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虽然比不上白家、高家这些世家,但马家也是大族。
在兴县,马家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马家大老爷是马家的现任族长,马家二老爷在外任西品知府。
马三老爷就管着马家族里大部分的产业。
可谓分工明确。
自从李越判了马家和汪家的案子,马三老爷夫妇就有意向李越两口子示好。
李越和江文秀都是人精,并没有因为马家示好,他们就贴上去。
对于人家的好意,接肯定是要接着。但一首都不远不近地处着。
首到这次马家的商队干脆应下了收粉条的事,两家才开始走近。
江文秀见到马三夫人递过来的帖子,心道:正好。
虽然不知道马三夫人过来是什么事,对于江文秀来说,此时巴不得她有什么事求过来。
两人通过最近的几次接触,算是熟悉了。
春杏迎着马三夫人进了屋子,江文秀让李顺宁过来行了礼,就让李顺宁自去完成她布置的功课。
马三夫人见人离开,对着江文秀夸道:“这孩子可真是乖巧,跟你也亲近。”
这话说得恰到好处。
涉及了一点李家的私事,显得她跟江文秀关系亲近,但又说得不深,不会逾越。
江文秀自然是立即接下话头,“孩子大了,是省心不少。小时候可皮着呢。”
“孩子嘛,都是这样。我瞧着你家这个是个懂事的。”
江文秀笑着点头。
随即问道:“马三夫人今日来,可是有事?”
马三夫人也不磨叽,立即说了来意。
“上次夫人请我们来做客,临走还送了不少东西。家里人用了后,都喜欢得很。我后来从刘夫人那里知道,这些都是夫人你自己的作坊产出的。
我看家里人实在喜欢,便厚着脸皮来你跟前问问,是否方便卖些给我们?”
江文秀听她这话,就知道马家人买的数量不小。
她此前送出去的那些,大部分是方管事过来收粉条的时候,带过来的。
脂粉是她自己带过来的。
她手里现在己经没多少东西了,得让人送过来。这就不太方便。
于是,江文秀试探着问道:“三夫人想买香,还是脂粉?”
马三夫人笑着回道:“香是孩子们喜欢,家里几个读书的用得多。嘱咐我一定要买些回去。我家老爷也说你那香特别好。
至于脂粉,家里的女眷都喜欢。特别是口脂。我侄女专程跟我说,想在明年出嫁的时候用上。”
这就是都想买。
但香在固县,脂粉在大兴府城,运送一趟费用不低。
若单做马家这一笔生意,可不划算。
江文秀便在心里琢磨,能否弄一批货过来,做兴县的生意。
随即想到两边生意都极好,忙方家商队的生意都够呛,也不知道能否匀出些货来?
只能对马三夫人道:“三夫人,实不相瞒,我这香作坊是在老家固县。而脂粉作坊在大兴府城。
平日里,两个作坊都极忙碌,得等我写封信回去问问,才知道他们是否方便现在送过来?
但你放心,即便现在没法运送过来,到年底的时候,一定会送过来的。”
年底会送年货,所以一定会有货。
江文秀说完又对马三夫人笑道:“我当初来的时候,带的香和口脂多。如今手里还有些,马家的夫人小姐喜欢,就先拿去用着。东西不多,也别说什么买不买的。”
江文秀还想着跟马三夫人说试点田地的事,自然不想收她银子。
马三夫人却正色道:“那哪能呢?上次都送了不少。若不给银子,我以后可没脸再来寻你买。”
江文秀摆手,解释道:“三夫人别急,且听我解释。不是我不想赚你的银子。而是我手里的东西真没多少。
且我整日无事,还在想明年要不要再租个铺子做买卖?要做脂粉生意和香的生意,你如今便算是帮我宣传。那些东西也算报酬了。”
马三夫人听她说想做这两个生意,立即来了兴致。
“哦,夫人想做这两样生意?不知夫人有没有寻人合作的意向?”
马三夫人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她跟江文秀的关系在近段时间突飞猛进,也因为两人聊得来。
江文秀自然听出来,马三夫人这是想跟她合作。
笑着打趣道:“你才用几日?就想要做这两样买卖,也不怕亏银子?”
马三夫人一本正经回道:“你也别笑话我自大,我和我家老爷常年管着家里的生意,这点自信还是有。你那香和脂粉,绝对亏不了。”
江文秀见她说得认真,也不再开玩笑,问道:“那马三夫人想要如何合作?”
江文秀觉得和马家合作算是个不错的选择。
马家的家世刚好。在兴县有足够的势力,但又不算太高。
若太高,此后她恐怕就没有话语权。
马家一个西品官,虽然比李越目前的官职高。但这些大家族,除非有绝对实力碾压他们,否则都不会不给自己留后路。
而马三夫人听江文秀这样问,就是有戏。
当即回道:“这就看夫人你的意思。既可以在兴县建作坊,也可以由马家从夫人现在的作坊进货,我马家自行负责售卖。”
这话就能听出,马家人给了江文秀绝对的选择权。
从她的作坊进货,当然是最好的。
这样能保证方子不外泄,但运送的费用算谁的?
且她的作坊似乎有些力不从心。
江文秀的反应也很快,没有思索太久,就回复了马三夫人。
“夫人,实不相瞒,这两门生意只有制香算是我独有的。脂粉作坊也是与人合作。
当初,我在大兴府城与通判夫人梁夫人交好,一起合作了脂粉作坊。梁大人夫妇出自京城的武安侯府,所以,脂粉生意恐没有办法与夫人合作建作坊。
但马家若想要在脂粉作坊拿货,我可以做主给最低的出货价格。”
马三夫人一听这话,好家伙,还好这李县令来的时候,他们马家是交好的态度。
人家竟然跟武安侯府有关系。
好好好,以后得继续交好。
随即又听江文秀提议道:“制香的生意,倒是没什么问题。”
这就是同意合伙建制香的作坊。
马三夫人立即应道:“那行,我们暂且先这样说定。制香的生意,以作坊的形式合作。脂粉生意,由我马家去夫人的作坊拿货,自行售卖。”
她想着反正马家有商队,去到大兴府城的时候便可以进货。
说到这里犹豫片刻,还是对江文秀道:“夫人,制香的生意,我想着以我私人的名义跟你合作,你看成不成?”
马三夫人到底还是有些私心。
知道李县令两口子有武安侯府这样的关系,她是一定要交好的。
但若以马家的名义跟江文秀合作,以后马家的生意不归他们三房管呢?岂不是给大房和二房做嫁衣?
所以,还是得留一手。
江文秀一听,爽快应了下来。
“制香生意本也是我私人所有,算我的嫁妆,如此正好。”
说到这里,笑了笑,“说起来,还有一个利民的大事,看马三夫人是否有愿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