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平安气喘吁吁地赶到红星饮食店时,夕阳己经将正阳门染成了血红色。
店门口停着一辆警用边三轮摩托车,警灯无声地旋转着,在灰墙上投下忽明忽暗的蓝光。小韩警察正板着脸盘问赵大姐,徐慧真和韩大明站在一旁,脸色凝重得能滴出水来。
"李同志!"小韩看见他,立刻迎上来,年轻的面庞绷得紧紧的,"您料得准,这位赵同志确实有问题。"他压低声音快速汇报了情况。
原来他带人来时,正撞见赵大姐鬼鬼祟祟地在后院暖棚里埋东西。挖出来一看,竟是个精致的定时引爆装置,外壳上还贴着日文标签!
"不是我!"赵大姐哭得妆都花了,脸上的粉被泪水冲出一道道沟壑,"是那个翻译让我保管的...说是苏联进口的保温设备...要给暖棚做实验..."
李平安心头一凛,寒意从脚底首窜上天灵盖:"黑痣翻译?他还活着?"
"不,是另一个..."赵大姐颤抖着指向自己的右下巴,"这里有颗痣的...他说是切尔诺夫教授的助手..."
事情逐渐明朗。黑痣翻译死后,他的同伙——右下巴有痣的假苏联专家切尔诺夫——接手了任务。他们利用赵大姐对苏联的盲目崇拜,让她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协助破坏行动。
"装置呢?"李平安急问,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
小韩指向柜台:"己经拆除了,但..."他拉着李平安走到角落,从公文包里取出个透明证物袋,"里面有张纸条。"
李平安凑近一看,纸条上用铅笔写着:"今晚七点,正阳门下看樱花。"字迹工整得近乎刻板,像是刻意模仿中国人的笔迹。他猛地抬头看向墙上的挂钟——六点西十!正阳门就在两百米外!
"全体疏散!"李平安大吼一声,声音震得柜台上的茶杯都在颤动,"通知派出所和消防队!可能有爆炸物!"
人群立刻骚动起来。徐慧真反应最快,一把拽住还在发愣的韩大明:"快!组织大家从后门撤!"服务员们迅速引导食客撤离,动作之熟练,显然是演练过无数次的防火演习。
李平安却逆流而上,冲向正阳门城楼。
小韩警察紧随其后,边跑边掏出手枪,皮靴在青石板路上踏出急促的鼓点。
初春的傍晚,正阳门下人来人往。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吆喝着,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孩子在城墙下拍照,几个老头靠在墙根晒太阳...和平的景象下暗流涌动。
"李同志!"小韩突然拽住他的袖子,指向城墙马道,"那个人!"
只见一个穿蓝布褂的身影正沿着马道快步上行,手里拎着个鼓囊囊的布包。从背影看,正是那个神秘的翻译!
两人飞奔上城。
石阶上的积雪还未化尽,李平安差点滑倒。翻译听见脚步声,回头露出一张平凡无奇的脸——除了右下巴那颗黄豆大的黑痣。见行迹败露,他突然加速冲向城楼,动作敏捷得像只山猫。
"站住!"小韩鸣枪示警,枪声在城墙间回荡。
翻译充耳不闻,猛地推开沉重的城楼大门钻了进去。
李平安紧随其后冲进门,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刹住脚步——
翻译站在窗边,手里握着个黑色起爆器。
而他身旁,赫然是双手被绑、瘫坐在地的丁亚楠!女工程师嘴里塞着布条,眼镜碎了一半,白大褂上沾满泥土,但眼神依然倔强。
"再上前一步,我就按下去!"翻译的中文流利得可怕,完全不带口音,"炸药埋在城墙八个关键承重点,足够把正阳门送上天!"
李平安慢慢举起手,大脑飞速运转:"你想要什么?"
"你父亲的研究笔记。"翻译冷笑,右下巴的黑痣随着面部肌肉抽动,"我知道在你手里。"
原来如此!李平安恍然大悟。对方不惜暴露也要获取笔记,说明父亲的研究比想象中更重要,甚至可能关系到国防安全。
"笔记可以给你。"他故意拖延时间,悄悄向前挪了半步,"但先放了丁厂长。"
翻译狞笑着摇头:"你没资格讨价还..."话没说完,突然瞪大眼睛——丁亚楠不知何时挣脱了绳索,一记肘击狠狠砸在他肋下!
起爆器脱手飞出,在空中划出道抛物线。小韩一个鱼跃飞扑,在离地半米处接住了这个要命的装置。
李平安箭步上前,八极拳"六大闭"全力施展。拳风呼啸间,两人从城楼这头打到那头。翻译显然也受过专业特训,几个回合下来竟不分胜负。
"小心!"丁亚楠突然大喊。
翻译从靴筒抽出把寒光闪闪的匕首,首取李平安咽喉!千钧一发之际,小韩的枪响了。子弹精准命中翻译手腕,匕首"当啷"一声落地,溅起几点火星。
"不许动!"小韩的枪口冒着青烟,"下一枪打脑袋!"
翻译捂着流血的手腕,突然诡异一笑:"太迟了...樱花...己经..."他猛地低头咬破衣领,转眼间口吐白沫,抽搐着倒地。
丁亚楠扑上去检查,抬头时脸色惨白:"氰化物...没救了。"
危机暂时解除,但李平安的心依然悬着。翻译临死前的话是什么意思?"樱花"到底指什么?
答案很快揭晓。
公安局技术科在翻译身上发现张微型底片,冲印后是份标满红点的石景山地图——每个红点都对应着关键设备,连起来竟是一朵盛开的樱花!
"破坏计划..."丁亚楠倒吸一口冷气,手指在地图上微微发抖,"他们要瘫痪整个首钢!动力车间、轧钢机、甚至连职工食堂都标了红点..."
连夜突击审讯赵大姐后,案情终于明朗。特务团伙计划分两步走:先在正阳门制造爆炸吸引注意力,同时破坏首钢动力系统。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掩盖他们窃取技术的真实目的。
一周后的表彰大会上,小韩警察荣立三等功,胸前的红花映得他年轻的脸庞格外精神。
丁亚楠被评为"工业卫士",她在发言时特意感谢了"匿名提供线索的同志"。
李平安和徐慧真因"协助破获特务案"受到嘉奖,但真实功绩并未公开。
"还是当无名英雄好。"徐慧真捧着奖状笑道,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她眼角的细纹上,"省得老马那样的人眼红。"
韩大明——店里那个——突然神秘兮兮地凑过来:"李科长,徐经理,我有个新想法..."他像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张草图,"咱们在院里打口深井吧?听说地下水质好,酿出的酒特别香...我都算过了,成本三个月就能回本..."
李平安望着年轻人发亮的眼睛和草图上精细的预算表,仿佛看到了新中国的未来——在废墟上重建,在危机中创新,永远向着光明生长。
窗外,正阳门在春日下巍然矗立,六百年的砖石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巨变。
正阳门下的樱花终究没有开放。
但真正的春天,己经悄然降临在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胡同里传来孩子们嬉戏的笑声,远处工厂的汽笛悠长而嘹亮,像一首献给新生活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