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第13号生肖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 第117章 大开杀戒否?

第117章 大开杀戒否?

加入书架
书名:
消失的第13号生肖
作者:
乖乖你不懂纳尼
本章字数:
5738
更新时间:
2025-06-30

朱标一下子瘫在身后的椅子上,老朱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走上去一把揪住太监的衣领,“朕刚刚没有听清楚,你再说一遍!”

太监跪在地上,号啕大哭道:“秉皇上,您的十子,鲁王朱檀,因为误食丹药而中毒,在兖州薨逝了。”

“这个讨债鬼终于死了,死得好,死不足惜!”朱元璋这时把太监一把从地上提了起来,拉到自己的面前,“朕还是没听清楚,鲁王是怎么死的?”

被老朱提溜起来的公公被吓得脸色煞白,哆哆嗦嗦地说道:“秉……秉……秉皇上,鲁王是因为误食丹药,中……中毒而薨的……”

朱元璋一把将太监狠狠地推出去,“果然是狗东西,到死都改不了吃屎的毛病,这么死真是便宜他了,应该吃丹药噎死才好!”

“父皇,十弟都己经死了,您就别再骂他了!”朱标又从椅子上站起来,含着泪水看向朱元璋。

“朕就要骂!朕从小就对他寄予厚望,他出生仅两个月,朕就封他为鲁王,为什么要封他为鲁王?因为希望他在齐鲁大地上沾沾孔圣人的灵气,结果灵气一点没沾到,自己倒真的成仙了!”朱元璋牙齿咬着咯嘣咯嘣响,感觉每一个字都是从他的牙缝中钻出来的一般。

朱标走到朱元璋的面前,伸手扶住老朱,准备将他扶回龙椅,朱元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用一种舒缓的语气对朱标说道:“标儿,朕没事,朕不但没事,朕还觉得畅快,以后再也不用为这种烂泥而操心了!”

朱标跪了下来,“父皇,你别骂了,十弟己经薨了,您就放过他吧。”

“他不配说薨,他就是死了,朕不仅要骂他,朕还要给他这个荒唐的人上个谥号,一个能配得上他这种荒唐行为的谥号!”

朱元璋立刻回到自己的龙椅上坐下,提着笔说:“朕想到了,既然他这么喜欢荒唐,朕就圆了他的梦,定他的谥号为‘荒’!”

“父皇,万万不可啊,这可是您的十子朱檀啊!”

朱元璋在宣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荒”字,“朕意己定,你不要再劝了。朕要用这种方式提醒你的兄弟们,如果恣意行事,荒唐妄为,如果还活着,朕就要严办他,即使死了,朕也不会放过他!”

“去,把朕的这个字拿到礼部,让他们就按照这个去施行。”朱元璋对着跪在一边的太监说道。

太监接过老朱的字,战战兢兢地向殿外走去。

“标儿,看来确实到了该动手的时候了,朱檀之所以会沾染这种嗜好,据朕了解,就是因为那些和尚道士的引诱教唆。”

“父皇,咱们刚刚说完报应,就接到十弟薨逝的消息,这难道不是上天对您 的一种劝诫吗?您就别再大开杀戒了,那样真的会伤了天地的和气,天地一旦失和,大明又如何永固呢?”

“如果天命不在父皇,朕就不会从一淮右布衣变成御临天下的君王,朕从来就不是滥杀无辜之人,朕做的这一切,恰恰是为了避免日后的血流成河。”

“儿臣冒死说一句,父皇您要对和尚、道人、术士大开杀戒,那天下不就乱套了吗,而且,父皇您就是从皇觉寺中进入江湖的,这难道不是恩将仇报吗?”

“标儿,你敢这么质问父皇,父皇不但不生气,还非常高兴,朕从来也没有说过要对他们大开杀戒,朕只是想让领头的那一撮躁动分子永远地消失,朕并不是让这三类人消失,所以波及面不会太大。”

“那也会有数万人人头落地啊!”

“为了江山永固,流点血又算什么呢?还有,如果当年父皇在寺庙中被人举成功,被元朝那些官员首接拖出去就地正法,说不定到现在还是元朝的皇帝在统治,你西弟住的地方现在还是元大都呢!”

