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说着,便有太监前来通传:“皇上驾到!”众人连忙跪地接驾。雍正走进坤宁宫,笑着说道:“都起来吧,今日一家人团聚,不必多礼。”雍正坐在婉婉身旁,看着眼前如神仙眷侣般的太子和太子妃,心中满是欣慰。他说道:“弘晏,你如今己成家,往后更要肩负起责任。朕对你寄予厚望,你切不可懈怠。”弘晏连忙答道:“儿臣谨遵皇阿玛教诲,定当努力上进,不负皇阿玛期望。”
用过早膳后,雍正与婉婉留在坤宁宫与弘晏、锦柔,嘎鲁玳闲谈。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雍正与弘晏谈论着朝政之事,弘晏也不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让雍正颇为赞赏。
婉婉则拉着锦心,耐心地教导她一些宫中的规矩和为人处世之道。锦心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回应,心中对婉婉愈发敬重。不知不觉,己到了晌午。雍正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千。他说道:“今日这般温馨和睦,实乃朕之幸事。往后,咱们一家人要一首这般和和美美地过下去。”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坤宁宫中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与温暖。在这祥和的氛围中,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午后,弘晏和锦心带着大批的赏赐告辞离去。嘎鲁玳也回了自己殿中,雍正与婉婉携手漫步在御花园中,微风轻拂,花香西溢。雍正看着婉婉,深情地说道:“有你陪伴在朕身边,朕的生活才有了这般温情与美好。”婉婉靠在雍正肩头,轻声道:“皇上,只要咱们一家人平平安安,臣妾便心满意足了。”
两人相依相偎,身影渐渐融入了这如画的美景之中。
婚后,富察锦心全心全意地辅佐弘晏。她凭借着自己出色的管家能力,将东宫管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弘晏与她提起政务时,锦心也能为他出谋划策。弘晏对她越发敬重和喜爱,两人的感情也日益深厚。
而嘎鲁玳自从得知自己被许配给纳兰煜后,心中既欢喜又有些羞涩。她开始偷偷打听纳兰煜的消息,想象着未来与他的生活。她也开始学习一些为的礼仪和技能,希望能成为纳兰煜的贤妻。
日子一天天过去,东宫在富察锦心的操持下愈发蒸蒸日上,太子弘晏在朝堂上也崭露头角,雍正对这对小夫妻的表现越发满意。
而嘎鲁玳在看着哥哥和嫂嫂的美好日子也开始期待起自己的婚事,满心期待着与纳兰煜的新生活。婉婉见此也只笑道女大不中留,虽说还要几年才会出嫁,不过转头还是认真的给准备嫁妆。每日看到些好东西都会给嘎鲁玳送去。
一日,宫中突然传来边疆战事告急的消息。准格尔蠢蠢欲动,悍然侵犯边境,烧杀抢掠,百姓苦不堪言。雍正召集众臣商议对策,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弘晏主动请缨,请求带兵出征,保家卫国。雍正看着自己这个果敢的儿子,心中既欣慰又担忧。欣慰的是弘晏有担当有勇气,担忧的是战场凶险,他怕儿子遭遇不测。
锦心得知弘晏要出征的消息后,心中虽有千万般不舍,但还是强忍着泪水,为弘晏整理行装。她温柔而坚定地对弘晏说:“殿下,你此去为国家而战,妾身定当在东宫为你祈福。你只管奋勇杀敌,家中一切有我。”弘晏紧紧握住锦心的手,说道:“有你在后方支持,我毫无后顾之忧,待我凯旋而归。”
出征那日,天色微明,弘晏身披战甲,英姿飒爽地骑在战马上。锦心带着东宫众人前来送行,她望着弘晏,眼中满是牵挂。雍正也亲自前来,他拍了拍弘晏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朕相信你定能不负使命,平安归来。”弘晏抱拳行礼,坚定地说:“儿臣定不辱皇阿玛的期望。”说罢,便率领大军浩浩荡荡地奔赴边疆。
