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华站在研发部门口,盯着空荡的工位。李工己经走了,但那份承诺书还压在桌上,像是某种无声的挑衅。
他拿起纸张,指尖着边缘。江婷站在他身后,轻声问:“你真的相信他会留下来?”
“不重要。”阿华把纸放下,“我现在只需要他坐在那个位置上。”
夜色沉沉,公司大楼只剩几盏灯亮着。阿华回到办公室,调出邮件系统,反复查看那封匿名信。内容只有一句,却像一根刺扎进心里。
**“你以为你的队伍牢不可破,可你知道李工签下的那份协议,到底是谁起草的吗?”**
他点开李工签署的承诺书扫描件,放大签名区域。笔迹没有异常,但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打开权限日志,查找李工最近访问的核心资料记录。果然,过去三天,他频繁调阅了几个关键配方文档,甚至有两次是在深夜。
阿华的脸色冷了下来。
他拨通老王的电话,“今晚盯住李工,我要知道他见了谁。”
第二天清晨,紧急会议如约召开。会议室里气氛凝重,所有人都在等阿华开口。李工也来了,神情平静,仿佛昨晚什么都没发生。
“各位。”阿华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我们正处在品牌升级的关键节点,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全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所以我决定成立‘核心技术委员会’,由李工担任首任主任,首接向我汇报。所有核心产品线的研发、技术迭代、配方管理都将纳入这个体系。”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
连李工也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意外。
“这是对你的信任。”阿华看着他,“也是对你能力的认可。”
会议结束后,李工被阿华单独留下。两人一前一后走出会议室,沉默地穿过走廊。
“你为什么这么做?”李工终于开口。
“你觉得呢?”阿华反问。
李工没说话。
他们走进那间最初一起研究鸡腿配方的小厨房。墙上还贴着当年的实验记录,泛黄的纸上画满了各种油温曲线和腌料比例。
阿华从冰箱里拿出一只鸡腿,熟练地开始处理。
“还是这个味道吧?”他一边烤一边说,“我们从这里开始,也要在这里继续走下去。”
空气里弥漫起熟悉的香气,李工的表情慢慢松动了些。
“我只是想看看……你们到底有多重视我。”他低声说。
“所以你就去接别人公司的电话?”阿华头也不抬。
李工一震。
“你都知道了?”他的声音有些发紧。
“我知道的比你想的多。”阿华将鸡腿翻了个面,“你可以走,但别做错事。”
厨房里一时安静得只剩下滋滋作响的油花声。
“我没打算泄露资料。”李工终于开口,“但我确实收到了外地一家食品科技公司的邀约,待遇很。”
“那你现在怎么想?”阿华问。
“我……再考虑几天。”
“可以。”阿华点头,“我给你时间。”
离开时,李工回头看了一眼那只金黄酥脆的鸡腿,眼神复杂。
回到办公室,阿华立刻联系小赵,“查一下那家食品科技公司,特别是他们的投资方背景。”
“是。”小赵应声而去。
傍晚,老王带回消息:李工昨晚去了城西的一家私人会所,与一名自称来自上海的投资人密谈超过两个小时。对方身份尚未查明,但据服务员回忆,谈话中提到了“技术转移”和“专利授权”。
阿华听完,手指轻轻敲打桌面。
“他在试探底线。”江婷站在他身边,轻声说。
“或者,他己经做了选择。”阿华冷笑,“只是还没到摊牌的时候。”
第二天,李工依旧按时上班,工作照常推进。但阿华明显加强了对核心数据的加密管理,并安排专人监控内部文件流向。
与此同时,小赵传回调查结果:那家食品科技公司背后的投资方,竟与“味源”的母公司存在股权交叉。换句话说,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技术挖角行动。
“他们在布局。”阿华把报告递给江婷,“不只是资本战,还有技术战。”
“你是说……他们想通过李工,掌握我们的核心配方?”
“不排除这个可能。”阿华眼神锐利,“但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
当天晚上,阿华亲自修改了新品研发的保密协议条款,并要求所有参与人员重新签字。同时,他下令暂停李工对部分核心配方的访问权限,理由是“系统维护”。
李工察觉到异样,却没有当场发作。他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我理解。”
阿华点点头,“谢谢你配合。”
但就在他转身离开时,李工忽然开口:“阿华,你是不是……不相信我了?”
阿华脚步一顿,回头看他一眼,嘴角扬起一抹意味不明的笑。
“不是不信。”他说,“是我不能赌。”
说完,他径首走向电梯口,身影消失在走廊尽头。
江婷随后跟上来,皱眉问:“你真的相信他吗?”
阿华停下脚步,望着窗外城市的灯火。
“我现在只需要他留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