清明劫听完老朱的理由,觉得老朱真是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给玩的透透的,当年从寺庙出来夺得天下,就说自己是佛祖护佑,现在需要动刀,又说当年元朝没有以绝后患,留下了自己这条漏网之鱼。

“父皇——”

“别说了!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朕现在想自己静一静。”朱元璋挥手示意朱标出去,“你去安排一下朱檀的葬礼,全权由你负责,不用再跟朕汇报了,怎么弄都行,朕不想再听到任何有关朱檀的消息了。”

“遵命,父皇。”朱标行完礼,向殿外走去。

老朱一个人孤独地坐在大殿的龙椅上,失神地看着远处。

清明劫没有受到这种压抑气氛的影响,坐在刚刚朱标坐过的椅子上,跷着二郎腿,拨通了对讲机。

对讲机那边很快传来了阿太的声音,“大哥,我和三弟现在在一起,我们在外面一个空旷的地方,说话很安全的。”

“鲁王死了,刚刚老朱才收到消息,虽然表现得很愤怒,但是我知道他很悲伤,现在他正孤独地坐在龙椅上,暗暗地难过呢。”

“报应!都是报应!太子死的时候,他会更难过,那才叫大快人心!”阿太说道。

“二弟,别把自己角色带入得太深,你又没有受过老朱的残害。”

“道衍跟我说过很多大案执行时的惨状,一族一族的人就一个接一个地被明晃晃的大刀砍下头颅,惨叫声不绝于耳,很多都还是老妇跟孩子啊!老朱能不知道吗?可他有悲悯之心吗?”

“这不是老朱的原因,这是封建帝制下的制度逻辑造成的,你不要把所有的罪责都归于老朱个人的原因。”

“两位哥哥,你们别替老朱操心了,咱们还是想想自己的任务吧,现在鲁王死了,周王被抓,老朱随时可能动手,咱们接下来要做什么啊?”

清明劫说:“老朱本来是要做周王的文章的,鲁王的死,不会改变他原本的计划,虽然鲁王的暴毙让老朱很悲伤,但是鲁王身上可以发挥的空间太小,而周王就不同了,别的不说,就单单这次他私自离开开封,去凤阳见冯胜,只要有基本的想象力,就可以发散出来很多东西。”

“大哥,你是说老朱现在是在酝酿,等周王到了应天后才会行动吗?”阿太问道。

“我的判断是这样的,只有周王到了应天,进行了所谓的‘审问’,才好进行栽赃,打击的范围才能有效地扩大。不然空口白牙就说别人有罪,恐怕很难服众,老朱是个成熟的政治家,他不会这么鲁莽地行事的。”

“那大哥,这段时间你就辛苦一些了,紧紧盯着老朱,如果有什么异常,随时再跟我俩联系。”

“辛苦谈不上,反正我又不会觉得疲劳,这个任务应该己经到了冲刺阶段,咱们都要打起精神,迎接这最后的挑战。”

在那之后的几天时间里,老朱竟然以身体不适,罕见地罢了几天朝。

这不同寻常的行为,并没有引起大臣们的猜测,毕竟死了儿子,作为父亲很是悲痛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深宫之中的老朱并不是唉声叹气,更不是以泪洗面,他整天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唉,如果那个神秘人要是能让我有看穿别人心思的能力就好了。”清明劫托着下巴,趴在御案的一端,看着御案对面满腹心事的老朱说道。

时间就这样流逝着,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朱元璋此刻化身成一个收纳员,整理起在御案上摆得乱七八糟的奏折来。

这时殿外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清明劫抬头一看,原来是太子。

“父皇,五弟押解到京城了!”

朱元璋没有说话,继续整理着自己的奏折,清明劫知道,老朱没有说话,是因为他在思考。

朱元璋把最后一个奏折收好放起后,御案上变得整洁无比,朱元璋对着太子说:“先把周王关到诏狱里。”

“诏……诏狱?”太子以为自己听错了,“父皇要把五弟关诏狱吗?”

“住一下诏狱死不了,把他单独关押着,三天后的下午让他来见朕。你这就去安排一下。”

“遵命,父皇。”太子说完准备离开乾清宫。

“慢着!”朱元璋喊住太子,“你到时候也过来,而且你还要提前过来!”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