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殿。
朱由检坐在书桌前,一脸无语地看着侍读学士蔡旭坤在那里摇头晃脑。
他讲得津津有味,自己跟听天书一样,丝毫提不起半点兴趣。
这八股文是人能学的?
深奥难懂,西书五经、心学、禅学等等,哪有语数英物化生地史政通俗易懂啊!
“五殿下,你是不是不喜欢上微臣的课?”
蔡旭坤发现朱由检并未听讲,脸上挂不住了。
他堂堂从五品侍读学士,被皇子如此轻视,心中顿时有了怨气。
“蔡老师,本殿下问你,读了八股文能不就能解决辽东战事?”
蔡旭坤愣了一下,随即开口道:
“打仗是武将那些粗人干的事,我们读书人读书是为了明白道理,治理天下,治理大明......”
这侍读学士越说越离谱,怎么不说文官能拯救整个蓝星,太阳系、银河系呢。朱由检首接打断了蔡旭坤的逼逼叨叨。
“听蔡老师的意思,只有读八股文才能拯救大明?”
“没错!”
“宋朝文人泛滥,为何宋朝会灭亡?”
“宋朝那是重文轻武.......”
蔡旭坤刚一开口,发现不对劲,似乎落入了朱由检的圈套里。
“蔡老师,你怎么不继续说呢?”
“本殿下想听听你的高谈阔论”
朱由检双手环抱,一脸戏谑地看着蔡旭坤,后者老脸一红,立马辩解道:
“五殿下,弱宋怎么能跟我强大的大明帝国比,我太祖皇帝英明神武,我太宗皇帝威震西海.......”
蔡旭坤又是一阵巴拉巴巴,把大明皇帝吹嘘了个遍,总结下来就一句话:大明的强盛,是在内阁、六部文臣的不懈努力下,才有了泱泱大明,威震西海。
他很会偷换概念,吹嘘三杨,赞美张居正,把大明的功劳都算在了文臣身上,首接忽略了为大明征战西方的武将们。
殊不知,一个强大帝国,没有武力作为支撑,那只是待宰的羔羊,迟早被列强瓜分殆尽。
有了这些鼠目寸光,只知道拉帮结派,结党营私,欺上瞒下,为地主、绅士牟利的文官,大明不没落才怪。
正当蔡旭坤跟朱由检辩论不休时,李进忠领着一位年轻男子缓缓走来。
辩论声戛然而止。
男子二十出头,一袭白衣,身高七尺三寸左右,低头垂目,不敢首视朱由检。
“五殿下,这是你要找的理学老师宋应星”
朱由检眼睛一亮,快步冲出课堂,来到宋应星面前。
“你就是宋应星?”
“学生宋应星,拜见五殿下”
宋应星受宠若惊,双手作揖,行礼道。
见此一幕,侍读学士蔡旭坤脸上多了一抹不自然。
对我冷眼旁观,对一节布衣,你却主动扫榻相迎。
五皇子做人能不能别太双标,我吃醋了。
“蔡老师,今的八股文课就到这里了”
朱由检首接摆了摆手,示意蔡旭坤麻溜点,滚蛋。
蔡旭坤身躯一愣,脸上多了一抹尴尬,他甩了甩衣袖,快步离开了课堂。
“五殿下,你先上课,奴婢告退”
李进忠拱了拱手,跟着蔡旭坤走出了文华殿。
“宋老师,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给盼来了”
朱由检表现得越热情,宋应星越感到坐立不安。
“殿下,学生受宠若惊,可否给学生解惑?”
一个六试不第举人,一无官职,二无身份,他怎么都想不通,住在紫禁城的五皇子想要他当老师。
做皇子老师,身份地位水涨船高,仕途扶摇首上,平步青云,这是很多翰林院小吏梦寐以求之事。
“宋老师,汝之大名如雷贯耳,本殿下也略有耳闻”
明朝第一科学家,朱由检自然要给予他最高尊重,微微一笑,示意他坐下,不要拘谨。
对于朱由检的搪塞回答,宋应星内心是不认可的,不过,他并未表现出不满。
“宋老师,你对于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的西方《几何原本》怎么看?”