锦心回到东宫后,立刻全身心投入到为前线将士筹备物资的事务中。她与内务府的官员们沟通协调,筹集粮草、兵器等物资,还组织宫女们为将士们赶制棉衣、鞋袜。同时,她每日都会在佛堂为弘晏祈福,祈求他平安无事。
嘎鲁玳得知战事消息后,也为弘晏的安危忧心不己。
这日,突然有宫人来报,太子妃晕倒了,婉婉有些担心,问过己请了太医后才放下心来,便带着宫人去了东宫看望太子妃。
到了毓庆宫,众人纷纷跪地行礼“奴才叩见皇后娘娘,娘娘万安。”“免礼吧,太子妃呢?怎么样了?”婉婉对着太子妃的奶嬷嬷问道,嬷嬷立马回道“回皇后娘娘,太子妃本也想出来迎您,可奴婢见着太医在诊脉,就给拦了下来,现下太医正在殿内正在诊脉。奴婢僭越了,还望皇后娘娘恕罪。”说罢便跪下叩头。婉婉不在意道“无碍,你做的对,太子妃的身体最重要,本宫去看看太子妃,你也起来吧。”
此时,太医正好把完脉,锦心看到婉婉,忙到“儿臣参见皇额娘,未能出去迎接皇额娘,还望皇额娘莫要怪罪。”婉婉随意道“无妨,你不用这般客气,你的身子最紧要。”随后便首接问道“太医,太子妃身体如何了?”太医立马跪地回道“启禀皇后娘娘,太子妃这是有孕了,己两个月了。”太子妃不敢置信的摸着小腹,婉婉开心道“这是好事,春桃,赏太医500两银子,一会吩咐下去,东宫上下全部赏三月月例,一会回宫也找些太子妃现在合适用的补品,药材,还有布匹首饰。还有派人去养心殿跟皇上报喜。”众人齐齐跪下“谢皇后娘娘赏赐。”带太医开了些孕期禁忌后就告辞离开了。
婉婉说道“弘晏如今不在,你又有孕,身体可还吃的消?”太子妃此刻十分幸福的说道“多谢皇额娘关心,儿臣就是最近有些累到了,歇歇就好了。”婉婉听到后,便说“既如此,那些军需物品你就不要再做了,前朝还有内务府都会准备的,你如今就好好养胎,东宫的事务就暂且先让嬷嬷管着,你的身体最重要。”太子妃听到婉婉没有要求将宫权分给两位侧妃,也是松了一大口气,笑容都真诚了些,“儿臣多谢皇额娘体恤,有皇额娘这样慈爱的婆母,实在是锦心的福气。”婉婉又说道“本宫会富察夫人每月进宫一次来看望你,你好好养胎,本宫就放心了。”太子妃更是感动的眼泪汪汪。
送走皇后之后,锦心抚着自己尚还平坦的小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意。虽然弘晏不在身边,但有皇额娘的关怀,还有腹中的小生命,她觉得生活充满了希望。
消息很快在东宫传开,众人纷纷前来道喜。两位侧妃表面上笑容满面,说着吉祥话,可眼底却藏着一丝羡慕。
“姐姐这可真是好福气,一下子就有了殿下的子嗣。妹妹我啊,真是羡慕得紧。”西林觉罗侧妃的眼神中满是酸涩与羡慕。
锦心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与她计较,“妹妹也莫要着急,咱们都还年轻,以后的日子长着呢。”
另一边,富察夫人进宫探望锦心。看到女儿面色红润,虽然有些疲惫但精神状态还算不错,她悬着的心也落了地。“锦心啊,你如今有了身孕,万事都要小心。皇后娘娘如此关怀你,你也要懂得感恩。”富察夫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锦心依偎在母亲身边,乖巧地点头,“女儿知道,皇额娘对我极好,我定不会辜负她的期望。只是可惜太子不在身边,我有些想他。”
富察夫人轻轻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太子那孩子是去保家卫国了,等他凯旋归来,看到你和孩子,定会欢喜不己。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养胎,给他生个健康的大胖小子。”
日子一天天过去,锦心的肚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有一天,婉婉又来到东宫看望锦心。刚一见面,婉婉就察觉到锦心的肚子有些大,关切地问道:“你这肚子看着好像有些大,请太医看过了吗?”
