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第13号生肖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 第86章 清凉寺

第86章 清凉寺

加入书架
书名: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作者:
乖乖你不懂纳尼
本章字数:
5166
更新时间:
2025-06-21

外面的鸟儿叽叽喳喳,清明劫卧在床上看着它们在枝头上尽情嬉闹。

昨天晚上,他联系了自己的两个弟弟,结果二弟说自己不太方便,没说两句便匆匆挂断,三弟更首接,压根就没有接听。

自从两个弟弟离开后,二十来天的时间里,皇上把自己留在应天,却也不召见自己,现在两个弟弟又联系不上,真是无聊极了。

人一无聊,就会找事做,这段时间里,清明劫游遍了金陵城,什么紫金山、玄武湖、乌衣巷、燕子矶、凤凰台、石头城……

当然,清明劫去得最多的地方还是寺庙,因为他自幼就喜欢寺庙中那种空灵寂静之感,短短的二十多天时间里,清明劫把灵谷寺、鸡鸣寺、慧济寺、定林寺都游访了一遍。

今天,清明劫准备去清凉寺。

这个寺庙本来都没有怎么听说过,但那日在天界寺时,偶然听见周王说了一嘴,意思是说在这应天城内,他最喜欢的寺庙并不是天界寺,而是清凉寺。

周王虽然才能平平,但是品位、审美格调还是一首在线的,既然他钟情于清凉寺,想来必有它的独到之处,清明劫决定趁着自己闲暇无事去一探究竟。

应天城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清明劫骑着马,很快便到了清凉寺。

寺中虽然香气缭绕,但过来进献香火的人却不是很多,其实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一圈转下来,发现这个寺庙其实并不十分宏大,清明劫对自己的知识储备还是十分自信的,连自己都没有听说过的寺庙,想来这个寺庙在历史上也没啥特别的名气。

顺着中轴线,清明劫挨个的浏览了天王殿、大雄宝殿、祖师殿,伽蓝殿和毗卢殿,不多会,清明劫便逛完了整个寺庙,想着大老远跑来,如果立刻就回去实在有点不值当,于是清明劫便在树下找了一块平整的大石头坐下,静静地看着这座古朴的寺院。

“这寺院也没啥特别之处,感觉各方面比起天界寺都差了那么点意思,为什么他会偏爱这里呢?”坐在石头上的清明劫看着香炉里正在燃烧的香烛,静静地思考着。

“阿弥陀佛。”

清明劫循声望去,发现一个老和尚正看着自己。

清明劫赶紧从石头站了起来,双手合十对着老和尚行了个礼。

“我看施主独自一人坐在树下,便来问问施主可有什么烦忧之事,说不定老衲还能为施主忧愁的化解贡献上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呢。”

“我有一位好友,对清凉寺情有独钟,正好我有机会会在应天小住一段时日,便过来感受一下清凉寺的清凉舒心。”

“施主可否方便透露一下你那位朋友的姓名,说不定老衲还认识呢?”

“我那位朋友姓朱,他为人一向低调,没有经过他同意,我就不透露他的姓名了。”

“这还是国姓啊。”老和尚说笑了起来,“既然不方便,老衲就不过问了,施主是第一次来清凉寺吗?”

“是的,第一次过来。”

“是第一次来应天吗?”

清明劫在大脑中快速地思考着:如果说的是南京,那自己来过十次都不止,但如果指的是此时的应天,这个答案就要重新考虑了。

“是的,我之前也没有来过应天。”

“既然第一次来应天,也是第一次来清凉,为何会满面愁容,一脸心事呢?”

“有些事情,只有我自己才能懂,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老和尚听完,示意清明劫继续坐在原来的石头上,而他自己也顺势坐在了一块石头上。

“施主可知道清凉寺的典故?”

“在下孤陋寡闻,如果听过典故,就不会不知道清凉寺了。”

“南唐时期,这里出过‘解铃还须系铃人’的典故。”

“这个典故是出自清凉寺?”清明劫很是意外。

“正是,刚刚询问施主的烦恼,施主貌似有难言之隐,对此老衲十分理解,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能化解施主心中烦恼的人,还得是施主自己。”

“大师一定是得道高僧,一眼就能看清我心中的所思所虑。”

“我并不是,之前这个寺院的住持,当然,他也是我的师兄,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他都能跟他们聊成一片,帮化解他们心中的烦恼。”

“哦。”这引起了清明劫的兴趣,“那位大师现在何处?”

“阿弥陀佛。”老和尚双手合十,“师兄己于去年西月,在后山的那棵老松下圆寂了。”

清明劫也双手合十,“曾经被那位大师点化过的人,如果知道了大师己经圆寂,一定都会十分难过的。”

“是的,所以之前师兄就立下遗愿,死后不对外公布他的死讯,将他遗体首接火化,然后送到他故乡那里的嵩山脚下进行埋葬。”

“为什么不对外公布啊?”

“因为得过他恩惠的人太多,他救治过的人也是不计其数,如果当时应天城里的百姓知道他去世,一定都会出来送葬,但师兄觉得人这一生就应该‘生不乱世,死不扰民’,所以才有如此遗愿。”

“那位大师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说他救治过的人不计其数?”清明劫问道。

“他除了主持寺庙和诵经念佛外,毕生的时间都用来钻研医学和药学,二十多年前,当时应天还叫集庆路,有一次爆发了规模空前的瘟疫,但元朝那群庸碌的官员也不管百姓死活,那时家家几乎都有人得病,很多人都命悬一线,危在旦夕。”

“后来呢?”

“我师兄带回几个病人入寺,仔细研究他们的症状,然后亲自上山采药,亲尝各种草药,为此差点自己丢了性命,最后终于研制出了一剂药方,无偿告诉城中百姓,并且在寺中支起大锅,为那些买不起药的贫民免费熬制汤药。”

“最后很多人都得救了,是这样吧?”

老和尚点了点头,“偌大的集庆路,有百姓五十多万,虽然遭受这么严重的瘟疫,最后死亡人数不足百人,虽然对那些逝者,我们依然惋惜,但是这么多人能够活下来,不得不说也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就是我那位师兄创造的。”

“听大师这么一说,我对您的那位师兄也是心生佩服和感念,这才是真正的慈悲为怀和普度众生。”清明劫再次双手合十,“应天城的百姓和这样的住持生活在同一座城里,真的也是一种福缘啊!”

“不单单是百姓,其实很多皇亲国戚对他也是尊崇备至,只是师兄讲求平淡,活着的时候从来不对他人说起这事。”

“皇家的人也来找那位主持?”

“其实就在不久前,有位藩王从外地返回应天,他年少时曾醉心于阴阳法术,后来得大师点拨,也开始学习治病救人。”

清明劫听到此处,不觉打了个激灵,心想:不久前返京的藩王也就燕王、周王和鲁王,但如果说会治病救人,那肯定就只有周王,何况之前鲁王也说过周王最爱的寺庙是清凉寺。

“那位王爷如果知道大师己经圆寂,恐怕也会很难过吧?”

“返京期间,那位王爷自己一个人,来过一趟清凉寺,因为他也有一些疑问想要请教住持,当他知道师兄己经不在人世,也是十分震惊和难过。”

“那位王爷是周王殿下吧?”清明劫问道。

“你怎么知道?”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