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今日盖宅子那边休息,李越便没去幺叔家,留在家里读书。
江文秀叫了李越套马车,把两小丫头送去了村长家,让村长看着。
主要是现在杨婶子和赵嫂子要忙着处理制香的材料,没时间再帮她看人。
反倒是村长闲一些。
本来想首接出发县里,结果何长贵又说他得回去拿银子。
江文秀只能让李越赶着马车去了三溪村何长贵家门口。
何长贵进了院子后,江文秀和李越等在外面,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又听到里面传来争吵声。
江文秀从车厢里出来,想敲了院门进去问问,这是后悔了吗?
李越示意她别急,低声道:“为了铺子过户到谁头上在闹。”
江文秀顿时来了精神,也不进车厢了,贴到院门口去听。
先是听到一阵争执,都是妇人吵架的声音。声音太杂乱,听不清楚。
然后就听见何长贵中气十足的声音,“都给老子消停些,谁再吵,就滚出去。不是想分家吗?老子就如了你们的愿。”
然后便没听到声音。
江文秀心道:这下该何长贵抖起来,有了铺子吊着,他几个儿子谁愿意分家?想来何家又回到了何长贵说一不二的局面。
江文秀觉得他那几个儿子争也没用,依何长贵的德性,那铺子必定是过户他名下。
又等了一会儿,何长贵便黑着脸出来了。
不过,不是他一人,他身后还跟着大儿子和二儿子。
何长贵见到江文秀,扯出一个笑容,“江家丫头,他们俩去县里有事,你顺便捎带一下,我们回来便不坐你的马车。”
江文秀能说什么,只能笑着应下,“不妨事,那快上马车吧。”
她心里门清,何长贵这两个儿子是都不放心何长贵。
他二儿子必定和其他几个小儿子统一阵线,生怕何长贵把铺子过户到老大名下。
老大又担心,若不跟去,老父亲被老二忽悠。
李越心情不怎么好。
何长贵一个老头就算了,他两个儿子虽然年纪也不小,但非亲非故,江文秀这还怎么进车厢?
江文秀首接坐到了李越身边,对着李越笑颜如花,“我跟你坐前面,走吧!”
李越顿时心情大好,柔声笑道:“嗯,我走慢些。”
果然,一路上李越走得不慌不忙。
他不急,何长贵急呀。
就说你这到底是马车还是牛车。
不是,何显荣家的牛都比你这马跑得快。
为此,何长贵催了不止一次,“越小子,你就不能快些?明日端午,说不定今日县衙的人会早下值。若是赶不上可怎么办?”
李越不客气地回道:“你急什么?这会儿还没到中午呢。马跑快了风大。”
何长贵也没想明白,风大就风大呗。
你若担心这个,那你买马车做什么?不是浪费银钱吗?
不过,被李越怼了两回,他也不好再催。
一行人就这样慢悠悠的,在午时以前赶到了县衙。
有明泰叔这个熟人在县衙当差,办理过户倒是很快。
何长贵肉痛地拿了银子给江文秀。
这是买铺子的银子,但过户还需要工本费。
这个两人没商量。
这会儿,谁也不愿意吃亏,最后一人出了一半。
铺子果然是过到何长贵名下。
整个过程,何长贵两个儿子都盯得紧。
办完后,何长贵便小心翼翼地拿着本本,带着两个儿子自行离去。
两人依旧没有提三溪村的何氏村民。
江文秀等人离开,这才掏出二两银子递给李明泰,“劳烦明泰叔帮我给刚才那两位帮忙办理契书的大哥。今日麻烦他们了。”
李明泰也不客气,大方接过。
虽然今日能早些下值,但李明泰要等到午时过后。
江文秀和李越既然来了县里,自然要去接李星辰几个。
正好,书院下午也不上课。
两人便去书院接了李清、李浅、李星辰和李星旭。
然后去如意酒楼吃了午食。
自然是江文秀请客,今日卖了铺子给何长贵,心情大好。
还跟李越喝了两杯。
吃完午食,又去县衙接了李明泰,一起回李家村。
李清和李浅给了李越书院关于院试的笔记,包括夫子押的题等。
端午节过后的第五日,宅子完工。
江文秀决定过段时间再搬进去,先去县里打了些家具。
此后,李越安心准备院试,江文秀教导两孩子,制香,日子过得平稳。
五月二十,到了送货的时候,江文秀和李越去了府城。
方管事先让人帮忙下了货,才对两人说:“去江南的商队前几日就回来了。你们村那两款香很是畅销。”
江文秀听了,心下一喜。
这样一来,这门生意就能做大。
通过商队带去各地,她虽然需要让出一部分利给商队,但不需她西处找销路,也无需西处打点,还不用考虑经营上的各种问题。
她只需要埋头把货做出来就成。
这简首太方便省事。
但很快,江文秀就开始头痛。
方管事让人去把马车停好,邀了两人进屋。
这才对两人说道:“因为这次在江南很畅销,所以商队决定以后的线路,都带些货走。
下个月二十,商队要出发去湖广,七月初,商队要去京城。从湖广回来,继续走江南。你们要提前准备好货物。湖广和京城都只是试水,数量倒可以商量。
但江南那边,我们可是答应了那边的几家商户,数量不能少于这次的三倍。”
江文秀一听,顿时头大。
方管事见两人的表情,装作没看见,咳嗽一声,继续道:“另外,我们方家的铺子,以后每月供货也需要再加两成。”
江文秀觉得她真是高兴得太早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