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华站在厨房门口,看着那一排整齐的烤箱,火光在玻璃门后跳跃。手机还在口袋里震动着,他没去接,只是握紧了它。
外面己经有人开始排队了。
“订单破五百了!”店员小李冲进来喊了一声,脸上带着兴奋的红晕,“外卖平台说我们今天可能会冲上热搜!”
阿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走到柜台前,拿起一份刚出炉的鸡腿,咬了一口。肉质依旧鲜嫩,调料比例也没变,但他知道,真正改变的不是味道,而是整个流程的掌控力。
江婷走了过来,手里拿着最新的销售报表:“昨天的数据出来了,标准化门店的客单价比原来高了百分之十五,复购率提升了百分之二十三。”
阿华抬头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微扬起:“你真是个数据狂人。”
“是现实。”她把报表摊开,“如果我们现在不趁势扩张,等别人反应过来,我们就只能守着这一家店了。”
阿华沉默了几秒,然后点头:“你说得对。”
金州变了。
就在几天前,市政府正式宣布,金州市升级为地级市。街道拓宽、地铁线路新增、商业区重新规划,整座城市仿佛一夜之间换了副面孔。
人流激增,消费力暴涨,原本冷清的区域也开始热闹起来。
阿华站在店门口,看着街道对面新开的奶茶店,心里忽然有了某种冲动。
“我们要开店。”他说。
江婷愣了一下:“你是认真的?”
“嗯。”阿华转身走进店里,“不只是分店,是连锁。”
老王刚好端着一盘刚出炉的鸡腿出来,听到这话,手里的托盘差点滑落:“啥?连锁?你疯了吧?”
“我没疯。”阿华语气平静,“金州现在每天涌入几万人,他们要吃饭,要快,要实惠,还要味道好。我们的鸡腿正好符合。”
老王皱眉:“可租金呢?人工呢?你拿什么支撑这么多店?”
“资本。”江婷接过话头,“我们己经在和Future Capital Partners接触,他们愿意投资。”
老王的脸色变了:“你们……要找投资人?”
“这不是背叛。”阿华看着他,“这是为了走得更远。”
老王没再说话,只是默默把鸡腿放到柜台上,转身进了后厨。
那天晚上,阿华和江婷坐在办公室里,墙上贴满了地图和数据分析图。
“目前来看,最合适的区域是市中心和新开发的东区。”江婷指着一张热力图,“这里的人流密度最高,但租金也最贵。”
阿华盯着地图看了很久:“有没有中间地带?不太贵,又能有足够人气。”
江婷笑了笑:“当然有。”她调出另一张图表,“你看这里——地铁三号线刚开通,周边正在建设大型住宅区,外来人口多,消费需求旺盛,而且竞争几乎为零。”
阿华眼睛亮了起来:“地址具体在哪?”
“我查过了,有一家空置的商铺,房东急着出手,我们可以先谈下来。”
第二天一早,阿华就去了那个区域。
地铁口附近,人来人往,大多数都是穿着工装的工人和背着电脑包的年轻人。街边的店铺还没完全开业,只有几家便利店和快餐店开着。
他走进那家空铺,面积不大,但位置极佳,正对着地铁出口。墙壁斑驳,地板有些,但整体结构还算完整。
“你觉得怎么样?”江婷在他身后问。
阿华转了一圈,蹲下来看了看插座的位置,又摸了摸天花板的高度。
“可以。”他说,“明天就约房东见面。”
谈判很顺利,房东急于回笼资金,最终以一个合理的价格签下了半年租约,并附带优先续约权。
签约当天,阿华再次收到一条短信:
【你以为你能走多远?】
他没回,只是把信息截图发给了江婷。
两人对视一眼,谁都没说话。
“继续推进。”阿华把合同收进公文包,“他们越想拦我,我就越要往前走。”
接下来的一个月,阿华全身心投入到第一家分店的筹备中。
从装修风格到员工培训,从菜单设计到配送流程,每一个细节都亲力亲为。他甚至亲自试吃了十几种包装盒,只为找到最环保又最具辨识度的方案。
而江婷,则负责对接供应链和财务模型。她引入了新的库存管理系统,确保每一家分店都能精准控制成本与损耗。
开业当天,门口排起了长队。
“这比当初第一家店还热闹。”老王站在门口,看着人群感慨道。
“因为这次,我们准备好了。”阿华微笑着说。
但就在他准备进店时,手机又响了。
是一个陌生号码。
他接起来。
“阿华先生,我是市商务局的小刘。”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紧张的声音,“我们局长想请您喝杯茶,不知道您今晚有没有时间?”
阿华眼神一沉:“你们局长……是谁?”
“张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