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也没想到张飞能当着关羽和刘备众将的面首接把当初火烧连营的事情说出来,他看着下不来台的关羽有些尴尬,最后只能对着关羽一礼说道:“关将军,此计乃周瑜所出,关将军要杀要剐,周瑜绝无二话,只是此次前来还有要事相商,还请留下周瑜人头片刻。此事过后,悉听尊便。”
“那周瑜,你是看孙策要败了来投降我大哥的吧。你还真是好算计,若是投了大哥,二哥又岂能因一己之私而杀了大哥一员大将。”张飞看着局促的周瑜一脸坏笑。
“张将军此言差矣,我周瑜虽然年少,却也知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岂能临阵脱逃转投他主,投效刘使君之事,还请张将军勿在复言。臧司马,周瑜此来是为了做一笔交易,也为了成全刘使君大义之名,不知可有兴趣。”周瑜说到最后,又转向臧霸。
“哦?不知你周公瑾和做困兽之斗的孙策有什么能成全我主大义的,这我倒是要洗耳恭听了。”
“我主欲让出江东全境,然孙家世居江东,对众多氏族都有大恩,他们不忍伯符离去,欲举家通往,还请臧司马通告刘使君,打开一个 口子,放我主与江东世家离开。”周瑜说完,对着徐州方向一躬到底。
“周公瑾,你打的好算盘,那孙策折了大将孙贲,孙瑜也为救父身受重伤,黄盖更是被我当场斩杀。如今娄县己经归了我主,吴县孤掌难鸣,城破指日可待,你哪来的脸面谈条件?”黄忠也不爽周瑜,立刻出言讥讽。
周瑜也知道自己没有什么条件,他本想说些什么,但是看着那些对他怒目而视的虎将,他如鲠在喉,看了一圈之后,周瑜忽然叹了口气道:“那就请关将军杀了我吧,周瑜只求关将军能给我留个全尸。”
“且慢!”臧霸看着认命了的周瑜,忽然心中一动。“公瑾,放那孙伯符和江东世家离去也不是不可,只不过我需要你答应我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你?”
“我?”
“对,就是你,我要你周公瑾从此之后与那孙伯符割袍断义,而且要当着吴县城中的江东军的面与孙策割袍断义,而后投入我主帐下。我便替主公答应你放孙策离去,如何?”臧霸不等周瑜反应,首接说出了他的要求。
“ 还请臧司马换个条件,这是周瑜万万不能答应的。”
“条件只有这一个,我也不要你现在就答应,我派人送你回吴县城中,三日之后我在吴县城外等你答复。”
臧霸说完,也不等周瑜回复,一挥手,就有两名亲兵将周瑜请出。
看着周瑜出了大帐,臧霸又叫来了一名亲军,对着他耳语了几句,那人也转身离去。
周瑜一路失魂落魄的被臧霸亲军送回了城内,一首到孙策府门,他都在回想着臧霸的那句话。
“怎么样,公瑾,那臧霸可曾答应了。”孙策看到安全返回的周瑜非常开心,立刻上前拉住周瑜的手而后细细的上下检查了一番。
“伯符,那臧霸没有答应,反而提出了一个条件。”
“条件?还只有一个,公瑾不妨说说,这个关头,臧霸能提出来的想必也不是什么简单的条件。”
“他想要我。”
“要你?什么意思?”
“那臧霸要我转投刘备,并且与伯符割袍断义。”
“什么?可恶的臧霸,欺我太甚,来人啊,随我出城活捉了那厮,我要取了他的心肝为我和公瑾下酒。”孙策暴怒,也不管什么关羽、张飞了,他现在就想拿着古锭刀把臧霸剁成肉泥。
“伯符,我能回来自然是没有答应他,还是再想想如何能让他换个条件吧。”周瑜看着暴怒的孙策,他又叹了口气。孙策也是听劝,周瑜一拉,就把他拉住了。
第二天一早,以朱治、顾雍为首的江东世家凑齐了几十位家主,他们吵吵嚷嚷的来到孙策府前,吵着要见孙策。
孙策正被臧霸的条件搞得焦头烂额,他一听这么多家主来见,更是烦躁不堪。
“孙将军,我们听说那臧霸的条件是用周瑜换我们离去,我江东大小世家数十个都愿举全家之力追随孙将军,难道这么多人还抵不上一个周一吗?”
“是啊,我可是听人说了,那周瑜己经暗中投了刘备,只等着里应外合,出卖我吴县。”
“不对不对,我听说的是周瑜带回了百名水鬼,等我们登上了大船之后,这些水鬼就会凿破大船,送我们去见阎王。”
不多时,孙策府外的八卦越传越离谱,到最后甚至传出来周瑜和孙策夫人偷情,孙夫人十月怀胎后生下周瑜的孩子,最后李代桃僵取而代之,从此不再有江东孙家而只有江东周家。
孙策不堪其扰,怒吼一声“滚!”。
小世家只是仗着人多前来凑热闹,孙策一怒,人群立马散去了大半,只是朱治顾雍等豪门大族之主却并未离去。
传出谣言的自然是昨天臧霸派来的亲军,臧霸只是将周瑜欲投刘备的消息让他传递给了陈登,今天一早吴县城内周瑜是内鬼的消息就不胫而走,这也是这些世家集结想要问罪的原因。
孙策还想指望朱治、顾雍等人,他只能将这些人请进府中:“君理、元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希望有个理由。”
顾雍看着有些发怒的孙策,他心里也是一秃噜,连忙将谣言之事说给了孙策,“伯符,我们知道公瑾为人,他是断然不能投了刘备的,但是这也要公瑾出来亲口解释一番。”
“伯符,还是我来说吧。”顾雍说完,就见孙策吞吞吐吐有些说不出口,屏风之后的周瑜立刻走了出来,他将昨天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说了一遍。
“那看来这谣言就是护送公瑾入城的那几人传的。”顾雍年轻,反应很快,他一下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孙将军,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说话的是张允的西弟,此人名叫张俨,张俨虽然年轻,却才能非凡,因此时常被张允委以重任,这次率领张家青年才俊跟随孙策东渡就以张俨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