王主簿摸了摸胡子道:“龙溪村,我还是有点印象的,好像是好多年前是有这么一个村子,但是村子里的人慢慢都迁走了,村子也就没人了。”

陈叔道:“正是,我们就是以前龙溪村的村民后代,这不,人讲究落叶归根,我们还是想迁回龙溪村。”

王主簿道:“行,你们迁回来也是为我们县的人口增加做出了贡献嘛,我到时候在县志上把龙溪村的信息给写上,对了,你们有人员名单吗?”

陈叔赶紧奉上人员名单,因为张笑会经常统计村里的各项数据,手机就有备份,昨天张笑从手机备份里抄出来了,不过,她只能写简体字,而且毛笔一下去就是一个黑团,还是花了二十文钱从街上请了一个给人代写字的秀才重新抄写了一遍。

王主簿将名单展开仔细看了看,大部分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老人,年轻的都没几个,他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是也觉得都是老人,也更放心。

王主簿第二天去县衙,先去堆放文书的房间,将龙江县的县志找出来,将龙溪村的信息加上,然又找到张文书,将名单给张文书道:“把这份名单也登记了,都登记在龙溪村吧。”

张文书接过名单:“龙溪村,我们龙江县以前没有这个村呐。”

王主簿将县志摊开给张文书道:“有的,只是龙溪村的村民迁出去过,龙溪村就被人慢慢忘记了,你看,县志上还有他们的信息。”

张文书抓抓脑袋:“那我现在就加上。”王文书不记得有这么一个龙溪村,但上官说有那就有吧。

于是张文书就按照王主簿的单子将龙溪村的人一一登记,并且将他们都归入了龙溪村。

第二天陈叔他们又一次拜访王主簿,王主簿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并告诉他们己经成功入籍。

几人大喜,他们终于是有身份的人了,可以合法的做生意开铺子了。

陈叔感谢:“一切都托主簿的福。”

王主簿是一个大孝子,也非常感激他们能救回他老娘,知道他们还有一根人参之后,就做了中间人,将那根人参卖给了寿福堂。

有王主簿的牵线,寿福堂将价格略往上抬了抬,卖了七百两银子。

西人喜滋滋的收好银票,他们龙溪村集体也算是有一笔小钱了。

一件大事办完,众人心里就轻松了,准备买些东西回家了。

先去布店,买了一批灰蓝色的布,这做衣服的布和窗帘布还是有很大区别的,而成衣又太贵,还是买布回去慢慢做,这次不赶时间,给村里人一人做一套古装,以防万一。

在去了一趟油店,打了十斤油,张笑她们吃油是吃惯了的,这就是基本生活物资,再怎么样也不能缺油吃吧,油铺里有菜籽油、豆油和芝麻油。

芝麻油最贵,要三百文一斤,最后让陈叔决定。

陈叔:“还是买菜籽油吧,菜籽油我们吃的惯,以前我们那边也种过油菜籽,那时候还要把油菜籽背到供销社去榨油。”

其他三人对这方面缺乏常识,陈叔经验更丰富,他说买菜籽油那就买菜籽油。

买完菜籽油之后,林琳问道:“还要买啥?”

张笑道:“蜡烛,村里没有蜡烛了,村里老人多,晚上黑灯瞎火的,还是要有照明的东西才行。”

就问油铺的伙计:“城里卖蜡烛的店在哪里?”

油铺伙计看了看几人:“你们买蜡烛照明?”

张笑看伙计脸上的神色有些奇怪,就问道:“难道这里没有照明的蜡烛。”

伙计边收拾铺面边道:“那是有钱人家用的,一根蜡烛要八十文,我看你们也不像......”后面的话没说出口,这几人穿的普普通通的,背的也是竹编的小背篓,不像有钱人,竟然买蜡烛照明,真是钱烧的慌,有买蜡烛的钱还不如买芝麻油。

几人一呆,又犯了缺乏常识的错误。

张笑问道:“那不买蜡烛,还能有啥照明的东西。”

油铺伙计也是下面村里的人,好不容易在城里找到一份油铺伙计的工作,有空还是要回村的,就说道:“晚上就睡觉嘛,这样就不需要照明了,如果实在需要光亮,打一个火把就好了......”。

看着前面几人越睁越大的眼睛,又改口道:“你们去前面的铺子里,买几个灯盏,再打一点豆油,把豆油放入灯盏就可以点灯了。”这几人怎么连这些都不懂?伙计摇摇头。

三人一起看向陈叔,意思是我们不知道,你也不知道灯盏吗?

陈叔可冤枉了,他很小的时候是照过煤油灯,可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早就习惯了用电灯,煤油灯压根儿就不在他的记忆里了。

陈叔轻声咳嗽了一下:“那啥,再买十斤豆油吧。”

最后,又加了十斤豆油,去买了十几个灯盏,大采购终于差不多了。

张笑看着这一大堆东西:“我们买一辆马车,算了,还是买一辆牛车吧,这东西太多了,再说以后也能用上。”

几人点头,又花了二十两银子买了一辆牛车。

将东西装上牛车,终于可以回村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