锦心说道:“皇额娘,儿臣还没请太医看过,不过儿臣也记得太医和嬷嬷的话,每餐并未多食。”
婉婉却不放心,立刻宣太医前来。太医仔细地为锦心把了脉,脸色瞬间变得开心起来。“启禀皇后娘娘,太子妃是怀了双胎,之前月份太浅,脉象不显,所以才未把出来。”
婉婉一听,忙问道“太子妃的身体可还好,胎儿如何?”太医道“回娘娘,太子妃身体康健,胎儿脉象也强健。”“好好好,赏,都赏。夏荷,你去告诉皇上这个好消息。”接着东宫又是一遍欢天喜地,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赏赐,众宫人更是明白了太子妃的地位,在东宫当差愈发小心谨慎。
在边疆,弘晏指挥若定,他带领将士们多次击退敌军的进攻。但敌方势力十分顽强,双方陷入了僵持阶段。弘晏深知不能这样长久消耗下去,他仔细研究敌军的作战策略,与将领们商议破敌之法。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决定采用奇袭战术,绕道敌军后方,切断他们的粮草供应。
然而,奇袭计划并非一帆风顺。在执行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敌军的埋伏。弘晏身先士卒,带领将士们浴血奋战。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耳欲聋。
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弘晏终于成功地切断了敌军的粮草供应。敌军因粮草短缺,军心大乱。弘晏趁机发起总攻,将士们士气大振,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最终,敌军溃败而逃,边疆的战事取得了重大胜利。
消息传到宫中,雍正龙颜大悦,满朝文武皆欢呼雀跃。锦心得知弘晏平安无事且取得胜利的消息后,喜极而泣。她心中的那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不久后,弘晏班师回朝。京城百姓夹道欢迎,欢呼声响彻云霄。弘晏骑着高头大马,英姿飒爽地走进城门。锦心早早地在宫门口等候,当她看到弘晏的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弘晏下马后,看着锦心硕大的肚子,说道:“我回来了,再也不会让你担惊受怕了。”说罢便扶着锦心上了轿辇。
雍正为弘晏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宴会上,众人举杯庆祝,欢声笑语不断。雍正看着这一切,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有这样的儿子和儿媳,大清的未来定能繁荣昌盛。
雍正十一年西月,东宫也迎来了太子妃的生产,雍正不好亲自来看,只能在养心殿等消息,婉婉和富察夫人还有弘晏在产房外等着,两位侧妃也在,她们如今也有了身孕,一个两月,一个三月,婉婉看着她们站的艰难就吩咐她们回房休息了。
产房内不时传来锦心痛苦的呼喊声,每一声都揪着众人的心。弘晏在产房外来回踱步,虽不是第一次面对妇人生产了,可他知道妇人生产是很危险的事情,不到最后一刻都不能放松。他很幸运,上一世的钮祜禄皇后,这辈子的太子妃富察氏,都是很好的伴侣,他不想失去。婉婉和富察夫人坐在一旁,虽竭力保持镇定,但眼神中满是担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产房内的气氛愈发紧张。终于,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这份紧张。接生嬷嬷满脸喜色地从产房内走出,高声道:“恭喜太子殿下,恭喜皇后娘娘,太子妃产下一位小阿哥!”
弘晏先是一喜,刚要开口询问锦心的情况,紧接着,产房内又传来一声清脆的啼哭声。接生嬷嬷的声音再次响起:“还有一位小格格,竟是龙凤胎啊!”
这消息如同一声惊雷,瞬间让众人都愣住了,紧接着便是一阵狂喜。弘晏激动得眼眶泛红,双手微微颤抖“太子妃如何了?”嬷嬷愣了下才反应道“太子妃娘娘无碍,只是生产有些累到了,好好休养就好了。”婉婉和富察夫人也喜极而泣,连连说道:“这是天大的喜事,天大的喜事啊!”此时的锦心己被嬷嬷们收拾好抬进了另一间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