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英雄传
淝水英雄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淝水英雄传 > 第93章 长安的金秋

第93章 长安的金秋

加入书架
书名:
淝水英雄传
作者:
章无律
本章字数:
4290
更新时间:
2025-05-14

夜色深沉,赵府书房内烛影摇曳。

赵俱与两位弟弟赵韶、赵诲相对而坐,气氛凝重得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

赵韶抓了抓头发,眉头紧锁,语气中带着几分委屈:“兄长,当年先帝重用您时,您便责骂我二人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如今我们位极人臣,您为何反而更加愤怒?”

赵俱冷笑一声,眼中寒光闪烁:“哼!你们这高官厚禄从何而来,自己心里没数吗?当年你们游手好闲,祸害的不过是自己。如今玩弄权术、阿谀奉承,却是要祸及整个家族,乃至动摇国本!”

“您这话未免太过了!”赵韶也动了怒,声音陡然提高,“我们深受天子宠信,怎能说是阿谀奉承呢?为臣子的,谁不渴望君王的信任?”

“哈哈哈!”赵俱突然仰天大笑,笑声中充满讥讽,“若你们是忠臣良将,得君王信任自然是好事。可惜你们是奸佞小人,做出来的尽是祸国殃民的勾当!”

赵诲忍不住问道:“大哥为何如此羞辱弟弟?我们何曾做过奸佞之事?”

赵俱怒目圆睁:“你们连祖宗颜面都不顾了!还说没有做奸佞之事?梁楞、梁安二位大臣何罪之有,竟被你们无故诛杀?这岂不是我赵家灭门之祸?”

赵韶、赵诲听了此话,表情皆是一滞。

赵韶咬了咬牙,辩解道:“大哥,此事你可怪不得我们,是天子令我二人杀的二梁。若抗旨不遵,我们二人也要掉脑袋!”

赵俱哈哈大笑:“哈哈哈笑话!你们二人要死,为何不自己找根柱子撞死?用你们两个废物的命换梁大人的命,岂不是我赵家的荣幸?”

这番诛心之言,说得二人羞愧难当,自惭形秽。

沉默片刻,赵韶勉强开口道:“事己至此,兄长也不必再责备了。我在朝堂上举荐您为尚书令,正是希望您能劝谏陛下,重振朝纲。”

赵俱面露悲戚:“愚蠢!朝中那么多顾命大臣,哪一个不是更胜于我?他们都改变不了天子的意愿,我又能如何?我何德何能,能够替代梁大人的职务?”

“兄长切勿妄自菲薄。"赵韶劝道,"任命己下,尚书令一职非您莫属。明日上朝赴任,便可为国尽忠。日后陛下若有不当旨意,您也好进谏。”

“唉……我无法胜任了。你们二人好自为之吧!”赵俱叹息一句,站起身来。

“为何?”“怎么就无法胜任了?”二赵问道。

“我要死了!”赵俱怒吼一声,不再理会二人,头也不回地走出房门。

赵韶、赵诲面面相觑,不知道兄长是什么意思。

赵韶也来了脾气,怒骂道:“真是不识好歹!回房睡觉!明日随他去不去!我不管了!”

说完,他怒气冲冲站起身来,自己回房去了。

赵诲茫然无措,只得叹息着回房就寝。

一夜无话,赵韶、赵诲皆一觉睡到寅时才醒。

到了准备上朝的时候了。

二人梳洗更衣毕,却始终不见赵俱身影。

赵俱所住的客房依然大门紧闭,没有丝毫动静。

赵诲犹豫道:“二哥,要不要叫大哥起来上朝?”

“他自己说了不去,又何必问!”赵韶余怒未消,说话颇不耐烦。

“万一大哥是睡过头了呢?”赵诲问道,“他昨日刚从洛州回来,一路奔波劳苦,睡过了时辰,也是有的。”

赵韶虽觉有理,却拉不下面子:“要叫你去叫,我才不去!”

赵诲只好走到客房门口,轻轻叩门道:“大哥?醒了吗?”

无人应答。

加重力道再敲:“大哥?我是诲弟啊!”

依然寂静无声。

赵诲挠头不解:“大哥怎睡得这般沉?这都听不见?”

赵韶也觉蹊跷,上前用力拍门:“大哥!大哥快醒醒!”

依旧毫无反应。

赵韶突然脸色大变:“不好!来人!快来人!快把门给我打开!”

家仆们纷纷赶来。众人找来一根细长的铁条,自门缝内伸进去,挑开了门栓,这才将大门打开。

门开刹那,众人皆吃了一惊。

只见房梁上悬着一条白绫,赵俱赫然吊于其上,早己气绝多时!脚下倒着一张蹬翻的椅子,分明是自尽而亡!

赵韶如遭雷击,呆立当场。赵诲顿时泪如雨下,嚎啕大哭:“大哥!您为何如此想不开啊!”

老夫人闻讯赶来,见此惨状,当即昏厥过去。

赵韶这才回过神来,扶住母亲痛哭:“母亲!大哥!母亲……天呐!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顷刻间,赵府上下哭作一团,哀声震天。

凄厉的哭声传遍北阙甲第,连上朝的官员都驻足议论。

有好事者来到赵府门口一打听,很快便从下人口中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新任尚书令赵俱自缢的消息很快传遍长安。

一时间,流言西起。

有百姓传言,这是二梁冤魂索命;也有仇家造谣,说是兄弟阋墙、自相残杀所致;唯有了解赵俱的大臣叹息,说他是宁死不与奸佞同流合污。

但这些传言,终究传不到天子苻生耳中。

苻生倒是最无所谓,死人而己,何须追究什么缘故?

不就是一个大臣么?死了就死了,换一个便是。

说不定死了一个赵俱,更能化解针对自己的星象诅咒呢!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呢!

当日朝堂上,苻生漫不经心地任命吏部尚书辛牢为新任尚书令。

辛牢从未想到自己能升任如此高职,连连伏地跪拜,叩谢皇恩。

同时,为了弥补赵家新丧之痛,他又追加赵韶万石俸禄,加封赵诲为司隶校尉。

二人各自伏地跪拜,叩谢皇恩。

对于他二人而言,升官发财与死了同胞兄长相比,孰轻孰重呢?

梁皇后、梁楞、梁安、赵俱等人,便如同一阵风刮过一般,当时惊天动地,事后又了无痕迹。

死去的人再也不会发声;而活着的人,只会在乎自己又得到了哪些利益。

又有谁还会记得,在深宫中日日哭泣的梁妙儿呢?

“国有大丧,大臣戮死”的长安城,便这样走完了丰收的金秋八月。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