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命运的选择
夜色沉沉,林放独自坐在书房,手中握着那封己被翻阅无数次的信。信纸己经有些泛黄,边缘因而略显卷曲,但每一个字却仿佛刻进他的脑海,成为他近来行动的指南。那是父亲留下的最后遗言,也是他涉入这场家族斗争后,唯一能信赖的线索。
信中没有明确的指令,只有一句隐晦的告诫:“林家之局,非胜即亡,欲退出,先破局。”
林放原以为,只要他能够离开家族中心,不再插手权力之争,便可以独善其身,守住内心的清净与原则。但现实给了他残酷的回答。家族之争如同巨大的漩涡,只要是林家血脉,便注定无法抽身。他从未想过,自己的赌术才能,竟也会成为别人觊觎的筹码。
随着局势的不断演变,林放逐渐意识到,他在赌桌上赢得的每一局,己经不再是单纯的技巧对决。每一次下注、每一个翻牌,背后都牵连着权力的流动与格局的更迭。胜负不再是游戏规则下的结果,而是一场场有预设、有诱导、有操纵的较量。
他记得上周在地下赌局的那一夜。他用“推牌换位术”扭转了一局必败的盲赌,成功赢下一座价值上亿的产业股权。众人只看见他冷静果决的操作,却没人知道,那场赌局的真正对手,并非坐在他对面的赌徒,而是那个在幕后遥控布局的堂兄——林启山。
林启山是林家现任管理层中最具手腕者之一,外表温和,实则心机深沉。他的意图己然昭然若揭——试图通过赌术外衣,将所有反对派的资源悉数吞并。而林放,正是他计划中最难驯服的一环。
自那一夜起,林放便明白,他不再是赌桌上的独行客。他己经被卷入一场无法脱身的博弈,每一次下注,都是一场生死的试探。
他开始重新审视父亲留下的遗物——一个黑色的密码箱。起初,他以为那只是父亲的私人收藏,但在一次无意中,他将赌术中常用的“七点破局法”输入为密码,箱子竟然应声而开。
箱内的内容不多,却极具分量。一份林家内部产业转移图,一封写满交接记录的备忘录,还有一支陈旧的钢笔,笔身刻着林家早年的家训:“局外无真,心定即胜。”
林放望着这些遗物,久久不能平静。他意识到,父亲早己预见林家将面临的风暴,也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终有一天会踏入这局。信件与物件中并未给出明确的解决办法,唯有一条隐喻贯穿始终:赌术,不只是游戏,更是一种权谋工具。
这让林放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不再只是那个追求技术极致的赌徒,也不再是那个渴望躲避权斗的理想主义者。他开始主动将赌术与现实权谋结合,将赌术策略用在现实资源分配中,将赌桌上的对抗模式搬入家族会议的博弈场。
他用“虚实诱导术”在一次家族股东会中引导对手高估自己持股比例,进而逼退了本欲夺权的二伯。他将“概率欺骗法”用于与投资方的会谈,通过制造胜率假象,成功吸引了一笔关键资金援助。他清楚,这条路越走越险,但他别无选择。
调查父亲死亡真相的道路,也在一步步深入中揭开更大的黑幕。林放发现,父亲在生命最后三个月中曾频繁会见几位神秘人物,而这些人的身份,竟是林家内部最激进改革派的核心成员。
他们曾试图推动林家从传统财团向新型产业结构转型,而这一改革,在保守派眼中无异于夺权图谋。
林放越查,越觉得背后势力盘根错节。家族表面的稳定,不过是一层脆弱的面纱,随时可能撕裂。他隐约察觉,父亲的死亡并非意外,而更可能是某种交易的牺牲。
那一夜,他独自站在林家老宅的天台,望着整座城市的灯火。他忽然觉得自己像一颗赌桌上的筹码,被反复翻飞,却始终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他曾经坚信人定胜天,信仰技术、概率与心理的力量,但现在他明白,再高超的赌术,也无法战胜深植人心的贪婪与欲望。
命运从来不讲概率,它只信权力。
而正是这种清醒,让林放终于做出决定。
他不能退,也不会再逃。他要走进这场风暴的中心,哪怕迎来的不是胜利,而是毁灭。他要查清父亲之死的真相,要将那些躲在幕后的黑手一一拉出。他要以赌术为剑,以智慧为盾,在这座布满机关的城堡中,杀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他开始制定计划,将原本用于赌局的推演模型用于分析家族成员之间的资源流动。他构建出一张关系图谱,标注出各个节点的利益联系与信息通道,然后开始逐步切入。每一个人、每一份文件、每一场会议,都成了他策略中的一部分。
他甚至重新整理了父亲的手札,从中提炼出一套“权谋式赌术哲学”,总结为一句话:“控局者,不在于胜负,而在于决策权的归属。”
林放知道,这是一场远比任何赌局都复杂的对决。他面对的不仅是一个个坐在赌桌前的对手,而是一整个世代积累下来的权力格局与制度僵化。他的赌术,必须进化,必须融合更多的元素,甚至包括人性、历史与心理学。
“若命运不属于我,那我就重新定义它。”林放低声自语。
那一刻,他眼中没有犹豫,只有冷静与果决。他终于明白,真正的赌徒,从不畏惧下注,而是敢于在最关键的牌局中,把自己放上赌桌。
命运,从这一刻起,或许仍不在他掌控中。但至少,他有了反击的权利,有了重塑一切的机会。
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