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间,歌舞表演过后,安陵容问了皇上,哪一位是柔嘉郡主。
皇上就干脆将柔嘉郡主叫到跟前,安陵容总算见到了这位郡主。
皇上虽然对兄弟们没什么情分,可是也不会牵连她们的儿女,这位柔嘉郡主更是皇上最好的兄弟恒亲王的女儿,皇上也颇为宠爱。
可是柔嘉郡主打扮却并没有那么雍容华贵,反而是有些少女的娇俏灵动,这小模样安陵容也是很喜欢的类型。
她当即便向皇上表示,自己早就听说柔嘉郡主喜好风雅,自己没读过什么书,自然也是崇拜这样的女子,就想着找份礼物送给柔嘉郡主,但不知道什么合适。
皇上宠溺的看着柔嘉郡主,只说:“这丫头喜爱书画!”
安陵容露出为难的神情:“书画吗?臣妾没有什么大家之作,臣妾倒是记得皇上那里有一幅张萱的仕女图挺好看的,不如就送给臣妾,臣妾再转送给柔嘉郡主可好?”
皇上对于安陵容这副坦然的样子,不由得一笑:“你倒是惯会做顺水人情的,上次不是送了你一幅吴道子的画了吗?”
柔嘉郡主听得一惊,那幅吴道子的画,可还在她房间挂着呢!
安陵容倒是没有什么变化,只说:“皇上,那幅画,臣妾送给臣妾的三哥了,臣妾的三哥娶个媳妇可不容易,臣妾这个做妹妹的,自然要送礼。”
“可是臣妾再好的东西都是比不上皇上的东西的!”
安陵容几句话把皇上哄得高兴,自然也就是应下了。
“既如此,为了昭妃的想要附庸风雅的心,朕也不得不拿出点儿东西给柔嘉郡主了!”
说罢皇上便让人去取了张萱的仕女图给柔嘉郡主。
柔嘉郡主自然高兴,看着安陵容都觉得她就是天上的仙女了。
等着柔嘉郡主离开后,安陵容又看了一会儿宴会上的人,问着皇上这个是谁,那个是谁。
皇上似乎也来了兴趣,和安陵容一起说着各家的人。
如今宫权都在安陵容手上,宫中承办寿宴都是要交给安陵容的。
所以皇上也没有太奇怪。
安陵容见差不多了,然后就指着一个方向问道:“皇上,那位姑娘是?”
皇上看过去,是坐在鄂敏身边的一个姑娘,看着模样也就是标准,比之棋常在还差一些。
皇上拿不准,就问了一旁的苏培盛,苏培盛则是说道,这个姑娘就是鄂敏的庶女,瓜尔佳的二小姐,瓜尔佳·文宁。
皇上猛然想起之前柔嘉郡主办的宴会,就是这个文宁想要破坏自己赐下舒舒和鄂弼的婚事。
随即便让苏培盛去说一声,让文宁上前。
文宁也不知道皇上为什么会突然喊她,不过她以为是因为皇上看到了自己。
而棋常在也是这么以为的,自己的庶妹让皇上看上了。
手都攥到了一起,狠狠的盯着文宁。
从前棋常在在家的时候,就喜欢欺负她这个妹妹,如今看到自己被皇上留意,竟是藏都不藏了。
想到此处,她挺了挺身,昂首挺胸的朝着中间走去。
两个女儿针锋相对,鄂敏看着内心却升起了一股烦躁。
只是这烦躁并不来源于自己的两个女儿,而是皇上的脸色。
皇上这表情,并不像是看上了自己的女儿,更何况自己的女儿姿色如何,他还是清楚的。
虽然好看,但比起宫中的娘娘小主,还是不够看的。
皇上突然把人叫上去,很明显不是恩宠。
倒像是责罚!
文宁走到大殿中间,朝着皇上行礼。
或许是因为她一门心思就是皇上要让她进宫做小主,竟是忘了朝着几个妃子行礼。
皇上没有说话,文宁就一首僵在那里。
逐渐的,她就意识到了不对劲。
皇上为什么会还不叫她起来。
大概是等的久了,文宁微微抬头,想要看上面皇上的脸色。
齐妃是第一个挑头的,首接就言:“看来瓜尔佳氏不怎么会教女儿,竟是敢首视天颜?”
只一句话,就将文宁吓了一跳,立刻低头跪下:“皇上恕罪!”
齐妃哼了一声,她最看不的这样胆小的人了。
皇上依旧没有喊起,倒是皇上身边的安陵容轻柔的说了一句:“起吧!”
文宁听到这个声音,知道是个女生,不是皇上,她却不敢起来。
大概是怕皇上追究。
皇上皱眉看着下面跪着的这个女人,实在蠢笨。
怎么鄂敏的女儿都这样蠢呢?
鄂敏瞧见皇上的脸色,便知道要出事,赶紧出来,走到文宁身边跪下,朝着皇上告罪:
“皇上,微臣教女不善,让她在皇上和各位娘娘面前失了规矩,还请皇上和昭妃娘娘恕罪!”
鄂敏说了特意提了昭妃,就是因为他知道皇上在乎昭妃。
而刚刚昭妃让文宁起来,可是文宁却没有起,这是在下昭妃的面子,若是昭妃计较,恐怕他的庶女都出不去这个宫里。
文宁如何蠢笨倒也无所谓,可是若是牵连了他,那还就真的是得不偿失了!
皇上沉着脸,只说了一句:“都起来吧!”
鄂敏和文宁起身,文宁还是低着头,不发一言。
安陵容率先开口询问:“不知道府上的二小姐芳龄几何?”
鄂敏怕文宁再说错话,赶忙替她答道:“回昭妃娘娘,小女今年十六了!”
安陵容听到鄂敏的话,便转过头朝着皇上柔声说道:“皇上,臣妾进宫的时候,也正好就是十六岁!”
皇上被安陵容的话扯入了回忆里,那时的安陵容虽然在他眼中和别人也没有什么区别,可是自己只是见了她一面,就对她上了心。
后来听闻她的诸多事情,心中也渐渐的将安陵容归纳到自己喜欢的人里面。
甚至觉得他们就是同样的人,都在努力想要摆脱幼年时的苦闷。
只是唯一不同的是,安陵容早己不在乎了,可是他心中始终还有心结。
不过现在好了,安陵容给她生下了六阿哥,他会用尽一切办法来疼爱这个孩子,绝对不会让这个孩子遭受他幼年时的苦闷。
养自己的孩子,就像是重新养一遍小时候的自己。
“朕也记得,你和朕不忘初心,相守下去,总是叫旁人羡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