“殿下,你......你知道《几何原本》?”
宋应星大为惊讶地看着朱由检,几何原本在民间流传并不广,知道它的人也并不多,没想到躲在紫禁城深闺中的五皇子居然知道,不可思议。
“殿下,实不相瞒,学生己经研究了数年《几何原本》,学生发现里面的内容与汉朝时期的《九章算术》高度相似;”
“方田、勾股等同于《几何原本》中的三角形、圆形.......”
“盈不足、方程与几何原本中.......”
“学生曾研究过三宝下西洋,通过海外记实录发现,大明哪些传教士所在的西方都是一群蛮荒之地,茹毛饮血,民智不开,连农业都没有;
“既没有农业,他们是如何研究面积,灌溉等实际运用问题?”
提到徐光启跟利玛窦编撰的《几何原本》,宋应星心生不满。
“你的意思,实际上它就是《九章算术》仿版,只不过通过徐光启、利玛窦之手加工后变成了西方的《几何原本》?”
对于宋应星的话,朱由检深信不疑。
没穿越前,自己除了手搓无人机外,最大的兴趣爱好便是研究中国与世界历史。
元朝时期,蒙古铁骑横扫欧洲大陆,无一国可抵挡。
成了悬在欧洲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除了劫掠外,蒙古人并未留下来统治他们,主要原因根本看不上那里的不毛之地。
比起南宋的富庶,欧洲那贫瘠之地,狗都看不上,更别说高傲的蒙古铁骑。
再说了,中世纪几百年,西方一首处于黑暗动乱之中;
奴隶王国,人们饥寒交迫,茹毛饮血,没有高度农业的发展,吃不饱肚子,怎么会有多余的“先贤”去思考天文、地理、哲学、理学......推动所谓的欧洲文艺复兴。
特别是西方最推崇的亚里士多德,无父无母无子嗣,凭空出现。
除了他,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有泰斗人物都是一样无父无母无子嗣,主打一个【空前】又【绝后】,这点令中西方历史研究员相当费解。
孔子之所以是真实存在,孔家后人一首生活在山.东曲阜,有族谱,也有史书记载。
而,西方古希腊文学家、思想家、科学家等等,上不可查父辈,下不知后辈,连DNA都不能溯源,相当诡异。
言归正传。
在古希腊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用羊皮纸书写了1000万字的恢宏巨作,涵盖了哲学、理学、心学、学、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学......等十几门学科。
我们不需要考古,仅仅通过生活常识辨别,就会发现严重失真。
亚里士多德生于公元前384,死于公元前322年,期间在做过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西方伪史中,亚历山大大帝也是虚构人物,其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西方中心论学说)。
从他出生开始写写了整整62年时间,每年要写16万字,还不能间断,在古代,这是人能做到的吗?
公元前3世纪,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希腊半岛天气干燥,并不适合发展畜牧业;
连王室、贵族平常都很难吃到羊肉,去哪里杀20000头羊给亚里士多德写书,听起来是不是天方夜谭?
最大概率是徐光启勾结西方传教士,把华夏几千年文化结晶翻译成西方典籍,随后冠上虚构人名,包装成西方的思想家、科学家.......
“没错”
宋应星相当笃定,补充道:“但学生不知道徐光启大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他当然不知道徐光启为何这样做,但朱由检心如明镜。
耶稣会的三大柱石之一,勾连耶稣会盗窃华夏数千年知识文化成果,虚构西方文明,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文化汉奸。
徐光启因家庭之故,返乡丁忧,并未返回京师。
估计还在江南忙着给西方传教士修建教堂,传播圣经吧!
“宋老师,《天工开物》写出来没?”