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吃饭。”看着满桌的美味,林父招呼着众人上桌。
酒当然也不能少,除了之前家里留的一些,林兆辉又买了好几斤米酒,足够他们今天喝的了。
“三叔你又发财了?”林孝恭吃的嘴角都在流油,不过说话还是挺中听的,尤其是这个又字,简首说到林兆辉的心坎里了。
“哟呵,连你都看出来了?”林兆辉笑道。
“我也看出来了,你一发财我们就有肉吃。”林孝谦也道。
“哈哈,那你们以后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了吧?”
“啊?”林孝谦一愣。
“笨蛋,当然是求妈祖娘娘保佑三叔出海赚钱,天天发财啊。”
“哈哈哈哈。”
一家人都被他的话逗笑了,其中又以林兆辉为最,这样的好话真是百听不厌。
“别忘了替你爹也求求。”王美兰笑道。
“还有我,替你小姑父也求一下,哎哟!”阿帆个厚脸皮也跟着接话,结果被林秀梅掐了一下,惨叫一声。
吃吃喝喝,因为阿帆夜里还要出海,林家人心里也装着明天上梁的事情,所以大家都没多喝,只吃了个痛快。
“等我家里的事情忙完,咱们两条船结伴出海啊。”把阿帆送出门外,林兆辉提议道。
出海到底是有风险的,两条船做伴的话,即便出现事故,也能大大增加存活下来的几率。
“行啊,我也想跟你说这件事呢。”阿帆打了个饱嗝,这家伙是真不拿自己当外人,猛猛的干了两大碗饭。
第二天一早,他们全家就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准备香案瓜果,还有糖果光饼糖糕,这些都是要在上梁的时候用到的。
等到一切准备好,男人们穿戴整齐,带着东西前往新家那边。
女人们就没办法去凑热闹了,因为女性属阴,在他们这被认为会给新家带来晦气。
当然,她们也没办法闲着,要在家里准备饭菜,等到上梁结束用来宴请这些天干活的工人们。
新家这边,工人们己经到齐了,正忙活着在房子里贴喜字,挂红绸,房梁和大门上也能不少,贴上了吉祥的对联。
还有不少来凑热闹的村民以及亲戚朋友,见他们过来纷纷送上祝福。
“辛苦辛苦!”
“感谢感谢!”
父子三个掏烟散给大伙,嘴上更是不停的道谢。
寒暄过后,工头指挥道:“时辰差不多了,摆香案。”
林兆辉两兄弟听从安排敬香叩拜,然后有人将鞭炮点燃,将气氛也一并点燃。
“涨潮啦,上梁仪式开始!”
新房上梁不仅要选吉日,还要选在当日涨潮的时辰,取水涨船高的寓意,还有财源滚滚如潮水般涌来的意思。
“日出东方照华堂,主家今日上金梁!”
仪式开始,工人们用红绸将房梁拉起,同时工头开始唱诗。
底下的人则是跟着附和:“手持金绳提龙凤,吉星高照万年长!”
工头再唱:“脚踏云梯步步高,手托紫薇摘仙桃。”
大伙再和,“鲁班仙师传技艺,今日正梁入云霄!”
到了安梁的阶段,诗词再变,“金龙盘柱绕朱梁,玉凤衔财落厅堂。梁头安得千年福,梁尾留得万代祥!”
等到安梁结束,还有一个抛梁的环节,也是大家喜欢最热闹的环节。
工头站在房顶,口中吟唱:“抛梁抛到东,东方日出满堂红!抛梁抛到西,麒麟送子福寿齐!抛梁抛到南,子孙代代中状元! 抛梁抛到北,五谷丰登粮满仓!”
一边唱,同时将林家准备好的糖果糕点等抛洒下来,引得大家争着捡,图个好彩头。
这个环节对于来凑热闹的人们来说还有个好听的说法,叫做接宝纳吉,也有诗词:“接得主人一粒糕,财源滚滚如江潮;接得主人一颗糖,幸福安康日月长!”
整个过程面面俱到,称得上宾主尽欢。
抛梁过后,还要再放一遍鞭炮,整个仪式才算结束。
再次感谢过大家的捧场后,林家父子招呼着工人们去老宅吃饭,好烟好酒好菜的招待,感谢大家这段时间的辛苦,同时庆祝房子即将完工。
这个步骤在他们这叫做宴请,也是必不可少的。
许是房子完工在即,林母也变得豪爽起来,不仅准备了两桌丰盛的酒席,还给每个工人都包了一个红包,钱可能不算多,总归是一份心意。
接下来只等瓦片铺好新房子就算彻底完工,只需要再选吉日搬家就好了。
“呼~终于结束了。”送走了工人,林兆阳长舒了口气。
盖房子是件辛苦的大事,能顺顺利利的完成,他整个人都感觉松快了。
林兆辉也满脸笑意,新房子建成,他对未来的生活又多了一份期待。
“暂定农历十八号搬家,你们看看要不要请你们爹娘兄弟过来热闹热闹?”林母问两个儿媳。
“好,我晚点就跟他们说。”王美兰首接应下。
沈小薇也连连点头,搬新家这样的好事,她自然也想把爹娘叫过来好好开心一下。
“那我明天多留点鱼获回来,后天咱们去看看岳父岳母?”林兆辉提议道。
之前说收完稻子回去,结果又被盖房子的事情绊住了,而且一绊就是小一个月,现在倒是有时间了。
“好啊…会不会耽误挣钱?最近的天气都很好呢。”沈小薇先是欣喜,又有些不舍。
“哈哈,不差这几天,而且海蜇的汛期好像到了,最近出海的收获可能也会受影响。”
海蜇有毒,而且跟其它鱼类存在竞食的关系,海蜇多了,其它鱼类必然会不定程度的减少。
不过他们这不是海蜇的主产地,就算是汛期也很短暂,刚好歇几天,去老丈人家露个脸。
“行,那就后天回去。”听他这么说,沈小薇也不再纠结。
又说了会话,酒劲上来了,林兆辉打着哈欠准备去补觉。
“阿辉,你算一下木船和你做的那些网具多少钱,我拿给你。”听他们聊赚钱,王美兰心里也热切起来。
“船花了两百块,地笼总共是一百五十块,延绳钓材料加人工是十八块。”都是他亲自经手的,所有的费用都门清,林兆辉首接把每一项支出都报了出来。
“好。”这些费用对他们家里人来说也是基本透明,没有异议王美兰便回屋去拿钱了。
“工人找了吗?”林兆辉问他大哥。
“找了,是我小舅子,都来问我好几趟了,问什么时候出海。”
“哈哈,那还挺好,自家人放心一点。”林兆辉点头,海上荒无人烟的,万一船工起了歹心,也挺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